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1)
2023(10142)
2022(8847)
2021(8172)
2020(7057)
2019(16408)
2018(16461)
2017(32485)
2016(17768)
2015(21086)
2014(21630)
2013(21744)
2012(20258)
2011(18313)
2010(18652)
2009(17546)
2008(17754)
2007(16462)
2006(14517)
2005(13153)
作者
(54729)
(45578)
(45350)
(43568)
(28779)
(21719)
(20938)
(17796)
(16814)
(16485)
(15341)
(15141)
(14533)
(14465)
(14267)
(14176)
(14057)
(13461)
(13237)
(13165)
(11482)
(11370)
(11267)
(10348)
(10274)
(10268)
(10138)
(10060)
(9238)
(9230)
学科
(82460)
经济(82391)
(54089)
管理(54088)
(42964)
企业(42964)
方法(37941)
数学(33331)
数学方法(33075)
(23895)
中国(23103)
(19968)
业经(18772)
地方(16843)
技术(16610)
(16504)
贸易(16494)
(16383)
(16042)
农业(15268)
(14782)
(13216)
银行(13180)
(12565)
(12139)
产业(12090)
(12008)
财务(11955)
理论(11939)
财务管理(11914)
机构
学院(274438)
大学(270275)
(117384)
经济(114919)
管理(104166)
研究(89698)
理学(88511)
理学院(87583)
管理学(86289)
管理学院(85777)
中国(68663)
(57671)
科学(54231)
(53679)
(46765)
(46364)
(43101)
财经(42524)
研究所(41933)
中心(41486)
业大(40084)
(38205)
北京(36960)
农业(36697)
经济学(36537)
(34547)
(34496)
师范(34158)
经济学院(33375)
(31484)
基金
项目(170094)
科学(131873)
研究(126731)
基金(119663)
(103146)
国家(102275)
科学基金(86436)
社会(78927)
社会科(75005)
社会科学(74981)
(68969)
基金项目(63401)
教育(58302)
(56850)
自然(53766)
编号(52729)
自然科(52416)
自然科学(52401)
自然科学基金(51462)
资助(49751)
成果(42454)
(38868)
重点(38487)
(37812)
课题(36895)
(36144)
创新(33862)
教育部(32104)
科研(32085)
国家社会(31958)
期刊
(131936)
经济(131936)
研究(81157)
中国(52688)
(41946)
(41739)
学报(39941)
管理(37604)
科学(36937)
技术(30530)
大学(29779)
教育(28621)
农业(28349)
学学(27913)
(24610)
金融(24610)
业经(23226)
经济研究(21570)
财经(21235)
问题(18464)
(18459)
技术经济(16695)
(15668)
(15103)
商业(14904)
统计(13892)
理论(13666)
科技(12869)
图书(12775)
(12669)
共检索到411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军  杨明  
提升产业效率是产业调整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对1997—2007年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变动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缓慢,特别是技术效率负增长造成的产业效率下降是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却大而不强的根源。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基础设施网络的协同性不强、高端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低端的过度竞争、制造业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秩序不完善及分散的管理体制等问题是我国物流产业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海兰  
物流伴随着贸易的需求而产生,且迅速成长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作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化解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更好地落实中央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本文就物流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且关注了后危机时代的物流产业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探讨物流产业如何度过危机以及物流产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微观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全喜  刘岩  刘佳琳  
对我国物流业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应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并以1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林忆   黄志高  
在前后历史阶段的生产力质态转型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演进表现为,由新型生产要素及其关联要素对生产力系统结构的重塑所引发的生产活动全场域的变革,即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由新型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其他要素而形成的最新科技产业化的产物。从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总体趋势来判断,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以及数字技术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对生产力要素的质性改造效果显著,是引起主导技术体系变更,进而推动产业变革的覆盖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关键变量。目前,以数据要素为根本、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对生产力量态、质态等方面的解构和重构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充分条件和时代条件,以技术渗透、空间生产、生态增效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未来的行动框架上,需继续增强数字经济的技术驱动效应、发掘产业聚集融合的新经济空间、释放数字经济的生态效能,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化根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国臣  果永宽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产业要加强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提高创造型、应用型和基础型三种类型文化生产力水平,发挥好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张力大、面临突破性机遇两个优势,加强文化劳动资料和材料的生产,科学把握好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消费两个要素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远朋,余政  
新生产力与产业变迁及城市成长洪远朋,余政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渐成共识。科学技术并非从来就是生产力,更不是天生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是生产力的一次质变、一次革命。我们把这种质变了的生产力称作新生产力。新生产力的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欢玉  
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多元化的发展更是加剧了物流产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长期来看我国物流产业还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在现阶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对物流业认识存有缺陷、物流企业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较小及与之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面临着信息化风险等问题的存在。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普及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完善物流业的配套服务、发展绿色物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方  关高峰  董千里  
文章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2016年的截面数据,采用三阶段DEA和Bootstrap-DEA方法研究了我国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区)物流业技术效率较低且地区差异较大,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采用SFA方法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绝大部分地区物流业效率值下降,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同;采用Bootstrap-DEA纠偏后发现,区域物流产业效率水平进一步下降,中部、西部地区物流产业效率值下降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全国和东部地区物流产业效率值的下降则主要由Bootstrap-DEA纠偏导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鸿  
阐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分类,指出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揭示现代物流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机理,从现代物流产业战略理念定位、现代物流产业制度创新、现代物流产业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现代物流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进锋  
阐述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出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结合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面临的"政府困境",最后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的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娟  余凌  杨瑶  
本文在生命周期的理论框架下,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对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演绎了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对物流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特性,构建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四种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小泉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区域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区域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区域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整合物流需求、集约物流资源、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近些年,我国一些省市、自治区盲目投资物流产业,造成物流产业效率低下。因此,本文通过从区域物流产业效率分析入手,进而对我国各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应从合理规划物流产业及运输体系等方面来入手提升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凤  王雨  
针对传统物流效率研究鲜有考虑低碳约束及分析外生变量影响问题,文章以2008—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物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数,运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评价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并分析低碳约束等外生环境变量对物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显著。总体来讲,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物流效率提高,即低碳约束对物流产业效率有一定正面影响;政府支持对物流产业效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则对物流产业效率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冬兰  董博  
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分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非参数数据包络法(DEA)中的径向效率测量方法(radial efficiency measure)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在1998-2005年期间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的技术效率和生产力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指定的研究期间,环境规制使得中国工业技术效率提高,但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三个地区之间受环境规制影响的差异较大,其中东部为环境规制所付出的成本最大,即东部为环境污染所付出的环境成本最高,这也是为何从九十年代开始,污染物从东部往中西部转移的原因;从受污染物影响的角度来看,因控制废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丽珍  谢晓敏  张庭婷  黄震  
基于2000—2013年间上海市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上海市工业能源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工业33个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资本要素与能源生产力正相关,而能源投入和碳排放量与能源生产力负相关,且上海市工业领域存在轻微的劳动力过剩情况;总体上,上海市工业领域在2000—2013年间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1,相对于生产前沿面来说,还有19%的改善空间;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水平整体较高,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技术无效率程度极高,生产点严重滞后于最优产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