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4)
- 2023(16513)
- 2022(13813)
- 2021(12828)
- 2020(11311)
- 2019(25925)
- 2018(25842)
- 2017(50141)
- 2016(26972)
- 2015(30637)
- 2014(30364)
- 2013(30149)
- 2012(27756)
- 2011(24734)
- 2010(24711)
- 2009(23448)
- 2008(23487)
- 2007(21274)
- 2006(18779)
- 2005(16988)
- 学科
- 济(118687)
- 经济(118556)
- 业(98284)
- 管理(89730)
- 企(85331)
- 企业(85331)
- 方法(55015)
- 数学(45536)
- 数学方法(44997)
- 农(36779)
- 财(35784)
- 业经(33715)
- 中国(30132)
- 务(25166)
- 农业(25112)
- 财务(25092)
- 财务管理(25046)
- 地方(24747)
- 制(23963)
- 企业财务(23687)
- 贸(21885)
- 贸易(21867)
- 易(21223)
- 技术(20851)
- 和(20151)
- 学(20108)
- 理论(19574)
- 划(17875)
- 银(17517)
- 银行(17484)
- 机构
- 学院(392676)
- 大学(388404)
- 济(162156)
- 经济(158837)
- 管理(158689)
- 理学(135602)
- 理学院(134190)
- 管理学(132002)
- 管理学院(131254)
- 研究(124257)
- 中国(98499)
- 京(82272)
- 财(77564)
- 科学(76073)
- 农(65848)
- 所(62224)
- 财经(61410)
- 江(60634)
- 中心(60130)
- 业大(57505)
- 研究所(55937)
- 经(55459)
- 农业(51544)
- 北京(51474)
- 经济学(48642)
- 州(48527)
- 范(48187)
- 师范(47717)
- 财经大学(45129)
- 院(44777)
- 基金
- 项目(257215)
- 科学(203341)
- 研究(187340)
- 基金(187148)
- 家(162159)
- 国家(160785)
- 科学基金(139822)
- 社会(119123)
- 社会科(113006)
- 社会科学(112975)
- 省(102294)
- 基金项目(99818)
- 自然(91325)
- 自然科(89212)
- 自然科学(89186)
- 自然科学基金(87612)
- 教育(85076)
- 划(84665)
- 编号(76867)
- 资助(76459)
- 成果(61234)
- 重点(57212)
- 部(56264)
- 发(55545)
- 创(54991)
- 课题(51411)
- 创新(50882)
- 科研(49617)
- 国家社会(48967)
- 业(48306)
- 期刊
- 济(181010)
- 经济(181010)
- 研究(110364)
- 中国(72380)
- 财(63099)
- 管理(60488)
- 农(59640)
- 学报(57068)
- 科学(53709)
- 大学(43363)
- 学学(40839)
- 农业(40637)
- 技术(37918)
- 融(36433)
- 金融(36433)
- 教育(32771)
- 业经(32071)
- 财经(30282)
- 经济研究(27847)
- 经(26017)
- 问题(24804)
- 业(23929)
- 技术经济(21681)
- 图书(20964)
- 统计(20669)
- 理论(20001)
- 贸(19426)
- 策(19023)
- 商业(18847)
- 现代(18603)
共检索到585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倩琳 孙秋碧
物流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物流业与信息业关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本文分别选取了代表物流业与信息业的八个衡量指标,基于2003—2012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两者的关联度和协调度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而言,两者的关联度处于较强关联以上水平,但耦合协调度不高;八大经济区信息业和物流业发展所受的约束因素有所区别;八大综合经济区信息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协调度有时空变化差异。
关键词:
信息业 物流业 灰色关联 协调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铭雨 刘基伟 李群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测算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数。研究发现:全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大幅上升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0.840、0.809,较2011年分别上涨715.5%、235.7%。耦合协调度仅在2011年表现为轻度协调,2021年达到优质协调,说明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必须协同推进、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各地区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失调成因存在显著差异,广东省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带头作用,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产业转型压力较大。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表现出“辐射”效应,北京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负相关,出现“虹吸”效应,这导致京津冀区域耦合协调度差距拉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提出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强化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抢抓机会,转化“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攻关能源技术,助力重化工业地区加速能源体系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邢治国
利用我国2002-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居民可支配收入、商品房供应面积、土地价格三个影响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房价影响最大,商品房供应面积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土地价格对房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建筑业 商品房价格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勋平 刘思峰
文章运用DEA的CCR模型和"超效率"(Super-Efficiency)模型,根据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p2.1和DEA-Solver-LV两个软件对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海为代表的15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投入产出达到相对有效,以北京为代表16个省、市、自治区存在投入冗余,以内蒙古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投入不足,产出效率偏低。同时,在非DEA有效省、市、自治区,表现出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了相对效率,文章对此进行投影分析,
关键词:
物流产业 效率测度 DEA模型 投入产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群 孙咏 刘基伟
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发展是其内在要求。为此,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着眼现在未来作出“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问题。增碳发展和减碳发展是碳中和发展的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全国增碳发展和减碳发展的情况,并进行耦合协调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采用综合评价系统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我国31个省(区、市)2001—2020年增碳、减碳发展状况以及协调程度,发现:第一,全国呈现增碳发展缓慢、减碳发展迅速的趋势。相比2001年的指数结果,2020年20个省(区、市)的增碳发展综合评价系统指数有所增长,11个省(区、市)的指数有所降低,31个省(区、市)增速的平均值为4.00%;2020年29个省(区、市)的减碳发展综合评价系统指数有所增长,2个省(区、市)的指数有所降低,31个省(区、市)增速的平均值为38.38%。第二,从省际耦合协调度结果来看,2020年绝大多数省(区、市)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得到了提高,超过2/3的省(区、市)达到勉强协调及以上水平,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第三,从耦合协调度的关系特征来看,目前各省(区、市)发展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减碳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根据各省“中-中”“中-低”“高-低”等不同的增碳、减碳发展水平,勉强、初级、中级等不同的协调类型以及滞后特征,提出宣教、产业、科技等方面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增碳发展 减碳发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群 刘基伟
加强森林保护,保存现有森林资源,恢复森林生态,发展生态林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定2011年至2018年中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林业生态、林业保护和林业产出及效率三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林业三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判别发展滞后关系。结果表明:(1)从全国整体来看,林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稳定在0.3上下,增速较低;林业保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7年间增长了0.08,增幅28.3%,提升最为明显;林业产出及效率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提升了0.06,在2013、2014年以及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回落,整体呈现曲折增长态势。(2)全国平均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0.488上升到0.551,提升12.90%,全国从濒临失调迈入勉强协调。(3)从省际角度来看,湖南、辽宁、广东和陕西等4个省份各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高,均达到初步同步及以上;甘肃、北京等15个省份表现为轻度滞后;山西、河北等12个省份表现为一般滞后或严重滞后。针对31个省(区、市)林业三个系统发展水平、结构问题,提出加速生态林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打造科学完善的森林康养旅游等手段,以及加快科技型林业企业和林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对接机制的部署与落实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治国 陈俭 杜金华
在比较分析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可实证分析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业成本负担仍然较重,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效益较低;全国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同时,尽管较高的耦合度表明两者耦合关系与互动效应较好,且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所处的协调等级总体上呈现出由中度失调经过低度失调最终过渡到略微失调的向好变迁趋势,但全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仍未步入协调状态;分地区考察时发现,三个地区的物流业与地方国民经济耦合协调度所处的协调等级总体上呈现出中度、低度、略微失调三个阶段,但东部与中部地区较早地由中度失调转变为低度失调,且东部地区较早地由低度失调转变为略微失调,说明地区间物流业与地方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目前各地区物流业与地区国民经济仍为略微失调状态,东部地区的物流业对地方国民经济的边际促进效应存在下降趋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东阳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比较分析了商品房价格对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房价从低到高,消费弹性呈倒U型,政府应根据房价和经济发展程度制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和调控政策;低房价地区应将发展商业经济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放在首位,谨防房价下跌对区域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等房价地区需放缓房价上涨速度,延长高弹性持续时间;高房价地区必须严格控制房价增长,谨防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恺 罗丹
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手段。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分析方法,基于我国1998-2013年31个省(市)的经验数据,以平均教育年限(AEY)为衡量指标,对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进行分析,并对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条件β收敛的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总体存在σ收敛,并表现出明显的β绝对收敛特征;在控制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后,我国教育发展在2001-2007年表现出条件β收敛,说明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等动态变量均为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的重要变量;东、中、西部三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丹 刁承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类共30个具体评价指标作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30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采取promax斜交旋转,得出6个公因子作为评价我国31个省(市、区)的综合实力的综合变量。计算得出我国各省(市、区)的综合得分。将计算的各省区市的综合得分从大到小排列,确定等级及分值区间,根据分类结果划分为6类地区,得出第Ⅰ、Ⅱ、Ⅲ类地区全部为东部地区,其综合实力得分位居全国前6位,它们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和北京;而第Ⅵ类地区中除海南属于东部地区之外,其余省市区都属于西部地区,其综合实力得分位居全...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综合实力 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於少臣
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介入极大提高了物流运转效率,降低了物流出错率,同时以系统化的技术操作取代了体力劳动,促使物流业实现飞跃性发展。而在信息业发展过程中,物流业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有效扩展了信息业发展规模,为后续信息革新奠定了基础。在物流业和信息业的良性互动中,两个产业共同发展的力量势必能够超过各自发展的力量。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物流业与信息业的深度耦合发展,本文将探索我国物流业与信息业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深化路径。结果表明:在直接效应中,固定资本、产业结构、技术发展、人力资本数量、产业政策均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物流业和信息业耦合发展。在间接效应中,技术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周边地区物流业和信息业耦合发展。在总效应中,产业结构、技术发展、产业政策能够同时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物流业和信息业耦合发展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吕晓 张延辉
本文以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机制为基础,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中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和耦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7年人口结构系统与产业结构升级系统耦合度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为拮抗型和磨合型,呈现空间聚集性和梯度分布特征,拮抗型与低水平协调型地区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协调型和耦合型地区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关联度 耦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弓宪文 王勇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两业协调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模型,以全国31个省区2003-2013年间两业发展数据为样本,对其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演化看,我国两业耦合协调度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历了若干波动,总体呈现从低度耦合协调向中、高度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从空间分异看,我国各省区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指出,应从制造业、物流业、政府及外部环境着手,提升两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产业结构 空间分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吴冰
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物理学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分析对全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演变格局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二者阶段之间及内部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入境旅游流发展水平阶段增长率较区域经济阶段增长率快,且阶段发展水平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强;区域经济阶段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弱。(2)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耦合协调度阶段增长率均在20%以上,阶段标准差演变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在减小。(3)各省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庆 谢童伟
本文在测算2001-2008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31个省(市)农村平均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基础上,借鉴"经济收敛"方法分析农村教育省际差距及其收敛速度,同时评析2001年后实行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后,各省的农村教育水平和教育平等状况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省际差距趋于收敛;但在农村教育发展的省际差距减少的同时,教育公平的省际差距的收敛速度在下降";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产生的弊端转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平均教育年限 教育基尼系数 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普惠金融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分异研究——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数字物流、区域经济与碳环境治理耦合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分异——基于九省区市1993-2012年面板数据
我国现代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关联的实证研究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空间分异及耦合——基于皖江城市带46个评价单元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绿色发展视域下新技术群对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我国25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区域生态效率与旅游产业效率的耦合协调及时空分异——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考察样本
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基于省域视角及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
房地产税收弹性实证分析——基于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