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6)
2023(14641)
2022(11828)
2021(10529)
2020(8614)
2019(19382)
2018(19234)
2017(37018)
2016(19911)
2015(22815)
2014(23051)
2013(22865)
2012(21509)
2011(19515)
2010(20209)
2009(19160)
2008(18272)
2007(16607)
2006(15445)
2005(14580)
作者
(59020)
(48355)
(48342)
(45990)
(30684)
(22786)
(22256)
(18692)
(18629)
(17832)
(16606)
(16148)
(15730)
(15450)
(15049)
(14978)
(14210)
(14189)
(13960)
(13927)
(12582)
(11915)
(11835)
(11056)
(11002)
(10976)
(10968)
(10891)
(9897)
(9650)
学科
(88920)
经济(88833)
(55439)
管理(54124)
(40917)
企业(40917)
中国(36237)
地方(28125)
(27969)
金融(27967)
(27516)
方法(27513)
银行(27495)
(27052)
(26685)
业经(23554)
数学(23187)
数学方法(23000)
(21620)
(20746)
农业(18485)
(17355)
贸易(17334)
(16782)
(15894)
(15549)
产业(15534)
环境(15049)
地方经济(14344)
技术(14087)
机构
学院(288524)
大学(284174)
(122924)
经济(120037)
管理(102906)
研究(102661)
中国(85381)
理学(85182)
理学院(84225)
管理学(82918)
管理学院(82382)
(61968)
(59691)
科学(59377)
(52244)
中心(48143)
(47477)
研究所(46325)
(45807)
财经(45537)
(40885)
北京(40559)
(39900)
师范(39511)
(39151)
经济学(38386)
业大(38014)
(36994)
农业(35044)
经济学院(34670)
基金
项目(176010)
科学(137015)
研究(136283)
基金(122403)
(104962)
国家(103995)
科学基金(87904)
社会(86034)
社会科(81660)
社会科学(81642)
(71420)
基金项目(63879)
教育(60652)
(58477)
编号(57769)
自然(51490)
自然科(50121)
自然科学(50108)
资助(49323)
自然科学基金(49174)
成果(48320)
(45421)
课题(41182)
重点(40258)
发展(37473)
(37411)
(37237)
(36866)
国家社会(35405)
创新(34887)
期刊
(150849)
经济(150849)
研究(95741)
中国(68016)
(45132)
金融(45132)
(44881)
(43818)
管理(40502)
学报(39574)
科学(37120)
教育(36646)
大学(30538)
农业(28891)
学学(28089)
技术(26616)
业经(26494)
经济研究(23834)
财经(22686)
问题(20696)
(19777)
图书(18350)
(16660)
国际(15263)
(15169)
理论(14740)
商业(14692)
(14308)
论坛(14308)
技术经济(14271)
共检索到47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贺有利  卫静静  
根据《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研究认为,牧区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产业特色,其产业发展应该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具体分析我国牧区产业发展现状后发现,牧区产业绿色化水平低、精深化加工不足、电子商务融合度低、牧区产业规模效益差,提出我国牧区产业坚决不能再走"低质低价增量"的老路,坚决要走"优质高价适量"的绿色发展之路,坚决不能再走"增加畜牧量-增加收入"竭泽而渔的"两增"老路,坚决要走"绿色有机畜牧业-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产品电商销售-牧区全域旅游"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努力实现牧区"绿色有机畜牧业、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产品电商销售、牧区全域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要努力实现牧区产业的一二三产业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要努力实现牧区产业"绿色化、工业化、服务化"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  
本文在梳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并揭示其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综合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要求、主要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并就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如下建议:(一)创新管理体制。一是设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二是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二)健全用地制度。一是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用地给予倾斜;二是适当提高设施农用地规模;三是支持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三)加强财税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二是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三是对新业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哲  邵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演进脉络,以“创造力—驱动力—牵引力—支撑力—聚合力”为分析框架,论证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总结了荷兰和韩国的模式及主要做法,以资借鉴。现阶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融合主体间的创造力差异较大,制约了合作稳定性;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存在堵点,驱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高品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需求端的牵引作用;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不完善,融合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聚合力作用有待提升。因此,要聚焦提升融合发展动力,强化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性,打通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的堵点,加强供给高品质农产品,优化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晶  崔雁冰  
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融合方式多种、新型经营主体类型多样、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等诸多特点。同时,仍存在制约融合发展的农业内部结构失衡、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和深度不够、要素资源支撑不强、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合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因此,应以"四链融合"为途径,打造农村产业融合体系;以"四个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农村产业融合支撑体系;以"四新"促"四化",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新动能;以"三项改革"为动力,为农村产业融合增添新活力,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洪俊  朱宗友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着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水平低、生产要素瓶颈约束等问题。对此,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创新驱动和因地制宜为原则,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的行业发展,加强相关的激励措施和相关人才培养,加强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玉磊  李华  肖红波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法国农业生产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对策建议:加大政策支持、保障生产者权益、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展新型合作社和强化技术服务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信凯  徐星美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基于苏南地区农户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影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促进农民增收的利益机制尚未健全;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认识存在偏差;融合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有待培育;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亟须完善以及融合中金融支持服务仍显不足等。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下:加快建立"保底收益+后续分红"的利益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和方式;加快推进人才培育和乡村文化传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海洋  
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产生新的产业形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然而农村产业融合,也面临资金缺口、土地利用、剩余劳动力转化、农产品品质提升等发展瓶颈。吉林省现代农业先导区——吉林市孤店子镇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坚持多方受益的价值取向,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村企共建"、整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经济循环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洪俊  朱宗友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着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水平低、生产要素瓶颈约束等问题。对此,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创新驱动和因地制宜为原则,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的行业发展,加强相关的激励措施和相关人才培养,加强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毅清  游玉婷  王志刚  
依据分工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获益的机制。建立了观察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重庆六个代表性省及直辖市为例,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泽林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们在不同融合模式中发挥作用不同,对农民在融合主体中参与的收入分配影响也不同。要深刻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理,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要素供给保障体系、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和强化风险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哲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和实践创新。本文首先概括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及主要成效;随后,提出“功能—主体—要素—效益”理论分析框架,将其基本样态归纳为多功能融合、多主体融合、多要素融合和多效益融合;依据产业延伸带动作用的不同,探讨其顺向融合模式、双向融合模式和逆向融合模式;分析日本、美国的主要模式及做法,总结了三点可资借鉴的经验。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农业农村多功能开发融合程度不够深、产业融合主体的经营能力和利益联结欠佳、产业融合的要素供给约束、产业融合的多种效益不够协调等问题。故此,应当着力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发展融合新业态,构建优势互补、紧密联结的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业融合的要素支撑,提升产业融合的多种综合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它具有形成产业链、要素融合创新、构建利益共同体、产业可持续等特点,在产业链、主体、利益分享机制上探索了多种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既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内生发展,又要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户参与并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在具体措施上,要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共享机制,让农户获得更多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它具有形成产业链、要素融合创新、构建利益共同体、产业可持续等特点,在产业链、主体、利益分享机制上探索了多种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既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内生发展,又要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户参与并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在具体措施上,要打造优势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进  程静思  雷云辉  刘刈  胡国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