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8)
2023(9516)
2022(7652)
2021(6621)
2020(5627)
2019(12358)
2018(12310)
2017(24945)
2016(13323)
2015(15213)
2014(15329)
2013(15689)
2012(14071)
2011(12234)
2010(12540)
2009(11883)
2008(11953)
2007(10904)
2006(9907)
2005(9176)
作者
(38760)
(32259)
(31917)
(30243)
(20369)
(15030)
(14505)
(12443)
(11931)
(11416)
(10860)
(10718)
(10391)
(10035)
(9751)
(9741)
(9642)
(9357)
(9320)
(9096)
(7964)
(7885)
(7735)
(7240)
(7208)
(7163)
(7115)
(7107)
(6374)
(6179)
学科
(71066)
(70934)
经济(70858)
(64849)
企业(64849)
管理(58343)
方法(29263)
业经(25274)
(23054)
(22287)
数学(22061)
数学方法(21980)
中国(18356)
(17048)
财务(17012)
财务管理(16999)
农业(16486)
企业财务(15886)
技术(15355)
环境(14818)
地方(14678)
(14403)
(14269)
(14093)
(12509)
(12037)
贸易(12031)
(11739)
(11086)
理论(10476)
机构
学院(207988)
大学(199566)
(94942)
经济(93395)
管理(86863)
理学(74330)
理学院(73665)
管理学(73028)
管理学院(72650)
研究(61942)
中国(51435)
(45023)
(41019)
财经(35887)
科学(34701)
(32361)
(31553)
(30984)
(30462)
经济学(28840)
中心(28159)
研究所(27040)
业大(26646)
经济学院(26318)
财经大学(26182)
北京(25787)
商学(25686)
商学院(25469)
(24962)
经济管理(24459)
基金
项目(129392)
科学(104840)
研究(98104)
基金(95577)
(80682)
国家(79958)
科学基金(71169)
社会(65926)
社会科(62801)
社会科学(62789)
(52224)
基金项目(51021)
自然(43829)
自然科(42778)
自然科学(42767)
教育(42686)
自然科学基金(42039)
(41781)
编号(38679)
资助(37753)
(31712)
(30277)
(30273)
成果(29126)
(28913)
重点(28508)
创新(27476)
国家社会(27383)
(26268)
课题(26190)
期刊
(109657)
经济(109657)
研究(60780)
管理(36329)
(35803)
中国(33227)
(29097)
科学(25054)
学报(22177)
技术(22143)
业经(21220)
(20439)
金融(20439)
农业(20426)
财经(17827)
大学(17799)
经济研究(17286)
学学(17231)
(15467)
问题(14931)
技术经济(13667)
商业(12687)
(12677)
教育(12125)
(12078)
现代(11335)
经济管理(10351)
统计(10160)
(10029)
财会(9986)
共检索到307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晶  蔡建峰  
以中国30个省市的物流业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运用IPCC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对2003~2011年各省市物流业的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引入碳排放Theil指数及区域分离系数,对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碳排放总量增长趋势明显,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增速均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省际差异变化不大,且呈现下降态势;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我国物流业碳排放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很小;在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际间碳排放差异最大,中部地区略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差异最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碳排放差异呈扩大趋势;最后,针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传统物流存在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缺陷,使之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鉴于此,物流信息化就成为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的必由之路,因此,对物流信息化的量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08-2018年面板数据,对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采用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物流信息化规模和物流信息化宏观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并运用多指标面板分层因子分析法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按东中西地区依次递减分布,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居中;第二,各个地区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基本吻合,而且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对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衡量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以往文献中使用的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更能反映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以期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晖  
本文构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我国2013-2021年30个省份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综合指数,并就其动态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业智慧化水平不断上升,但整体偏低;物流业智慧化水平的总体差异在波动中不断上升;东部差异偏大但变化平稳,中部差异较小且在下降,西部差异快速上升。东-中差异在波动中不断下降,东-西差异较大且继续扩大,中-西差异较小但快速上升;总体差异首先源自于三大区域之间,其次是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最后为超变密度。文章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物流业智慧化水平提升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朋林  刘晓宁  
现有的研究大多是探讨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联系,然而对于非期望产出对我国物流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可持续性的研究仍欠缺。因此,本文采用super-SBM-DEA模型评估我国物流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可持续性,研究了我国物流效率的时空变化及外生因素对于其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的物流业整体效率偏低,但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表明我国物流业效率在不断提升与改进。在空间上,物流业效率的排序是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从外在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物流资源利用率和区位优势对物流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丰富了物流效率评估的理论框架,进而从物流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物流区位等方面对物流业效率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美君  张祖荣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支农惠农政策,评价农业保险支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选取适当指标,运用超效率(SE-DEA)模型对我国2008-2017年农业保险支农效率进行综合测度,并从省域、四大板块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等视角对农业保险支农效率区域差异程度进行分解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整体支农效率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四大板块视角下,中部地区省际差异最小但存在扩大趋势,而东部地区省际差异最大但逐步减小;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下,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最大,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存在扩大趋势;多尺度视角下,区域内的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飞  胡江艳  孙启鹏  徐妍  尚震  柯浩楠  
运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静态和动态物流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结构、科技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六个维度出发,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发现:(1)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除河北、青海、宁夏外,其余省份尚有很大改善空间,同时,东部和东北部绩效远高于中西部,区域差异显著;(2)从动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除安徽、甘肃、青海外,其余省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中西部省份的改善幅度普遍低于东部和东北部省份;(3)能源结构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其余因素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飞  胡江艳  孙启鹏  徐妍  尚震  柯浩楠  
运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静态和动态物流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结构、科技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六个维度出发,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发现:(1)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除河北、青海、宁夏外,其余省份尚有很大改善空间,同时,东部和东北部绩效远高于中西部,区域差异显著;(2)从动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除安徽、甘肃、青海外,其余省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中西部省份的改善幅度普遍低于东部和东北部省份;(3)能源结构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其余因素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利  
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约束下,物流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已成为目前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生态容量不足和解决环境负荷严重等问题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研究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物流业生态效率,并基于空间Dubin模型探究其空间效应和驱动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明德  李红  
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是物流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物流业的信息化投入水平、信息化产出水平、信息化宏观发展水平3个维度选择14个物流业信息化影响因子,以我国中、东部省份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各省份的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广东、上海、北京、江苏位于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前列。最后提出提升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的参考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吉祥  刘晓  王铮  
在研究近16 a(199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碳排放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分解为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探讨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结果表明:①八大区域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东北、京津和东部沿海地区碳排放比重逐年下降,其它地区正好相反或维持不变;③经济发展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正影响,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有最强负影响;④人口规模效应对包含直辖市的区域碳排放有较大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效应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碳排放正效应弱于其它地区,能源强度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活跃地区的碳排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秀萍  宋敦江  
在对中国1995~2006年30个省(市、自治区)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对各省区人均碳排放的区域差别及其变化三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效率的提高对各省区碳排放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则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因素,而能源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贡献微弱,且在不同的省区作用的方向不同。因此,增强各地区的低碳发展能力,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东部地区的应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作为重点,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碳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皓  杨佳衡  呙娟  
文章以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为时点分界线,针对湖南省和湖北省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碳排放量应用LMDI分解和SDA分解方法,综合分析湘鄂两省碳排放历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两型社会建设后,湖南比湖北具有更突出的减排效率,但整体而言湖北碳排放相对稳定;来源端方面,两型社会战略实施后,两省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拉动来自非化石燃料;生产端方面,两省碳排放路径较为类似,主要区别体现在能源效率上;需求端方面,诱发碳排放变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中间投入结构,特别是最终需求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锋  徐喜辉  龙如银  韩宇  
在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运用Theil系数等方法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Theil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呈现区域差异性,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导致区域内差异的主要原因;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东部地区差异最大、中部最小,人均碳排放西部地区差异最大、东部最小,碳排放强度中部地区差异最大、东部最小;基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碳排放差异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运用聚类分析将全国各省碳排放现状分为优、良、中、差四大类。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转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节能减排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亚萍  王凯  
为厘清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选取2001—2019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环境规制为解释变量,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两种,设定旅游业碳排放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城市化和技术水平为阈值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讨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阈值作用及其在东、中、西各地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全国及西部范围内,以城市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费用型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单个阈值,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以技术水平作为阈值变量时,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双重阈值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在技术水平作用下对旅游业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茜  
文章利用统计年鉴的资料和物流业基尼系数,从三种运输方式货运能力入手,分析我国物流业运输方式区域布局的现状,有助于全面掌握三种运输方式区域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