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605)
2022(1431)
2021(1462)
2020(1432)
2019(3252)
2018(3500)
2017(7911)
2016(4215)
2015(5022)
2014(5095)
2013(5309)
2012(5185)
2011(4843)
2010(5110)
2009(5172)
2008(5078)
2007(4682)
2006(4454)
2005(4175)
2004(3606)
作者
(12528)
(10278)
(9947)
(9778)
(6312)
(4688)
(4687)
(3826)
(3761)
(3679)
(3272)
(3226)
(3166)
(3157)
(3142)
(3028)
(3003)
(2937)
(2932)
(2901)
(2657)
(2492)
(2425)
(2352)
(2348)
(2316)
(2299)
(2182)
(2049)
(1936)
学科
(18103)
经济(18082)
(11642)
管理(11415)
方法(8774)
(8372)
企业(8372)
中国(8165)
数学(8053)
数学方法(8032)
(7165)
(5559)
(5396)
(5297)
银行(5295)
(5150)
(5004)
贸易(4999)
(4939)
(4588)
体制(4026)
(3859)
(3816)
金融(3815)
税收(3650)
(3626)
制度(3354)
(3354)
业经(3247)
农业(3026)
机构
大学(69297)
学院(68140)
(30900)
经济(30235)
管理(24879)
研究(21638)
理学(20691)
理学院(20490)
管理学(20311)
管理学院(20173)
中国(18704)
(17908)
(14825)
财经(13803)
(12370)
(10856)
科学(10653)
财经大学(10196)
北京(10139)
经济学(10018)
(9803)
中心(9445)
研究所(9299)
经济学院(9180)
(8764)
师范(8718)
(8182)
(7522)
(7466)
商学(7353)
基金
项目(34179)
研究(27841)
科学(26307)
基金(24342)
(19959)
国家(19791)
社会(17577)
社会科(16621)
社会科学(16617)
科学基金(16108)
教育(13169)
基金项目(12704)
编号(12439)
(12248)
成果(11392)
(10785)
资助(10498)
(8798)
自然(8708)
自然科(8434)
自然科学(8430)
课题(8419)
自然科学基金(8273)
(7784)
教育部(7727)
项目编号(7625)
人文(7454)
(7425)
社科(7409)
重点(7406)
期刊
(36636)
经济(36636)
研究(25228)
(12322)
中国(11491)
(9964)
金融(9964)
管理(9834)
教育(7337)
学报(7217)
财经(7151)
科学(7033)
(6911)
经济研究(6473)
业经(6443)
(6077)
问题(5945)
大学(5818)
(5689)
学学(5335)
技术(5156)
理论(5000)
农业(4644)
国际(4641)
实践(4510)
(4510)
商业(4477)
现代(3597)
改革(3581)
(3581)
共检索到10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陈  薛智胜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配套公司治理环境尚付阙如,勤勉履职过程中不免出现虚位化与顾问化的现象。勤勉履职的法律依据缺失、勤勉义务标准尚未统一、独立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独立董事制度,使其难以发挥应有效益,亟待进行反思与研究。坚持立足于国情,通过完善独立董事相关立法、确定并细化勤勉义务标准、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等制度安排,重构勤勉履职规范,深度挖掘其制度功效,切实推进我国独立董事勤勉履职制度落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彩阳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勤勉义务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判断董事勤勉义务的履行时没有依据可循,亟需制定一套具体的判断标准。如何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的环境中界定具体的判断标准,适度借鉴国外丰富经验时应注重哪些方面、应如何取舍,是否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董事的勤勉义务判断标准,都是研究该论题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丰  
新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出了董事的诚信和勤勉义务 ,但对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法律有关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之勤勉义务和责任的规定 ,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 ,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经营水平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沅伯  
在现代公司法中,董事对公司负有勤勉义务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理论观点和法律规则。然而,兼涉公司法与证券法的上市公司是董事勤勉义务问题集中体现的领域。在实践与理论中,都有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责任的诸多争论。上市公司独董勤勉责任的实践异议与理论纷争从我国行政监管的实践来看,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独立董事提出的异议与抗辩均采取否定态度。在证监会行政处罚方面,许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的处罚案件都涉及公司的董监高人员,迄今也已有多个行政处罚案件发生独立董事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宁向东  张颖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独立董事在监督过程中,其勤勉性和公正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个体行为决策模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四项因素会对独立董事监督的效果产生影响。其中,来自独立董事个人方面的因素有两项:独立董事与控股股东之间的私人关系,会对监督的诚信度与勤勉度都产生负向影响;独立董事付出努力的机会成本,会对监督的勤勉度产生负向影响。来自外部环境的因素有两项:外部的监管力度能够同时促进独立董事监督的诚信度和勤勉度;控股股东对董事会的信息隐瞒会降低独立董事的勤勉度。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王顺昊  张双鹏  
掌握公司的真实经营信息是独立董事有效履职的保障,信息不对称会降低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有效增强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作为维持董事会有效运作的重要制度安排,董秘承担着为独立董事有效履职提供信息服务的义务。然而,已有研究往往强调董秘在对外信息披露中的重要作用,未对董秘如何影响董事会运行效果提供清晰的解释。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以2006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索董秘信息提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检验影响董秘信息提供促进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三方面因素,即董秘信息提供能力、信息提供意愿和独立董事信息接收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秘与独立董事人力资本配置情况对董秘信息提供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秘作为管理层与独立董事的信息联络人,通过为独立董事提供履职所需信息,可以有效地改善独立董事面临的信息劣势地位,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董秘信息提供能力越强,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越强;董秘信息提供意愿、独立董事信息接收能力均可以增强董秘信息提供能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调节作用;董秘与独立董事人力资本差距越大,董秘信息提供能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越强。信息劣势限制了独立董事的有效履职,通过为独立董事提供履职所需的信息,董秘可以有效地改善独立董事履职所处的信息环境,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水平。应该进一步从政策和法规的视角,明确董秘为董事会特别是独立董事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定位,保障董秘列席高管团队会议的权利,加强董秘任职资格审核和任职能力培训,充分发挥董秘的信息枢纽职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志明  易玄  
"二元化"职能观认为,独立董事兼具资源支持与监督职能。以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选聘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动机以及"二元"职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谋求政治关联的民营样本选聘的行政背景独立董事,资源支持职能较为明显,但监督职能有限;控制权归属不同,政府干预的动机不一,国有企业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中央直属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明显,但监督效应有限;地方政府控制国有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显著增加,监督职能显著降低,政企共谋动机得以验证;国资委控制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并不明显,但其监督职能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建雄  殷钱茜  
近年来,针对"花瓶独董"现象,学界强调需要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但却只触及了独立董事未有效履职的局部性问题。事实上,独立董事令人失望的社会表现根植于其履职动机只停留于满足合法即可的阶段,有些独董甚至连此要求都达不到。本文指出,为减少"花瓶独董"现象,将独立董事的履职动机由合乎法律的层次演进到合乎道德的层次是可行的道路。本文首先提出独立董事组织域的概念,进而探讨了在独立董事组织域中合法演进到合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警惕为达到最适合德动机而陷入的伪善陷阱。最后,本文构建了三层次五阶段的履职动机演进模型,对"演进主体""演进动因""演进方式"和"演进陷阱"等重要理论命题进行了探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艾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为解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而进行的一种制度选择,但制度实施十余年来,并未发挥预期的作用。从独立董事履职评价角度寻找独立董事制度困局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新颖且有效的思路。文章从独立董事履职评价的必要性、评价现状、独立董事职责解析入手,指出独立董事履职评价必要且值得探索;从个人情况、履职行为、履职效果、社会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独立董事履职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独立董事履职评价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黄志雄  
针对独立董事履职过程和效果受到广泛质疑的状况,本文基于对国外独立董事制度变迁以及我国客观环境的分析,将独立董事职责划分为合规性和效益性两个层次,通过问卷调查对现阶段独立董事履职状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独立董事履行合规性职责方面表现突出,独董个人风险和保护意识是主要影响因素;独立董事在履行效益性职责方面差强人意,履职效果受企业重视程度和沟通程度影响较大;现阶段独立董事所处客观环境不理想,独立董事与会时间安排以及所需资料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董事会表决前的征询意见和议案修改是独立董事投反对票或弃权票比例低的重要因素;任职企业存在违规风险是独立董事非常规辞职主要原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卓静  王新  曾攀  
对独立董事高效低成本的监管是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重要机制。交易所问询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行政性处罚监管措施,具有低成本、程序简单、无需详细取证等优势,有助于警示被问询公司独立董事的履职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交易所问询对被问询公司的独立董事产生了警示效应,提高了独立董事履职的勤勉性和谨慎独立性。这种警示作用既发生在独立董事在“被问询公司”的履职上,也改善了其在兼任公司的履职行为。同时,这一警示作用对不同专业背景和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背景的独立董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经济后果方面,以独立董事兼任为纽带,交易所问询改善了独立董事兼任的其他公司的治理效果,降低该类公司的关联交易,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挤压短期业绩“水分”,提高公司的长期市场价值。有“被问询经历”独立董事兼任公司的其他独立董事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该类独立董事提高了履职的独立性,但降低了履职的勤勉性。本文的研究为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效率提供了一种监管思路,同时丰富了交易所问询的溢出效应研究文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锴  赵希男  周岩  
针对独立董事履职作用发挥微弱的问题,在分析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特点基础上,识别出独立董事履职优势特征,提出了一种体现独立董事优势差异的履职评价模型。首先根据个人构念思想,采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梳理出独立董事履职过程中行为优势特征;其次以竞优思想为基础,判别出独立董事个体优势参数和比较优势结果;随后综合考虑独立董事履职优势参数和董事会选择偏好,构建优势差异导向下的独立董事履职评价模型。此外,运用一个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给出独立董事履职作用发挥的管理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李楠   王琼   聂晓欣  
独立董事的尽责履职对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独立董事履职的视角,对异地独立董事如何影响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高铁通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异地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铁通车则有效缓解了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异地独立董事因为监督、咨询和决策无效而不利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高铁通车则主要通过改善监督和咨询职能的发挥,缓解上述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后不同背景特征的异地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存在差异化影响。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后,具有行业专长、学术背景、海外背景的异地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显著正相关;而不论高铁是否开通,具有法律、财务背景的异地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独立董事出席会议和发表意见作为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衡量标准,检验其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而考察履职行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发表一般意见并不属于有效性履职,只有发表勤勉意见才有利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形成有效性履职;而独立董事出席会议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起到促进作用,仅仅属于合规性履职,不形成有效性履职。该结论表明合规性履职并不等同于有效性履职,并对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行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独立董事的学术型背景对其履职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如何改进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角度探讨薪酬激励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具有高校和科研单位背景的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为52.3%,其中国有企业的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高于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学术型背景对其履职咨询有效性存在正影响,但对其履职监督有效性不存在显著影响。对学术型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能强化独立董事学术背景促进其履职咨询有效性的影响程度,且相对薪酬比绝对薪酬的激励效果更明显。结论表明学术型独立董事在履职时只注重“咨询”而缺乏“监督”,因此应针对这一方面完善企业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督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