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5)
- 2023(12923)
- 2022(11322)
- 2021(10548)
- 2020(9035)
- 2019(20673)
- 2018(20615)
- 2017(40125)
- 2016(22006)
- 2015(24618)
- 2014(24495)
- 2013(24428)
- 2012(22422)
- 2011(20429)
- 2010(20235)
- 2009(18582)
- 2008(18097)
- 2007(15825)
- 2006(13938)
- 2005(12008)
- 学科
- 济(84815)
- 经济(84720)
- 管理(61714)
- 业(59471)
- 企(47711)
- 企业(47711)
- 方法(41543)
- 数学(36565)
- 数学方法(36222)
- 农(23882)
- 中国(23690)
- 财(21240)
- 学(19495)
- 业经(18708)
- 贸(17597)
- 贸易(17590)
- 易(17124)
- 制(16028)
- 农业(15860)
- 地方(15747)
- 技术(14016)
- 环境(13919)
- 银(13733)
- 银行(13664)
- 和(13367)
- 理论(13230)
- 务(13104)
- 财务(13045)
- 行(13026)
- 财务管理(13022)
- 机构
- 大学(320796)
- 学院(318176)
- 管理(125878)
- 济(124198)
- 经济(121556)
- 理学(110210)
- 理学院(108971)
- 管理学(107100)
- 管理学院(106544)
- 研究(106053)
- 中国(77185)
- 科学(69257)
- 京(68200)
- 农(58610)
- 财(56159)
- 所(54531)
- 业大(53547)
- 研究所(50230)
- 中心(47252)
- 农业(46771)
- 财经(46046)
- 江(44301)
- 北京(42898)
- 经(41853)
- 范(40790)
- 师范(40288)
- 院(38088)
- 经济学(36794)
- 州(36200)
- 财经大学(34383)
- 基金
- 项目(222072)
- 科学(172358)
- 基金(160222)
- 研究(156605)
- 家(142260)
- 国家(141101)
- 科学基金(119204)
- 社会(97381)
- 社会科(92249)
- 社会科学(92223)
- 省(86902)
- 基金项目(86365)
- 自然(80017)
- 自然科(78093)
- 自然科学(78068)
- 自然科学基金(76662)
- 划(74096)
- 教育(71485)
- 资助(65713)
- 编号(63530)
- 成果(50506)
- 重点(49733)
- 部(48356)
- 发(46980)
- 创(46127)
- 课题(43304)
- 科研(43147)
- 创新(43045)
- 计划(42171)
- 教育部(40667)
- 期刊
- 济(130068)
- 经济(130068)
- 研究(90767)
- 学报(58107)
- 中国(53382)
- 农(52209)
- 科学(50273)
- 管理(43851)
- 大学(42513)
- 学学(40337)
- 财(39254)
- 农业(36270)
- 教育(31708)
- 融(24988)
- 金融(24988)
- 技术(24985)
- 业经(22628)
- 财经(21688)
- 经济研究(21467)
- 经(18383)
- 问题(17942)
- 业(17898)
- 科技(16853)
- 理论(16780)
- 图书(16164)
- 业大(15550)
- 实践(15510)
- 践(15510)
- 版(15329)
- 技术经济(15179)
共检索到446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治春
本文在分析我国1978-2010年物价变动数据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通胀预期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加,而货币化进程的加快则对通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投资的变动对通胀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作用不显著,表明投资增长并非是我国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初通胀的主要原因;我国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呈现出微弱的负向关系,其对通胀的替代作用并不明显;汇率变动与通胀率的变动在理论上所表现出来的反向相关关系仍然微弱成立。
关键词:
物价变动 影响因素 通货膨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瑞君 王风云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供给因素对物价变动的影响,结论表明:原材料成本对物价变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工资次之,物价预期的影响非常微弱。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我们发现物价水平对原材料成本冲击的反应最为敏感,并且工资、原材料成本和物价预期的冲击对物价水平都具有较长的持久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建华 黄德龙 杨晓光
本文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上下游物价之间的传导机制以及经济变量变化的时滞关系,着重考察相关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先行关系以及刻画影响程度的脉冲响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影响物价的因素方面,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进口与出口以及M1、M2均为CPI的Granger原因,但财政支出与贷款增量不是CPI的Granger原因,其中工业增加值、M1和进口、出口还是领先于CPI变动的稳定的先行指标;在物价传导方面,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价格传导畅通,而垄断行业或政府控制部门价格传导不畅或严重时滞。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华妤 王飞 潘红宇
本文利用我国8部门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进口产品价格变动率计算得出了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投入品输入性通货膨胀率的度量指标序列,并结合国内货币供给因素和真实需求因素对我国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物价水平变动的成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扣除了翘尾因素后,输入性因素是我国物价水平变动的最重要原因,真实需求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货币供给因素没有系统解释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钫
今年以来,价格总水平运行改变过去几年疲弱走势,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收窄,市场预期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对通胀的担忧。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厘清了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通过研判影响因素变化,认为在经济基本面未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当前物价水平回升更多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仍主要是通缩风险而非通胀风险。
关键词:
物价走势 影响因素 通缩 通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宋平平
利用局面转移模型能够刻画我国物价及其影响因素的波动特征,并且可以对比不同局面下各因素对物价波动影响的变动情况。从研究结果上看,我国物价和影响物价的产品市场因素、货币市场因素和海外市场因素的波动均具有明显的局面转移特征;各种物价影响因素对物价的影响依赖于经济局面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模型所划分的两种局面均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局面间的转移具有非对称性;货币市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分别在两种局面中对物价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物价波动 影响因素 局面转移模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虞华 虞丽娜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总水平高位运行,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初步判断,本轮物价涨幅已经见顶,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得到确认,2011年GDP增长9.2%,CPI上涨5.4%。从2012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CPI价格调控目标来看,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虽然控制物价上涨已经逐渐淡出第一调控目标,但是在导致本轮价格上涨的因素一个都没有消除前,就此判断未来价格风险已消除还为时过早。
关键词:
CPI 通胀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我国物价指数CPI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抬头,到目前已持续了17个月走高。今年一季度,CPI已上升到8%。但是,关于物价走高是"偶发"因素所至,还是由于长期因素造成的,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如果导致我国CPI走高的主因是长期的,那么,治理通胀的政策就必须着眼于长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文宽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C P I之和差距过大的原因归因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但是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很大变动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C P I差距过大的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稀释了增发的货币供应量。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资本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露霞 黄蓉
我国农民工工资在1985-1995年非常平稳,但从1996年开始不断上涨,特别是2004年以后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农业和城市建设等都产生了影响。农民工工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生活成本上升和中央惠农政策等。在不断增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下,政府在制定政策应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民工技能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
关键词:
农民工工资 影响因素 惠农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张柳婷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内把能源强度降低20%,因而很有必要对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但目前学者对此看法不一,主要存在技术主导和结构主导两种观点。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来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能源强度 LMDI 技术进步 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龙阶
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纠正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动态机制。得出的结论是,长期而言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物价水平、国外物价水平是协整的。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对价格水平有影响显著,且这种短期影响受长期机制的约束。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物价 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戴平生
基于Malmquist指数,本文计算1998~2006年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变动值;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测算技术扩散程度和确定技术溢出的重要关联点,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省域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逐年增长,技术变动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纯技术效率的变动不具有显著的扩散性,上海、江苏等地是技术溢出的重要关联点;工资水平、国有资产比重、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化、工业规模、资产劳动比和资本产出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彩楼 朱琴 马林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Kumbhakar模型,发现能源投入在1997—2011年中国工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29.4%,反映出中国工业增长仍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作为代价。中国工业能源效率进步主要受益于结构效应改善,且各指数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变化趋势,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基于系统矩估计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轻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研发投入,而重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资本结构深化。
关键词:
工业行业能源效率 要素贡献率 驱动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平卫英
物价波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宏观经济现象,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质量。本文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物价波动展开研究,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物价波动理论和实证分析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区域间物价波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探究我国现阶段物价波动的实质,为不同地区制定适宜的物价政策提供导向,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