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7)
2023(16187)
2022(13870)
2021(12644)
2020(10731)
2019(24557)
2018(24334)
2017(47567)
2016(25659)
2015(28949)
2014(28622)
2013(28664)
2012(25931)
2011(23217)
2010(23293)
2009(21842)
2008(21690)
2007(19152)
2006(17201)
2005(15276)
作者
(75631)
(62590)
(62483)
(59377)
(39661)
(30022)
(28263)
(24539)
(23588)
(22317)
(21283)
(21239)
(19809)
(19803)
(19161)
(19104)
(18664)
(18591)
(17970)
(17892)
(15551)
(15298)
(14968)
(14206)
(13967)
(13900)
(13850)
(13843)
(12547)
(12273)
学科
(111142)
经济(111017)
(95396)
管理(87365)
(83837)
企业(83837)
方法(51695)
数学(42218)
数学方法(41822)
(34090)
业经(32595)
(32120)
中国(28579)
农业(23523)
(22753)
财务(22670)
财务管理(22644)
企业财务(21358)
(21209)
地方(20814)
技术(20800)
(20271)
(19909)
环境(19880)
(19753)
贸易(19743)
(19182)
理论(19088)
(18728)
(16578)
机构
学院(379184)
大学(375660)
(155310)
管理(155023)
经济(152196)
理学(134314)
理学院(132887)
管理学(130923)
管理学院(130245)
研究(120192)
中国(91330)
(79884)
科学(74446)
(72196)
(62433)
(59717)
财经(58502)
业大(56975)
(55061)
研究所(54274)
中心(54078)
(53109)
北京(50163)
农业(49035)
(47218)
师范(46829)
经济学(46389)
(44414)
(43624)
财经大学(43377)
基金
项目(255169)
科学(202298)
研究(186496)
基金(186484)
(161588)
国家(160225)
科学基金(139372)
社会(119358)
社会科(113359)
社会科学(113327)
基金项目(100200)
(100166)
自然(90771)
自然科(88618)
自然科学(88598)
自然科学基金(87040)
教育(84087)
(83120)
资助(75736)
编号(75383)
成果(59243)
重点(56326)
(56023)
(54621)
(54586)
课题(50995)
创新(50392)
国家社会(48989)
科研(48392)
教育部(48002)
期刊
(171779)
经济(171779)
研究(110202)
中国(63791)
管理(58900)
(56674)
学报(56100)
(54957)
科学(53379)
大学(42626)
学学(40491)
农业(39659)
教育(34319)
技术(34108)
(31238)
金融(31238)
业经(31001)
财经(28374)
经济研究(26705)
(24304)
问题(23218)
(22148)
技术经济(20570)
现代(18686)
商业(18592)
科技(18248)
理论(18068)
资源(17143)
(16892)
图书(16745)
共检索到544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利  
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约束下,物流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已成为目前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生态容量不足和解决环境负荷严重等问题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研究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物流业生态效率,并基于空间Dubin模型探究其空间效应和驱动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勇  
物流业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产业基础,在资源交换和贸易流通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和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破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本文在静态层面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在动态层面结合Malmquist指数,评估了2008-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生态效率。此外,利用SDM模型对物流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空间效应分解。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物流生态效率高于上游地区;技术变革的正面效应更强,物流生态效率的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驱动;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对物流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和物流能源强度则有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飞  胡江艳  孙启鹏  徐妍  尚震  柯浩楠  
运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静态和动态物流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结构、科技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六个维度出发,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发现:(1)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除河北、青海、宁夏外,其余省份尚有很大改善空间,同时,东部和东北部绩效远高于中西部,区域差异显著;(2)从动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除安徽、甘肃、青海外,其余省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中西部省份的改善幅度普遍低于东部和东北部省份;(3)能源结构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其余因素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飞  胡江艳  孙启鹏  徐妍  尚震  柯浩楠  
运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静态和动态物流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结构、科技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六个维度出发,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发现:(1)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除河北、青海、宁夏外,其余省份尚有很大改善空间,同时,东部和东北部绩效远高于中西部,区域差异显著;(2)从动态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绩效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除安徽、甘肃、青海外,其余省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中西部省份的改善幅度普遍低于东部和东北部省份;(3)能源结构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其余因素对物流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张鑫和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ESDA方法探索物流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要素中,科技进步对物流业发展推动最强,但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各要素中,对外开放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础建设的溢出效应为负,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张鑫和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ESDA方法探索物流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要素中,科技进步对物流业发展推动最强,但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各要素中,对外开放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础建设的溢出效应为负,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张鑫和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ESDA方法探索物流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要素中,科技进步对物流业发展推动最强,但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各要素中,对外开放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础建设的溢出效应为负,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云  黄杰  
基于1997—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窗口DEA模型测度各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利用社会网络和模体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并通过二次指派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上海、天津、重庆等地在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对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块模型分析显示,四大板块的农业生态效率互动紧密,全国联动效应显著;模体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中非均衡关联关系大量存在;QAP回归结果表明,相似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市场化程度和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地理相邻对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瑞  胡彦勇  郄晓彤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分析了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流业的能源生态效率,并构建PVAR模型考察能源生态效率与其影响因素地区经济水平、政府投入、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9年中国物流业能源生态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明显,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中高效率水平。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可知,物流业能源生态效率具有驱动惯性,前期发展水平会对后期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地区经济水平和政府投入对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就长期而言起正向推动作用,而城镇化进程对能源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需要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占海  梁工谦  
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通过决策单元将物流业专业化投资程度分为总投资效率、投资技术效率和累积规模效应,并按照市场规模、投入程度以及政策推进,进行物流业专业化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解析。结果证实:物流业专业化投资以规模化增长为主,其专业化投资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集中投入绩效上呈现出对于基期的改善条件特征,市场竞争规模效应、投资效率规模增长都有效促进物流业专业化投资效率改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小兰   朱颖  
研究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对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完成物流业“双碳”目标具有政策理论指导意义。基于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据,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持续改善过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非均衡性,超变密度是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是物流运输强度、运输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等多个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缩小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超变密度贡献率,利用各驱动因子间的协同驱动效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政策,实现从资源优先到效率优先的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小兰   朱颖  
研究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对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完成物流业“双碳”目标具有政策理论指导意义。基于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据,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持续改善过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非均衡性,超变密度是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是物流运输强度、运输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等多个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缩小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超变密度贡献率,利用各驱动因子间的协同驱动效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政策,实现从资源优先到效率优先的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月娜  
物流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是推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效率与生产率理论为分析架构,以中国区域物流省域为对象,以1991-2013年数据,构建了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的SBM超效率—DEA的物流业技术效率测度模型。实证表明我国各地区物流技术效率呈从东向西递减态势,地区间的效率有一定差距。进一步构建物流业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度模型,认为东部TFP增长、技术进步和效率均好于中西部,区域间物流技术和效率存在差异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中西部物流业"后发优势",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东亚  刘宏伟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已经被看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基础,同时,快速发展中物流企业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选择80家物流上市公司2013—2017年财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物流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物流企业整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是80家企业5年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与效率值为1的最优情况相对仍然偏低。从不同区域分析,东部地区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优于西部地区,且比中部地区略高,这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物流存在一定的"塌陷现象",应注意物流投资规模;从不同类型企业分析,不同类型企业技术效率值不同,但平均技术效率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管理者应持续关注市场开发;从影响技术效率值的因素分析,高管人数、所有者权益均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产和管理费用目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过度投入会阻碍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的智力支持,通过资产重组降低负债比例,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减少管理费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岳海珺  郝云飞  刘文斐  
研究目标:揭示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方法:构建MinDS模型测算2004~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借助地理探测器考察生态效率时空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区域间差异是生态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中上游地区内部生态效率的绝对差异呈扩大态势,流域整体及三大地区均存在右拖尾和极化现象;从内源性因素看,经济发展差异是生态效率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交互组合是关键性驱动因素;从外源性因素看,人口密度差异对流域整体及中上游地区的驱动作用较高,外在因素协同作用增强了对生态效率时空演进的解释力。研究创新:基于城市视角考察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规律,并从内源和外源两个层面揭示其成因。研究价值: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协同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