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7)
2023(13097)
2022(11286)
2021(11077)
2020(9280)
2019(22125)
2018(22457)
2017(42549)
2016(23978)
2015(27404)
2014(28069)
2013(26887)
2012(24580)
2011(22413)
2010(22960)
2009(20579)
2008(20194)
2007(17719)
2006(15710)
2005(13936)
作者
(66963)
(54973)
(54933)
(52496)
(35062)
(26375)
(25129)
(21602)
(21072)
(19926)
(18920)
(18288)
(17451)
(17441)
(17170)
(16714)
(16667)
(16445)
(15837)
(15751)
(13985)
(13706)
(13356)
(12591)
(12455)
(12393)
(12336)
(12293)
(11112)
(10780)
学科
(87368)
经济(87274)
管理(63003)
(59171)
(48577)
企业(48577)
方法(44180)
数学(39140)
数学方法(38398)
中国(29610)
教育(24251)
(23574)
(20461)
(20142)
理论(19852)
业经(18324)
(16319)
(16295)
贸易(16286)
(15846)
地方(15765)
农业(15202)
技术(14787)
(14209)
(13766)
银行(13727)
教学(13604)
(13102)
环境(12678)
(12337)
机构
大学(337261)
学院(333058)
管理(128806)
(123361)
经济(120309)
理学(111799)
理学院(110496)
研究(109446)
管理学(108180)
管理学院(107551)
中国(77198)
(73665)
科学(67745)
(57530)
(54764)
(52555)
师范(52192)
研究所(49823)
(48602)
中心(48323)
(47915)
北京(47879)
业大(47602)
财经(46311)
师范大学(42376)
(41937)
教育(41355)
(39943)
(39632)
技术(39500)
基金
项目(220754)
科学(173437)
研究(168042)
基金(155502)
(133822)
国家(132574)
科学基金(113278)
社会(100820)
社会科(95171)
社会科学(95142)
(87667)
教育(84942)
基金项目(81817)
(75386)
自然(73411)
编号(72680)
自然科(71680)
自然科学(71666)
自然科学基金(70322)
资助(65811)
成果(61213)
课题(52278)
重点(50107)
(49966)
(46914)
(45746)
项目编号(44593)
教育部(43411)
(42708)
大学(42305)
期刊
(133080)
经济(133080)
研究(105991)
教育(69450)
中国(68453)
学报(48993)
管理(47542)
科学(45011)
(42837)
(41018)
大学(38236)
技术(34489)
学学(34400)
农业(30460)
(25477)
金融(25477)
业经(22522)
财经(21766)
经济研究(21462)
图书(18568)
(18426)
职业(18082)
问题(17363)
理论(16633)
技术经济(15816)
(15410)
实践(15369)
(15369)
科技(15159)
统计(15133)
共检索到490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顾培玉  
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的形成、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其培养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对21世纪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反思,即:(1)旧中国的“师傅带徒弟”和“师范班”模式;(2)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教师资培养是空白;(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世纪末的“中等特殊师范教育”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并对未来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新模式的产生提出了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方长春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着的一个至今难以成功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我国当前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主要归纳为两种,即专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和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并对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及本科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它培养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当前及后续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美奋  陈统军  刘建军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国家“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有大量的残疾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特殊教育体育师资出现短缺现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特殊体育师资培养体制与模式,旨在尽快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方俊明  
本文从研究机构、研究项目与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回顾了我国近十多年来特殊教育研究的历程 ,指出了 2 1世纪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祝怀新  王怡沁  
新西兰早期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梅西大学和坎特伯雷大学负责,两所高校建立了面向幼儿教师的培养项目,确立了全纳教育理念下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设置了基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课程,并以研究生文凭项目为基础设立了多级培养项目。以上培养模式总体呈现以下三大特征:各级项目流通机制灵活,教育实践课程难度较大,教师筛选贯穿培养全程。借鉴以上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师资培养现状,为我国早期特殊师资培养提供可资参考的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志云  邓猛  赵勇帅  
本研究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将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视为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依据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三个基本原理回顾特殊教育专业40年发展的基本历程;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两个基本属性出发管窥特殊教育专业的宏观发展现状,发现其呈现年轻化、不平衡、多样性、纺锥形、丰富性和多功能的基本特征。结合系统的优化演化这一基本规律,本研究认为我国特殊教育专业数量将持续增长,层次将逐步优化,质量将不断提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勇  陈岳  
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和培养模式是高等特殊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微观层面的三个基本问题。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改变高等特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比较法,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达到为我国的高等特殊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的目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郝晓岑  
本文将我国特殊教育立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发端与缓慢发展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专项发展阶段 ,指出立法不完善、违法现象严重、司法制度薄弱等问题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法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杨希洁  
本文从质量角度对国内单一被试研究进行回顾,从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类型的选择考察单一被试研究内容的适切性、从实验复制的严谨度考察单一被试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以及从实验本身的信度、效度检核单一被试实验的整体品质。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未来研究者开展单一被试研究的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琴  郑晓坤  于吉吉  
新加坡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具有鲜明的特色。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分为特殊教育文凭和特殊教育硕士两个层次,并在教育文凭层次设置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者两种培养方向。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总体呈现出注重多方合作、实践经验贯穿培养全过程、支持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方向并加强培养的针对性等特征。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经验能够为我国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变革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近年,我国高师特殊教育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及相关的特殊教育机构的需要。为此,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开展了探索,根据社会需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研究构建“复合性+应用型”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措施保障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特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明  
文章针对我国加入WTO后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 ,对新世纪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旨在探讨我国特殊师范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海  
美国的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起步较早,本文通过对美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课程、培养形式以及教师资格认证的梳理,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唐淑芬  
特殊教育是国家经济发达、教育科技进步及社会文明和谐的标志,特殊教育彰显着公平、人权、正义的社会价值。回顾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始终倾注着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与支持。在党中央、国务院引领下,各级党委、政府"特教特办",给予特殊教育优惠政策,给予残疾学生特殊关怀,不断推进我国特殊教育持续发展。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周恩来签署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并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邓猛  赵梅菊  
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高质量的师资是关键。通过分析国际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培养体系改革的影响,发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讨论,并对建立符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实际的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思考与探索,培养特殊教育骨干人才、融合教育专门人才以及随班就读普及型人才是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变革的主要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