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2)
2023(15292)
2022(12819)
2021(11670)
2020(9971)
2019(22814)
2018(22554)
2017(44261)
2016(23843)
2015(27326)
2014(27745)
2013(28032)
2012(26242)
2011(23802)
2010(24660)
2009(23611)
2008(23762)
2007(21678)
2006(19688)
2005(18348)
作者
(72208)
(60400)
(60038)
(57199)
(38632)
(28676)
(27474)
(23438)
(22629)
(21779)
(20544)
(19882)
(19509)
(19292)
(18889)
(18458)
(17884)
(17882)
(17453)
(17396)
(15355)
(15038)
(14709)
(13778)
(13623)
(13482)
(13449)
(13426)
(12147)
(11988)
学科
(129430)
经济(129293)
(90248)
管理(80746)
(78674)
企业(78674)
方法(48962)
数学(39628)
数学方法(39380)
(34690)
中国(34114)
业经(33894)
(32632)
地方(29262)
(24330)
农业(23951)
(21954)
财务(21904)
财务管理(21860)
(21685)
贸易(21670)
(20957)
(20774)
企业财务(20569)
技术(20138)
(19974)
(19137)
银行(19104)
(18464)
(18304)
机构
学院(367533)
大学(362774)
(166101)
经济(162854)
管理(141159)
研究(126598)
理学(119303)
理学院(117974)
管理学(116418)
管理学院(115724)
中国(99827)
(77600)
(77200)
科学(73311)
(65591)
(60966)
财经(60652)
研究所(58446)
(57842)
中心(56644)
(54653)
经济学(51343)
北京(49857)
业大(49758)
农业(47590)
经济学院(46112)
(46047)
(45911)
师范(45521)
(44434)
基金
项目(222523)
科学(175513)
研究(165867)
基金(160339)
(137470)
国家(136187)
科学基金(117058)
社会(107299)
社会科(101751)
社会科学(101725)
(88198)
基金项目(84422)
教育(74693)
自然(72681)
(72595)
自然科(70924)
自然科学(70901)
自然科学基金(69681)
编号(66991)
资助(65903)
成果(54761)
(53308)
重点(49849)
(49637)
(48219)
课题(46663)
(44445)
创新(44440)
国家社会(43850)
发展(43791)
期刊
(200806)
经济(200806)
研究(116008)
中国(73979)
(62340)
管理(57309)
(57207)
学报(50046)
科学(48817)
(39213)
金融(39213)
农业(38530)
大学(38221)
学学(36166)
技术(35724)
教育(33599)
业经(33169)
经济研究(32135)
财经(31557)
(27345)
问题(26392)
技术经济(22399)
(22226)
(21668)
商业(19492)
世界(19163)
国际(18762)
统计(18167)
现代(18059)
理论(17240)
共检索到577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兴祖  李伯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凤峻  
该文利用资源产业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总量的的贡献,纠正了以往研究中与国民生产总值(GDP)对比,可能夸大自然资源贡献的错误。又利用资源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的大小,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从总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定量的探讨研究了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最近15年来,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在30%左右,对增量的贡献虽然还没有准确结果,但提供的方法相信是可以利用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与真实储蓄(GS)定量地评估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资源价值货币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991~1993年内蒙古经济发展不可持续,1993~2003年则是可持续的;同时,资源、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环境损耗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13%~28.03%、2.85%~11.33%和16.09%~39.36%;GDP比GGDP每年高估产出141.57~528.65亿元;可持续性特征将会随着资源环境因子覆盖面增大而变弱,甚至消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昌兴  
本文基于浙江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采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该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这11个城市可以被分成四类,大体呈东高西低的地域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柏青  卢珍珍  李丹  
本文基于哈肯模型及我国1996-2011年29个省市的物流业、第三产业和我国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 8.0软件的实际操作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通过对物流业、第三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进行两两检验分析以及对序参量的检验,研究了物流业发展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系统的序参量,并与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较高的协同性,物流业的发展能较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云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等数量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闫葳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利用实证手段深入分析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全国以及分区域角度分别对此进行了研究,选取上海、河南以及重庆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姚愉芳  
1990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起伏较大,尤其是1997、1998年分别降到0.5、0.36,1999年电力需求有所恢复。根据对1990年~2000年影响全国用电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经济增长与电力发展关系的定量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电耗系数的大幅下降引起短期内电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突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胡枫  张少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房吉  沈正平  
江苏沿海经济带既是我国发达沿海中的“断裂带”,也是发达江苏省中的欠发达地区。文章首先构建用来定量分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05年这一经济带中17个样本(县、县级市、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得出各样本的得分;然后,以所有样本的3个公因子与各自贡献率之积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其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并相应作出评价;最后,将江苏沿海经济带与沿江开发地区作了扼要对比。主要结论有:江苏沿海经济带内绝大多数县(县级市、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并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东明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发现网上零售交易规模的边际社会物流需求大于零并且呈现递减规律,网上零售市场发展可促进高效率物流对低效率物流的替代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钱明霞  
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客观科学地评价1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采用SPSS for Window 10.0统计软件包对16个城市的2003年以上指标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16个城市的得分与排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小建,乔家君  
通过对全国 1 5个省份 1 9个县 (市 )近万户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 :居民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居民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在城乡间、县际间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为城市高于农村。不同县域居民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子的认识有很强的一致性。区域发展研究中 ,应当关注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