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8)
- 2023(6692)
- 2022(5672)
- 2021(5189)
- 2020(4406)
- 2019(10160)
- 2018(10204)
- 2017(20588)
- 2016(11318)
- 2015(12866)
- 2014(12892)
- 2013(13058)
- 2012(12283)
- 2011(11421)
- 2010(11440)
- 2009(11304)
- 2008(11163)
- 2007(10032)
- 2006(9201)
- 2005(8693)
- 学科
- 济(46694)
- 经济(46608)
- 管理(37682)
- 业(33085)
- 企(27481)
- 企业(27481)
- 方法(20775)
- 数学(18782)
- 数学方法(18681)
- 制(16279)
- 财(15947)
- 中国(15346)
- 农(12127)
- 银(11142)
- 银行(11128)
- 行(10693)
- 贸(10656)
- 贸易(10646)
- 体(10519)
- 易(10473)
- 业经(10442)
- 融(9623)
- 金融(9621)
- 务(9138)
- 财务(9117)
- 财务管理(9092)
- 体制(9050)
- 企业财务(8609)
- 度(7651)
- 制度(7649)
- 机构
- 大学(170345)
- 学院(168118)
- 济(77695)
- 经济(76137)
- 管理(63188)
- 研究(56597)
- 理学(53222)
- 理学院(52715)
- 管理学(52111)
- 管理学院(51805)
- 中国(47673)
- 财(42094)
- 京(35328)
- 财经(32288)
- 科学(29264)
- 经(29165)
- 所(28215)
- 中心(25986)
- 经济学(25576)
- 江(25369)
- 研究所(24650)
- 财经大学(24073)
- 经济学院(23186)
- 北京(22884)
- 农(22504)
- 业大(20311)
- 州(19984)
- 院(19872)
- 范(19333)
- 师范(19184)
- 基金
- 项目(100409)
- 科学(79517)
- 研究(76047)
- 基金(74403)
- 家(63260)
- 国家(62798)
- 科学基金(53707)
- 社会(50703)
- 社会科(48244)
- 社会科学(48235)
- 基金项目(38454)
- 省(37503)
- 教育(35135)
- 自然(32026)
- 划(31734)
- 资助(31293)
- 自然科(31223)
- 自然科学(31214)
- 自然科学基金(30681)
- 编号(30344)
- 成果(26289)
- 制(25094)
- 部(24236)
- 重点(22635)
- 国家社会(21492)
- 课题(21461)
- 教育部(21363)
- 发(21035)
- 创(20906)
- 性(20647)
共检索到267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正兵
本文应用交叉谱分析方法对中国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四个价格指数和三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月环比增长率的领先或滞后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价格指数间既存在着上中下游的顺向价格传导机制,也存在着逆向倒逼机制,这意味着1999年以来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可能既有需求拉上因素,也包含着成本推进因素。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表面上滞后于物价变动率,但考虑到货币传导的时滞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惯性,货币供应量调整变动事实上"确认"了之前的物价变动。优化物价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各环节的价格监测以及加快市场化、结构性的价格改革是根本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价格传导 货币供给 交叉谱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湖
文章试从价格传导机制的一般规律出发,通过数据分析说明价格间的关系,以判断国家的经济状况,并据此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中国物价水平 变动 传导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珊珊
2010年以来,我国CPI走势屡创新高,一方面这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的粮食减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外巨额流动性投放以及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经济体内流动性充裕有关。本文以外汇储备变动为切入点,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和物价走势进行分析,考察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物价波动 外汇储备 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启智 高阳
物价问题成为当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研究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并有效地控制物价及通货膨胀。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物价指数的上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价指数不仅与当期的货币供给量有关系,还与前期的货币供给有关,而且物价指数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孟祥兰 雷茜
本文采用协整、向量误差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价水平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明显,在短期内,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方向不明显;短期内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促进效应,长期内货币非中性。此外,向量误差模型也表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和物价水平都受到自身滞后期的影响,经济发展具有长期且趋于稳定的特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义华
文章运用GARCH模型考察了货币供应自身变动,同时通过构建VEC模型,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依然较强;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之间从长期来看存在着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参差不齐;经济增长促进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抑制货币供应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自力
本文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对我国货币供应、经济成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我国条件下,货币数量说方程式是不能成立的从而阐明了近年来货币供应量增长而物价水平却相对稳定这一经济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林 朱孟楠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发展,货币已从单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转向同时满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要求,因而现实中货币就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主要流向。货币过多流向实体经济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而过多流向虚拟经济又可能推高资产价格。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从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角度,运用平滑过渡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1996年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即CPI上升机制和CPI下降机制),并且存在较强的非对称性;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会带来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且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面对物价变化,货币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立平
外汇储备规模巨大、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与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突出的现象。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根据货币数量论外汇储备增长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物价上涨。但从我国的数据来看,由于近几年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消除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投放增加的压力,CPI并未出现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而大幅持续上涨的趋势。因此外汇储备的增长只能是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物价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贞
中国货币供应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此次研究。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宏观经济、货币金融学相关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具体分析框架,就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具体影响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为中国保持物价稳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 中国 货币 物价 影响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上国
从开放条件下的分工、交易和货币的职能出发,对中国的货币化率与物价关系的相关命题进行了分析。1985年~2007年间,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的发展、外贸顺差和FDI的快速增长,以及不良债权增长分别使执行交易、储蓄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大量增加,进而推动货币供应超过GDP的增长而使货币化率持续上升,并使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货币化率的定义就内含了物价与货币化率的负相关关系。由于货币化率和物价受货币量、货币结构、实际经济增长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使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小。
关键词:
货币 货币化率 价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屹山 张可 张鹏
本文运用协整VAR模型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如何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美联储目标利率和中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总资产和中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大宗商品 中国物价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蕾
本文以我国19 9 6年1月-2011年5月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 rang 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与短期单向和长期双向的因果关系,但该关系并不显著。最后进一步分析实证结果,并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稳定物价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士贵 姜智翔
本文采用2008年10月—2021年10月的月度数据,探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方面,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传导的方式,本文将汇率和贸易作为主要渠道,并加入金融渠道作为补充,分别代入VAR和SVAR模型中进行验证,以更全面地反映中美间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确会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美联储逐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国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而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措施时,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是长期的,大约在5—6个月后逐渐减弱。同时,本文对疫情后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单独分析后发现,由于中国及时采取稳健措施,此轮的影响较之前而言并不明显。对此,我国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合理引导和管控国际资本流动;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测、监控和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