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0)
- 2023(17204)
- 2022(14733)
- 2021(13536)
- 2020(11570)
- 2019(26105)
- 2018(26027)
- 2017(50223)
- 2016(27526)
- 2015(30841)
- 2014(30523)
- 2013(30608)
- 2012(27911)
- 2011(24953)
- 2010(24903)
- 2009(23317)
- 2008(23171)
- 2007(20673)
- 2006(18468)
- 2005(16384)
- 学科
- 济(115409)
- 经济(115276)
- 业(100119)
- 管理(90428)
- 企(87210)
- 企业(87210)
- 方法(53401)
- 数学(43674)
- 数学方法(43271)
- 农(35827)
- 财(33554)
- 业经(33358)
- 中国(30164)
- 农业(24853)
- 务(23577)
- 技术(23569)
- 财务(23490)
- 财务管理(23463)
- 制(22416)
- 学(22227)
- 企业财务(22157)
- 地方(21938)
- 贸(21807)
- 贸易(21797)
- 易(21212)
- 理论(19800)
- 和(19722)
- 划(18155)
- 环境(17674)
- 银(17063)
- 机构
- 学院(405416)
- 大学(402205)
- 济(163141)
- 管理(161865)
- 经济(159889)
- 理学(140094)
- 理学院(138572)
- 管理学(136411)
- 管理学院(135687)
- 研究(132657)
- 中国(99589)
- 京(85984)
- 科学(84603)
- 农(75408)
- 财(74534)
- 所(68212)
- 业大(65580)
- 研究所(62211)
- 财经(60315)
- 农业(59853)
- 中心(59484)
- 江(59430)
- 经(54818)
- 北京(53972)
- 范(49844)
- 师范(49260)
- 经济学(48402)
- 州(47970)
- 院(47475)
- 财经大学(44709)
- 基金
- 项目(273998)
- 科学(214357)
- 基金(198276)
- 研究(195616)
- 家(174850)
- 国家(173362)
- 科学基金(148154)
- 社会(123278)
- 社会科(116909)
- 社会科学(116875)
- 省(108182)
- 基金项目(106038)
- 自然(98234)
- 自然科(95934)
- 自然科学(95905)
- 自然科学基金(94223)
- 划(90640)
- 教育(88557)
- 资助(81101)
- 编号(78690)
- 成果(61943)
- 重点(61316)
- 部(59445)
- 创(58908)
- 发(58906)
- 创新(54548)
- 课题(53830)
- 科研(52720)
- 业(52649)
- 计划(50660)
- 期刊
- 济(179227)
- 经济(179227)
- 研究(115564)
- 中国(71215)
- 农(68890)
- 学报(68358)
- 科学(61608)
- 管理(61578)
- 财(57287)
- 大学(50755)
- 学学(48412)
- 农业(47682)
- 教育(37907)
- 技术(37377)
- 融(33419)
- 金融(33419)
- 业经(31920)
- 财经(29655)
- 经济研究(28217)
- 业(26553)
- 经(25421)
- 问题(24136)
- 技术经济(22259)
- 科技(21003)
- 商业(19522)
- 版(19141)
- 现代(19100)
- 理论(18724)
- 贸(18271)
- 图书(17837)
共检索到586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月娜
物流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是推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效率与生产率理论为分析架构,以中国区域物流省域为对象,以1991-2013年数据,构建了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的SBM超效率—DEA的物流业技术效率测度模型。实证表明我国各地区物流技术效率呈从东向西递减态势,地区间的效率有一定差距。进一步构建物流业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度模型,认为东部TFP增长、技术进步和效率均好于中西部,区域间物流技术和效率存在差异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中西部物流业"后发优势",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东亚 刘宏伟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已经被看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基础,同时,快速发展中物流企业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选择80家物流上市公司2013—2017年财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物流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物流企业整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是80家企业5年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与效率值为1的最优情况相对仍然偏低。从不同区域分析,东部地区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优于西部地区,且比中部地区略高,这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物流存在一定的"塌陷现象",应注意物流投资规模;从不同类型企业分析,不同类型企业技术效率值不同,但平均技术效率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管理者应持续关注市场开发;从影响技术效率值的因素分析,高管人数、所有者权益均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产和管理费用目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过度投入会阻碍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的智力支持,通过资产重组降低负债比例,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减少管理费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林榜
我国上市物流企业总体技术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企业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年龄和第一大股东性质对企业技术效率无显著影响。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还存在差距,影响了物流业的整体效率,因此应改善规模效率较低的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上市物流企业应提高股份集中度和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以提高物流业综合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余泳泽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托宾模型,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物流业地区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物流综合技术效率不高;区域物流效率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东部地区物流效率较中西部地区略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区域市场化程度以及港口物流在区域物流中的重要性是影响区域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应着力强化各省、市、自治区物流市场化程度,建设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提升区域物流技术投入与应用效率,提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合理布局物流产业,防止地区条块分割,促使物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投资转变,强调区域物流的有序竞争;加快港口物流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斌 程晓静
物流业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广东省大力发展物流业,将其视作推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DEA分析法,以广东辖区内21个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2015年物流业的面板数据对物流效率进行总体评价,并试图找出物流效率在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及山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物流综合效率水平不高,资源存在浪费。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效率指标差距较大,其中珠三角地区物流效率水平比较高,西翼效率水平一般,东翼及山区效率水平较低。文章最后对导致效率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效率表现的不足提供相
关键词:
物流效率 效率评价 区域差异 DEA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赞 姚西龙
本文主要利用聚类分析和两阶段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状况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无论对于能源效率较高的地区还是能源效率较低的地区,这种影响相对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并未产生理论上所预期的带动作用;我国物流业与第二产业的联动发展水平较低,物流服务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对物流产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能源效率的提升,这种影响效果在逐渐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岩 田强
各地因资源禀赋不同造成物流业发展差距,对物流业效率作评价研究能为促进物流业均衡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BCC模型测度2016年全国31个省市的物流效率,在对效率结果作聚类分析后发现物流效率较高的前两类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借助相关性分析发现对外开放程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教育水平与纯技术效率密切相关,而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业总额、物流业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量、物流网络里程与规模效率密切相关。最后为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均衡高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利
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约束下,物流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已成为目前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生态容量不足和解决环境负荷严重等问题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研究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物流业生态效率,并基于空间Dubin模型探究其空间效应和驱动因素。
关键词:
物流业 生态效率 空间效应 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瑞 胡彦勇 郄晓彤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分析了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流业的能源生态效率,并构建PVAR模型考察能源生态效率与其影响因素地区经济水平、政府投入、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9年中国物流业能源生态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明显,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中高效率水平。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可知,物流业能源生态效率具有驱动惯性,前期发展水平会对后期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地区经济水平和政府投入对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就长期而言起正向推动作用,而城镇化进程对能源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需要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刚 孙立成 程发新 郭本海
物流业是高能耗及高排放行业,其节能减排需引起高度重视。将能源投入与污染物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测度了2006~2013年间中国29个省份物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和潜力,并对重点地区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都较低,年均分别为0.53与0.66。西部节能效率最低,中部减排效率最低,东部的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均最高。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对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有正面影响,工业化程度、国有率则有负面影响。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曲线,实现物流业增长与环境绩效改善的双赢发展极具挑战性。
关键词:
物流业 节能减排效率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煜 骆温平
为了研究我国环境规制对于物流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05-2011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各省市物流效率进行了测量,分析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T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于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物流效率存在倒U型的函数关系;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和物流效率存在一次线性关系;而沿海地区环境规制对物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各地区政府差异性地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物流效率 DEA-Tobit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蔓利
为了探讨物流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以物流业43家上市公司2009-2011年会计年报数据为样本,对物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企业规模、非债务税盾、实际利率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流动性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资产担保价值、股权集中度与资本结构关系不明显。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及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物流业上市公司发展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永建 王勇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的检验方法,对东中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的因果关系以及贡献率大小,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
文章利用DEA模型测度了中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考察了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在2008和2009年出现了下降,市场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而人力资本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负的影响。
关键词:
DEA 全要素能源效率 物流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爱国
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计算了中国近十年来的物流效率指标,对影响物流业效率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明了物流业效率与物流水平的关系、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效率的关系,进而提出发展中国物流业、提高物流业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物流业效率 物流业发展水平 物流管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