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6)
2023(9280)
2022(7759)
2021(6930)
2020(5621)
2019(12827)
2018(12833)
2017(24473)
2016(13377)
2015(15059)
2014(15066)
2013(15373)
2012(15002)
2011(13940)
2010(14421)
2009(13454)
2008(13338)
2007(12167)
2006(11220)
2005(10538)
作者
(42065)
(34744)
(34699)
(32957)
(22068)
(16611)
(15704)
(13485)
(13330)
(12511)
(11991)
(11514)
(11410)
(11154)
(10877)
(10875)
(10239)
(10147)
(10140)
(10110)
(9076)
(8697)
(8545)
(7990)
(7903)
(7875)
(7812)
(7805)
(7105)
(6957)
学科
(64100)
经济(64035)
管理(32144)
(30386)
中国(26435)
地方(21346)
(20542)
企业(20542)
方法(18961)
(18630)
数学(16695)
数学方法(16572)
业经(13968)
(13097)
(12649)
银行(12624)
农业(12546)
(12503)
(12358)
(12254)
(12012)
(11608)
金融(11608)
(11366)
贸易(11350)
地方经济(11226)
(10891)
环境(10630)
发展(8781)
(8748)
机构
学院(200081)
大学(198971)
(83964)
经济(81873)
研究(78648)
管理(69134)
中国(60790)
理学(57006)
理学院(56171)
管理学(55206)
管理学院(54816)
科学(47926)
(45476)
(41255)
(41085)
研究所(36941)
(35083)
中心(34625)
(32414)
财经(31075)
北京(30116)
(29978)
师范(29715)
(28812)
(28009)
业大(27833)
农业(27308)
(26500)
经济学(25932)
(24749)
基金
项目(122651)
科学(95626)
研究(90394)
基金(86175)
(75858)
国家(75212)
科学基金(62311)
社会(56984)
社会科(53958)
社会科学(53947)
(48222)
基金项目(45408)
(41596)
教育(40055)
自然(38431)
自然科(37417)
自然科学(37404)
编号(36864)
自然科学基金(36663)
资助(34698)
(33504)
成果(31085)
重点(28661)
课题(27400)
发展(26836)
(26586)
(26384)
(24508)
国家社会(23310)
创新(23157)
期刊
(105600)
经济(105600)
研究(69961)
中国(46077)
(33128)
学报(29771)
科学(28976)
(28077)
管理(26519)
教育(24484)
(23794)
金融(23794)
农业(22665)
大学(22086)
学学(20682)
业经(18126)
经济研究(16910)
技术(16638)
问题(16038)
财经(14996)
(12993)
(11743)
(11508)
(10989)
现代(10345)
商业(10292)
国际(10276)
资源(10243)
理论(9660)
技术经济(9545)
共检索到329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舰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潜力。在已建立的我国特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评价标准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加权计算的方法,提出了衡量我国特大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指数和算法,定量地表达了中国各特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进而应用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鹏  栾峰  
以我国16个特大城市为例,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主客观测度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解析。首先,基于熵值法进行客观测度,结果表明各个城市间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城市优于中西部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优于低行政级别城市、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优于非核心城市等特点。然后,通过与主观测度的公众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在整体和分系统层面主客观测度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依据主客观测度结果将各个城市归纳为4种类型,并对主客观测度进行差异解析,提出总体上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而非决定关系,且在维度和效用两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特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发展策略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军  潘芳  张若曦  齐元静  
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特大城市始终是城镇化的核心,并且在城镇化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特大城市仍将不断扩张。特大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在我国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是所在区域的发展核心,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了解这些特大城市的发展现况以及从GDP、人口总量、建成区用地等多指标角度分析它们的发展特征,将有助于准确了解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下一步调整政策的有益线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彦开   赵渺希   吉瑞  
利用广州市的企业公开交易数据,分别构建全行业和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关联企业的供应网络,在明确总体和特定样本企业供应网络韧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企业交易视角下城市供应网络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关联企业的交易广泛分布于各个行业,蓄意攻击相比随机攻击更能显著降低供应网络的韧性;网络的多中心性和供应商数量对于全行业供应网络韧性影响最为明显,需求方信息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信息基础设施关联行业的多中心作用稍有下降,而需求方信息化程度的效果有一定上升,且韧性表现具有显著的市场规模依赖性。整体而言,市场交易规模越大、多中心水平和需求方信息化程度越高的行业具有越高的网络韧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扩大城市供应来源多样性、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提振市场规模等方面提出提升城市供应网络韧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提高特大城市供应网络韧性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逄金玉  
由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城市的发展,相应要求特大城市积极向智慧城市转变,这也是特大城市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管理复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特大城市与智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并以上海市与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共性与相异的应用路径。在技术、体制、应用、产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特大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鹏  栾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是提高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需求和重要抓手。针对特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多元主体、多重要素的特点,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五维模型,提出以目标协同为前提、组织协同为保障,推进主体互动、要素整合和空间引导的发展策略,并对协同创新进行了机制解析;进一步应用协同创新五维模型对提升特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三庚  宋毅成  
从经济规模、结构升级和外向程度三个维度对我国特大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建设进行了回顾,在对比CBD发展阶段和外部条件差异、产业选择和区域分工差异、开发模式与要素集聚化差异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CBD差异化发展的特有规律,认为该过程实现是特大城市结构调整的必要阶段。最后,针对特大城市CBD差异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管理组织和政府职责转变等具体实践提出了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敏  陈辉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灰色评价和集对分析构成的方法集对全国31个省市的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Kendall-W协和系数法对各评价结果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在保证各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运用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Borda组合评价模型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对方法集中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组合评价方法的事后检验,选出最优的组合评价方法,得到全国31个省市的最终排名并对此进行了聚类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刘进  熊长江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并探析其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方法: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和Markov链考察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提高,地区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各个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全国及东部地区绝对差异扩大,东西部地区绝对差异缩小。东中西部各省份呈现出“高-高”“低-低”集聚的趋势,低水平地区逐渐向邻近高水平地区转移。研究创新:揭示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分布动态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价值:加深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格局的认知,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慧英  
特大城市在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特大城市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北京城市发展为例,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民生和环境的城市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各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城市发展指数模型,并对城市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城市发展重点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三庚  
2012年6月2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特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委员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百名专家学者。现将主要与会专家的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特大城市发展形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1.特大城市将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引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城市化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这已经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力超  孙浦阳  
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首先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研究思路,探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构建,力图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其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从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综合得分发现,全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各个地区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之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等方法反映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发现其内在规律,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和现实性,研究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优于西部落后地区,这种基础设施水平的差异最终影响到地区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禤铃沂  龚岳  李贵才  
利用五普、六普和201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了北上广深四座特大城市的区位熵、差异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2000-2015年,我国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形成近郊集中居住的环状区域,不同户口地类型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不同。城市流动人口从近郊集中转向远郊扩散,镇流动人口从远郊集中转向郊区分散,农村流动人口从郊区集中转向城市各区域扩散。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程度总体呈先加深后减少趋势,城市流动人口融合程度较好,镇的流动人口融合程度一般,农村流动人口融合程度较差;农村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隔离程度最为严重。各特大城市人口多元化程度在15年间普遍上升且趋向一致,特大城市人口多样化指数可能存在0. 7左右的均衡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联合国《2014全球城市化发展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74亿,城市化率达61%;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城市化率达68.7%。2015年底中国城镇人口为7.71亿,这意味着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将分别至少有1.03亿和2.29亿人进城。这些人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勐珺  王应明  叶菲菲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省域数据,建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系数标准差测算指标权重,运用证据推理测度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揭示空间分布特征及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非均衡性和稳定性;我国物流业于2019年步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阶段。旨在为推动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