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7)
- 2023(8581)
- 2022(6900)
- 2021(6671)
- 2020(5568)
- 2019(12614)
- 2018(12825)
- 2017(26002)
- 2016(13981)
- 2015(15785)
- 2014(15901)
- 2013(15840)
- 2012(14828)
- 2011(13761)
- 2010(14331)
- 2009(13635)
- 2008(13680)
- 2007(12716)
- 2006(11877)
- 2005(10851)
- 学科
- 济(60776)
- 经济(60711)
- 业(50540)
- 农(46550)
- 管理(38173)
- 农业(30545)
- 企(28605)
- 企业(28605)
- 中国(20336)
- 方法(20314)
- 数学(18143)
- 业经(17933)
- 数学方法(17880)
- 制(16719)
- 策(14592)
- 贸(14091)
- 财(14082)
- 贸易(14082)
- 易(13644)
- 地方(12887)
- 银(12122)
- 银行(12116)
- 行(11711)
- 发(11077)
- 体(11040)
- 及其(10799)
- 农业经济(10384)
- 政策(10052)
- 方针(9601)
- 融(9488)
- 机构
- 学院(208604)
- 大学(200959)
- 济(94097)
- 经济(92157)
- 管理(81675)
- 研究(70045)
- 理学(69334)
- 理学院(68721)
- 管理学(67894)
- 管理学院(67489)
- 中国(58004)
- 农(49022)
- 财(44255)
- 京(41771)
- 科学(38076)
- 农业(36985)
- 所(34882)
- 财经(33659)
- 江(33265)
- 中心(32949)
- 业大(32642)
- 研究所(30741)
- 经(30288)
- 经济学(26869)
- 北京(26574)
- 州(26281)
- 范(26103)
- 师范(25966)
- 经济管理(25198)
- 经济学院(24146)
- 基金
- 项目(123235)
- 研究(98285)
- 科学(97185)
- 基金(87630)
- 家(73745)
- 国家(72968)
- 社会(62555)
- 科学基金(62219)
- 社会科(58879)
- 社会科学(58863)
- 省(49269)
- 基金项目(45155)
- 教育(43679)
- 编号(43419)
- 划(39806)
- 自然(36526)
- 资助(36177)
- 成果(35857)
- 自然科(35589)
- 自然科学(35583)
- 自然科学基金(34948)
- 课题(29283)
- 发(29130)
- 农(28846)
- 部(28537)
- 重点(26742)
- 性(26254)
- 制(25360)
- 创(25359)
- 国家社会(24873)
- 期刊
- 济(118118)
- 经济(118118)
- 研究(68079)
- 农(54133)
- 中国(43859)
- 农业(36337)
- 财(30374)
- 管理(28592)
- 融(28468)
- 金融(28468)
- 业经(26946)
- 科学(26246)
- 学报(25487)
- 教育(22204)
- 大学(21350)
- 学学(20200)
- 技术(18678)
- 经济研究(17981)
- 问题(16991)
- 业(16628)
- 财经(16163)
- 农村(14655)
- 村(14655)
- 农业经济(14534)
- 经(13809)
- 贸(12367)
- 世界(12364)
- 商业(12062)
- 经济问题(11810)
- 技术经济(11236)
共检索到332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骞 陈萍
从20世纪80年代到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短短40年时间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客观条件、流通方式、流通规模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出现了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模式、以超市为核心的流通模式和以电商为主导的流通模式,但是这些流通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特色农产品的流通需求,如何对这些流通渠道进行优化,以更好适应特色农产品的流通需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先分析了三种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农消对接"模式,接着介绍了"农消对接"模式的主要内容、体制机制和实现方式,并且详细说明了"农消对接"模式给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带来的改善,最后从农户产权、消费群体、品质营销、物流资源、信息共享、特色农产品带动作用六个方面对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流通渠道 农消对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奇 洪涛 张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多种渠道并存,各种渠道优势与劣势并存,不能全面满足特色农产品流通需要。为推动特色农产品流通健康发展,有必要基于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渠道特征,推行"少环节、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产销衔接"的"农消对接"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即以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为突破口,在流通产业链上游建立以农户(农户联合体)为主体、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地直供模式,在流通产业链下游建立以订单为驱动、以城乡网络实体店为体验的销售模式,同时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对区域范围内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需及配送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这种新型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形成,需要以利益分配机制、监督机制、收购机制、物流协调机制、销售机制、信息管理机制为保障,需要创新现有农产品交易方式、供需模式、物流配送模式、组织模式、产品品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引导消费需求、提高物流效率、构建信息平台、带动产业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奇 洪涛 张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多种渠道并存,各种渠道优势与劣势并存,不能全面满足特色农产品流通需要。为推动特色农产品流通健康发展,有必要基于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渠道特征,推行"少环节、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产销衔接"的"农消对接"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即以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为突破口,在流通产业链上游建立以农户(农户联合体)为主体、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地直供模式,在流通产业链下游建立以订单为驱动、以城乡网络实体店为体验的销售模式,同时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对区域范围内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需及配送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这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初丽霞 赵宇虹 李广
本文从农户到消费者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当下国内流通渠道所存在的缺陷,详细说明了现在国内农产品销售的各种渠道,同时研究了多年来市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变化,进而从产品生产到消费等多个方面探究了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从现有的流通渠道基础之上,提出了最新的关于农产品供需对接的优化方案以期能够实现以农户为基础的全新供需模式,解决生产、运输、产品质量等多种问题,可以加快国内农产品经济的快速转型。
关键词:
供需对接 农产品 流通渠道 模式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洪玲
随着城市居民对于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进而对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过程及特点进行分析,为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原理和可行性意见的提出提供了可靠的根据,随后根据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驱动力模型,对于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可以得知消费者的购买形式、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新技术的引入均是促使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小兰 王址道
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相对滞后性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产销有效对接的关键瓶颈。研究阐述了流通渠道结构优化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流通渠道结构复杂、组织化程度低、信息网络不健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及由此引致的流通成本高和流通效率低问题;从实施组织扁平化策略以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结构设计,优化渠道组织模式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冷链物流和绿色物流应用以优化农产品渠道技术等诸多有效对策。
关键词:
流通渠道 农产品 流通成本 流通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延海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具有流通环节多、信息不畅、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流通过程中损失过大、流通成本过高等特点,这是阻碍我国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可以说,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今后发展的理想模式。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农产品 流通渠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望
一、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有模式1.农户自主的直接营销渠道。这种直接营销渠道大多存在于一些较为落后、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的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英
生鲜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时间联系紧密,如何选择更优的流通渠道成为了保障农户利益的首要研究方向。本文根据我国实际存在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采用深度调查的方法从农户角度统计了渠道选择数据,并利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最优效用情况下生鲜农产品的选择模型。本文研究表明,选择合同化及公司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农民的知识层次更高;选择传统化流通渠道的农民的年龄更大,家庭人口更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普合 申冬华 王勇
文章总结归纳了我国果蔬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将我国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进行细分,提出"链态"的概念,将流通渠道划分为五类链态,描述果蔬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同阶段、不同形态,反映果蔬农产品供应链的关系和组织化水平,分析提出果蔬农产品流通在每种链态下的竞争优势和适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果蔬农产品 流通渠道 链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文金 陈海波
无论是与我国工业品的流通渠道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都有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超小规模的农户与个体户依然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最重要的主体。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晓飞 田野
相对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的弊端。在目前条件下,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从渠道关系、参与主体、流通业态、流通技术(手段)、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等层面进行创新,这是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渠道 模式 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丽艳 周林洁
农产品流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农产品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着农业产出的价值能否得以实现,农民的投入是否能够收回,而我国在农产品流通方面还存在着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为此,构建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以期解决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渠道 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大龙
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是缩短供需市场距离、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产品价值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价值效应、成本效应和交易效应,渠道变革将有助于直接提升渠道绩效。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美国、日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应当建立高效的流通一体化模式,提高流通体系内的整体效应,同时引入现代金融制度,提高我国农产品交易规模和档次,拓宽和加强农产品参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渠道 经济效应 渠道绩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付中麒
立足当前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供需对接"新型流通模式的思路,即以全渠道整合为手段,在供应链前端建立以农户(示范基地)为主体、以农产品服务综合体为中心的特色农产品线上产地直销模式;在供应链后端建立以服务为导向、以乡县市三级体验店为中心的线下产地直营模式,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性模块化信息技术平台,收集供需、物流等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与共享,以推动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高效流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特色农产品 流通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