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5)
- 2023(15178)
- 2022(12483)
- 2021(11324)
- 2020(9407)
- 2019(20930)
- 2018(20652)
- 2017(39838)
- 2016(21435)
- 2015(23978)
- 2014(23602)
- 2013(23766)
- 2012(21784)
- 2011(19523)
- 2010(19882)
- 2009(18685)
- 2008(18759)
- 2007(16950)
- 2006(15368)
- 2005(14159)
- 学科
- 济(100974)
- 经济(100858)
- 业(86517)
- 企(75295)
- 企业(75295)
- 管理(73519)
- 方法(39500)
- 农(32348)
- 业经(31384)
- 数学(31189)
- 数学方法(31013)
- 中国(30069)
- 财(29457)
- 地方(23127)
- 农业(22711)
- 制(20774)
- 务(20353)
- 财务(20310)
- 财务管理(20285)
- 贸(19711)
- 贸易(19695)
- 技术(19397)
- 易(19154)
- 企业财务(19102)
- 银(16722)
- 银行(16677)
- 和(16657)
- 行(16181)
- 学(15888)
- 策(15875)
- 机构
- 学院(320821)
- 大学(313875)
- 济(138828)
- 经济(136363)
- 管理(124943)
- 研究(108577)
- 理学(106842)
- 理学院(105695)
- 管理学(104358)
- 管理学院(103765)
- 中国(85718)
- 京(66373)
- 科学(65726)
- 财(65668)
- 农(60215)
- 所(55950)
- 财经(51818)
- 研究所(50442)
- 江(49459)
- 中心(48910)
- 业大(48440)
- 农业(47452)
- 经(47048)
- 经济学(42268)
- 北京(42017)
- 州(39193)
- 院(38892)
- 范(38686)
- 经济学院(38453)
- 师范(38203)
- 基金
- 项目(206770)
- 科学(163798)
- 基金(150960)
- 研究(148353)
- 家(132681)
- 国家(131458)
- 科学基金(112860)
- 社会(97297)
- 社会科(92466)
- 社会科学(92445)
- 省(82257)
- 基金项目(80337)
- 自然(72757)
- 自然科(71072)
- 自然科学(71052)
- 自然科学基金(69832)
- 划(68488)
- 教育(65802)
- 资助(60407)
- 编号(57575)
- 发(49819)
- 重点(46698)
- 创(45861)
- 部(45135)
- 成果(44928)
- 业(44688)
- 创新(42154)
- 国家社会(40513)
- 课题(40369)
- 发展(39619)
- 期刊
- 济(159915)
- 经济(159915)
- 研究(95587)
- 中国(61896)
- 农(55776)
- 财(50984)
- 管理(50355)
- 学报(49399)
- 科学(47122)
- 农业(38024)
- 大学(37226)
- 学学(35753)
- 融(33534)
- 金融(33534)
- 业经(29586)
- 技术(29417)
- 教育(26105)
- 财经(26050)
- 经济研究(25821)
- 经(22473)
- 业(22023)
- 问题(21784)
- 技术经济(17898)
- 贸(17635)
- 商业(17510)
- 现代(15841)
- 国际(15306)
- 世界(15107)
- 科技(14917)
- 经济管理(14447)
共检索到487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恒 杨博 单英骥 师晓玲
为明确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动能转换特征、影响效应与转型方向,文章选取LMDI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分析物流业发展的动能转换过程及其影响效应,判断了物流业转型发展方向。结果发现: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动能转换过程,即存在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资驱动的相互转换,具体特征表现为集约型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共存的"双重属性"矛盾,且中部地区矛盾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尽管该特征对物流业发展的抑制效应处于缩减态势,但总体的抑制效应仍具有长期性。分区域来看,对东部、西部地区兼具长期和短期的双重抑制效应,而对中部地区仅存在短期抑制效应。因此,降低物流业发展的"双重属性"矛盾是物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鸣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物流产业的复合型特征,具体体现为各种物流服务方式的融合、与服务对象的融合、管理与政策的融合。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创新服务的追求,物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集成物流活动、整合物流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实现资本增值四个方面,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提出,为加快物流业发展,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技术应用问题;二是物流活动相关设施功能提升与服务企业模式转型问题;三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物流产业发展的定位问题;四是与前面三者相匹配的政策与产业发展环境问题。
关键词:
物流业 复合型 实质 作用 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翁心刚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物流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正在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但物流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对物流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范围界定上也存在着随意性。有鉴于此,我们应从物流的原点出发,正确认识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与货主企业的物流服务,明晰现代物流、物流业等概念,厘清货主企业自建物流与企业物流外包的关系,以及第三方物流(3PL)业与物流业的关系,准确把握物流业的服务属性、系统属性、现代属性等本质特征,顺应复杂经济时代市场物流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创新物流服务,打造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系统,积极推动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特点和要求的物流业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翁心刚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物流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正在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但物流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对物流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范围界定上也存在着随意性。有鉴于此,我们应从物流的原点出发,正确认识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与货主企业的物流服务,明晰现代物流、物流业等概念,厘清货主企业自建物流与企业物流外包的关系,以及第三方物流(3PL)业与物流业的关系,准确把握物流业的服务属性、系统属性、现代属性等本质特征,顺应复杂经济时代市场物流需求的变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勐珺 王应明 叶菲菲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省域数据,建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系数标准差测算指标权重,运用证据推理测度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揭示空间分布特征及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非均衡性和稳定性;我国物流业于2019年步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阶段。旨在为推动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世平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在物流的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相适应。本文就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特征、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物流业 特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司铖
介绍了物流装备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历史背景,从双方互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把我国物流装备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历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探索了经济学视角、管理学视角和生态学视角下的融合发展动因。着重分析了物流行业与物流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特征,并且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推动两行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为选择二者未来发展方向、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物流装备 物流业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当前,我国物流业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而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当前我国物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在物流领域加强供给侧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物流有效供给、提高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益,是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企业主体结构性矛盾、运输能力结构性矛盾、仓储能力结构性矛盾、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产品服务结构性矛盾、供应链结构性矛盾,以及限制物流有效供给的一系列政策问题,如税收政策不合理、通行政策约束大、简政放权仍有空间等,为更好地推进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国民经济对物流业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物流业 新动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磊 安烨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旧动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发展效率和质量,可转换为"新动能"。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融资效率对于现代物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7年我国现代物流业的6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法分离出影响融资投入变量的环境因素,对现代物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物流业的融资效率参差不齐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剔除环境变量并调整投入值后测度得到第三阶段融资效率值,更能准确反映现代物流业的融资效率。SFA回归结果显示管理因素对投入冗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环境变量公司设立年限与筹资活动股东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环境变量市盈率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接近效率前沿面,规模效率对我国现代物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制约作用比较突出。现代物流业影响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现代物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对于现代物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应从政府为物流业企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物流业上市公司有效提升融资效率两方面,提高现代物流业融资效率。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现代物流业 融资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晓松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波 边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从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产业。2009年,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物流业等十个产业被国务院列入"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对于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飞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了"物流"的概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茂林 刘秉镰
引入相似关联度来代替绝对关联度,与相对关联度进行耦合,构建改进灰色综合关联度,试图兼顾各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各序列相对于始点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并扩大了传统灰色综合关联度的适用范围,以此来测定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子,认为其主要包括货运量、固定资产投资等。
关键词:
物流业 关键因子 改进灰色综合关联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贵平 苏钰杰
税收政策是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最重要的政策杠杆,是物流企业最为关心的政策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与企业竞争力,对于我国物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我国物流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在税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营业税重复纳税现象、税负不均、所得税统一纳税约束条件过高、增值税抵扣问题等。税收制度与现行税收政策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应在借鉴世界各国税制与物流税收政策成功经验基础上,从税制和税收政策两方面入手,调整营业税税目及适用税率,制定政策鼓励物流企业规模化发...
关键词:
物流业 税收政策 流转税 所得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铭槿 李永友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准确研判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后者既是紧平衡约束下助力新动力生长的公共政策选择依据,也是新阶段谋划新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党和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通过构造三维一体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及其阶段特征进行评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地区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做出识别。研究得出:第一,新动能与旧动能总体呈现此长彼消关系,新旧动能转换进程逐步加快,2001年至2005年,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非常明显,2006年至2019年,新动能的相对优势逐渐凸显;第二,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在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动能生长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三,新旧动能转换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省市之间,新动能生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第四,新动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旧动能虽然在初期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但长期却阻碍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省际差异 空间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