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49)
- 2023(22525)
- 2022(19331)
- 2021(17747)
- 2020(15357)
- 2019(35069)
- 2018(34873)
- 2017(66991)
- 2016(36951)
- 2015(41509)
- 2014(41383)
- 2013(41075)
- 2012(37766)
- 2011(34048)
- 2010(34175)
- 2009(32189)
- 2008(32307)
- 2007(29155)
- 2006(25818)
- 2005(23305)
- 学科
- 济(151232)
- 经济(151028)
- 业(118195)
- 管理(115371)
- 企(101294)
- 企业(101294)
- 方法(68679)
- 数学(57439)
- 数学方法(56725)
- 财(45277)
- 农(44372)
- 业经(39546)
- 中国(39491)
- 制(33017)
- 学(31395)
- 农业(29905)
- 务(29763)
- 财务(29661)
- 财务管理(29599)
- 地方(28804)
- 贸(28128)
- 贸易(28112)
- 企业财务(28047)
- 易(27294)
- 理论(25499)
- 技术(25119)
- 和(24719)
- 银(24458)
- 银行(24367)
- 行(23161)
- 机构
- 学院(536634)
- 大学(535660)
- 济(215342)
- 经济(210741)
- 管理(207227)
- 研究(179908)
- 理学(178067)
- 理学院(176086)
- 管理学(172882)
- 管理学院(171927)
- 中国(136850)
- 京(114861)
- 科学(113456)
- 财(103585)
- 农(97996)
- 所(92758)
- 业大(84339)
- 研究所(83987)
- 中心(82026)
- 财经(81804)
- 江(81406)
- 农业(77370)
- 经(74118)
- 北京(72430)
- 范(66957)
- 师范(66144)
- 经济学(64930)
- 州(64778)
- 院(64765)
- 财经大学(60409)
- 基金
- 项目(356407)
- 科学(278071)
- 基金(257578)
- 研究(253760)
- 家(226961)
- 国家(225064)
- 科学基金(191775)
- 社会(159056)
- 社会科(150742)
- 社会科学(150701)
- 省(140280)
- 基金项目(136001)
- 自然(127089)
- 自然科(124110)
- 自然科学(124070)
- 自然科学基金(121858)
- 划(118034)
- 教育(116329)
- 资助(107182)
- 编号(102432)
- 成果(83115)
- 重点(80328)
- 部(77670)
- 发(75893)
- 创(74442)
- 课题(71000)
- 创新(69285)
- 科研(68871)
- 计划(66107)
- 大学(65873)
- 期刊
- 济(240494)
- 经济(240494)
- 研究(155251)
- 中国(101996)
- 学报(91494)
- 农(89763)
- 财(82921)
- 科学(80617)
- 管理(79586)
- 大学(68282)
- 学学(64788)
- 农业(60659)
- 教育(52028)
- 融(48541)
- 金融(48541)
- 技术(47275)
- 财经(40855)
- 业经(40531)
- 经济研究(37838)
- 经(35093)
- 业(33516)
- 问题(31860)
- 技术经济(27263)
- 版(26838)
- 统计(25887)
- 科技(25609)
- 贸(25013)
- 理论(24774)
- 图书(24446)
- 现代(24303)
共检索到796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波 王章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很少受到关注。2001年,Anderson和Betancourt指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给出理论解释。选取我国各省1993-2008年的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比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规律。将流通服务看作流通部门的产出,构建流通部门的CES生产函数,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启示是:流通业比重变化存在客观规律,不能因流通业属于传统服务业而忽视甚至试图降低其在GDP中的比重,需要遵循这一规律,为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工资水平、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地区次之,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和制造业就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制造业就业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资本投资和出口,以及推进技术创新,对于促进制造业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制造业就业 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乔一康 冯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能源的消耗量急速增加,由此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快速上升,从而导致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凸显,世界各国不得不开始正视气候变化问题,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在此背景下,对中国CO_2排放量及其减排成本进行了估算,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各地区CO_2减排成本变化对中国各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CO_2减排成本的增加,并非所有产业都呈现出产业迁移的情况,部分产业甚至还出现了产业集聚的现象。总的来说,减少CO_2减排成本对于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有着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在如何长期减少CO_2排放量问题上继续努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TF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关键词:
迁移决策 户籍制度 集聚 外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现有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决定因素。然后,基于1998~2005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数据,采用Panel Data实证分析了价值链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及其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最后得出,价值链分工比规模经济更能提高行业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使一国或某一行业获得更多利益。但是,不同行业在参与价值链分工中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其资产专用性强,使得其在参与价值链分工过程中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幅度较大。加工贸易作为我国介入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式,应该致力于提高要素资产专用性和优化要素结构,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增强产业竞争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小柯 席艳玲 吉生保
利用2001-2011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考察了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在全国层面呈现"倒U"型关系;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劳动力的拥挤效应十分明显;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同经济增长则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会政 朱光
国内市场的分割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商品市场分割的存在阻碍了国内市场整合,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环境下限制自身比较优势降低了我国的出口潜力。通过引入距离因素,本文在修正我国商品市场分割指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4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量方法检验商品市场分割对我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发现商品市场分割对我国的增加值出口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行业内国有企业比重的增加而更加明显。为了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更好地发挥整体比较优势,必须加快推进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并加大对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数据更新及增加值核算体系研究的支持。
关键词:
商品市场分割 全球价值链 出口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张芊芊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资本投入、城镇化水平、出口依存度、技术创新能力和地理区位对制造业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进口依存度对制造业就业表现为一定的负向效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加大资本投入和出口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技术进步,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对于促进制造业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就业 影响因素 静态模型 动态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海曙 胡文艳 钟为亚
笔者从产业集聚来源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中介变量——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建立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笔者以2000年~2010中国省域制造业20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区分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探究其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专业化产业集聚相对多样化产业集聚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过度产业竞争下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艳 徐婷艳 于兴旺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模型,通过流通成本和流通供给能力这两个核心概念,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探讨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依据2004-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的相关数据剖析流通成本的构成并计算各地区的显性流通成本和隐性流通成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的流通成本差异显著,隐性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十分显著,流通成本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呈负相关,中国各地区流通成本差异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本文试图提供一个研究区域范围内工业集聚、市场潜力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分析参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集聚、技术进步与绿色创新绩效——对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增长关系——基于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与制造业集聚——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空间外部性、比较优势与制造业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区域价值链嵌入有利于降低我国境内增加值碳排放成本吗——基于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
电子商务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基于浙江省设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互联网影响下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变化趋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