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1)
2023(4837)
2022(4222)
2021(3816)
2020(3442)
2019(7688)
2018(7814)
2017(16214)
2016(8666)
2015(10019)
2014(9910)
2013(10267)
2012(9830)
2011(9092)
2010(9178)
2009(8558)
2008(8436)
2007(7706)
2006(7054)
2005(6323)
作者
(27481)
(23002)
(22907)
(21703)
(14178)
(10856)
(10523)
(8802)
(8466)
(8068)
(7715)
(7396)
(7284)
(7196)
(7054)
(6963)
(6898)
(6763)
(6442)
(6376)
(5778)
(5762)
(5682)
(5214)
(5156)
(5062)
(5034)
(4875)
(4638)
(4601)
学科
(43551)
经济(43523)
(23731)
管理(21036)
方法(19477)
数学(17807)
数学方法(17726)
(15875)
企业(15875)
(13602)
中国(12471)
业经(9971)
产业(9491)
农业(8746)
(8568)
地方(8501)
(8473)
贸易(8469)
(8274)
(7236)
(7077)
(6981)
银行(6960)
技术(6866)
(6772)
环境(6149)
结构(6011)
(5824)
(5716)
金融(5716)
机构
学院(137949)
大学(136886)
(63770)
经济(62694)
管理(51746)
研究(47705)
理学(44633)
理学院(44173)
管理学(43607)
管理学院(43367)
中国(35876)
(28931)
科学(28451)
(28148)
(26741)
(24756)
财经(22676)
研究所(22420)
业大(22181)
农业(21423)
中心(20815)
经济学(20526)
(20401)
(20057)
经济学院(18881)
北京(18486)
财经大学(16747)
(16547)
师范(16341)
(16226)
基金
项目(87434)
科学(68440)
研究(63497)
基金(63046)
(55258)
国家(54847)
科学基金(45832)
社会(41444)
社会科(39564)
社会科学(39556)
(34615)
基金项目(33476)
(28987)
自然(28160)
教育(28066)
自然科(27421)
自然科学(27412)
自然科学基金(26972)
资助(26002)
编号(25201)
(21094)
成果(19955)
重点(19908)
(19753)
(18451)
国家社会(17513)
课题(17427)
创新(17330)
发展(17288)
(17072)
期刊
(69648)
经济(69648)
研究(41559)
(24004)
中国(23420)
学报(21288)
科学(20160)
管理(18656)
(18391)
农业(16813)
大学(16005)
学学(15319)
(12824)
金融(12824)
业经(12743)
经济研究(11871)
技术(11642)
财经(11258)
问题(10728)
教育(10410)
(9919)
(9220)
(8495)
技术经济(8281)
商业(7828)
统计(7436)
理论(7070)
经济问题(6780)
现代(6734)
国际(6651)
共检索到201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基于2011–2017年苜蓿(Medicago)、青贮玉米(Zea may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非平衡面板微观调研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和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牧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内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2011–2017年苜蓿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2.32%,青贮玉米和黑麦草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8.91%和0.33%;影响牧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牧草生产技术及设备滞后、经营者生产观念和管理技术不到位、国家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经营者面临较高的生产和市场风险等;建议着力推进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强化牧草产业人才制度建设,完善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石自忠  
本文将草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体系,以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SBM模型与GML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草食畜牧业TFP变动,并与未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GM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对草食畜牧业TFP的影响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技术效率作用凸显。各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制约程度存在差异;奶牛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较为严重,其次为肉牛与肉羊产业。肉羊与奶牛产业GML指数较GM指数降低主要在于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华  张立柱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其溢出效应在0~950千米范围内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过程,波峰出现在500千米左右;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市场潜能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意味着制造业集聚所带来的负影响主要是由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所主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翠  刘辉  刘克非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有关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往往只考虑合意产出而忽视非合意产出,造成测度失真。文章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方法,考虑污染排放产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重新测度了我国1998~2010年我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寻求担当工业"先进者"角色的省市,同时与不考虑污染排放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广海  汪立新  
本文采用EG指数方法测度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水平,采用曼奎斯特指数测度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发现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呈下降趋势且速度随时间变缓,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且波动幅度逐渐增大;通过构建模型考察两者关系,发现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冲击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对产业集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小可  唐守廉  
信息资源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1990年~2010年间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贡献率较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2002年前且呈快速增长趋势,2002年后呈震荡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快速增长没能带动产出的同步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旭璐  
生产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全要素生产率是生产率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因此对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与线性回归法对我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的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物流产业发展起负面影响;TFP、WLC、HYZ、C2G与WLA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非平稳序列指标;全要素生产率与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产业增加值、货运周转量指标之间均为正向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支道隆  
核算全要素生产率支道隆ABSTRACTTheannualfulfactorproductionratearelistedsince1987anditscalculationmethodisexplainedindetail.一二次大战前,西方国家多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提升效益,中国经济也要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推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全要素生产率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的,因此又称为"索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思维  周洪洋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先导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正在日益成为流通产业增长的重要源泉。运用超效率SBM-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测度了2004—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域和局域上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本省份流通产业TFP具有促进作用,但二者均会对邻域省份的流通业TFP增长产生抑制效应;研发强度的加大和连锁化程度的提升对流通产业TFP增长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且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佳  肖海峰  杨光  
本文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测算了1978—2007年我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我国畜牧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71%;从总体上看,我国畜牧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且畜牧业政策、劳动者质量、规模化程度和科技投入量是影响我国畜牧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本文基于WIOT2016和ADB—MRIOT构建了我国2000—2020年分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在估算各行业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整体和分行业的要素配置效率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整体要素配置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农、林、牧、渔业的配置效率持续改善,而金融业的配置效率持续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下降是导致我国2000—2015年要素配置效率逐渐下降的主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我国要素配置效率明显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及最优配置水平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反事实分析表明,配置效率改善具有较大的生产率效应,我国要素配置效率在达到美国和加拿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时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可分别提升28.02%和25.23%,处于最优状况下可提升约37.3%。为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应进一步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各类人才在市场间自由合理流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资本要素在行业间的错配程度;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扭转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增速普遍下滑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揭志强  
文章利用2004年与2008年文化产业国家标准统计数据,借助RD分解的Malmquist指数模型,采用Bootstrap-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状况,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总增长率达39.30%,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不是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改善;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中部地区增速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顺法  郭新茹  
文章采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短期存在着文化创意产业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多重影响是存在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在制定产业发展的政策上,应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引致效应和长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