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4)
- 2023(16689)
- 2022(14214)
- 2021(13268)
- 2020(10934)
- 2019(25424)
- 2018(25272)
- 2017(49115)
- 2016(26627)
- 2015(30214)
- 2014(30258)
- 2013(30341)
- 2012(28454)
- 2011(26023)
- 2010(26187)
- 2009(24154)
- 2008(23742)
- 2007(21386)
- 2006(19223)
- 2005(17646)
- 学科
- 济(115683)
- 经济(115560)
- 管理(74009)
- 业(70921)
- 企(56499)
- 企业(56499)
- 方法(48982)
- 数学(42703)
- 数学方法(42310)
- 中国(34772)
- 农(31270)
- 财(27372)
- 地方(26429)
- 贸(25509)
- 贸易(25490)
- 业经(24932)
- 易(24788)
- 学(23697)
- 制(22384)
- 银(20354)
- 农业(20308)
- 银行(20292)
- 融(19824)
- 金融(19823)
- 行(19603)
- 理论(17404)
- 环境(17332)
- 技术(17047)
- 和(16980)
- 发(15319)
- 机构
- 大学(392097)
- 学院(388343)
- 济(162067)
- 经济(158616)
- 管理(149205)
- 研究(138204)
- 理学(127463)
- 理学院(126031)
- 管理学(123935)
- 管理学院(123263)
- 中国(106565)
- 京(85437)
- 科学(83821)
- 财(76474)
- 所(71152)
- 农(66049)
- 研究所(64185)
- 中心(61817)
- 财经(60306)
- 江(58670)
- 业大(57481)
- 北京(55075)
- 经(54844)
- 农业(51812)
- 范(51047)
- 师范(50508)
- 院(49866)
- 经济学(49740)
- 州(47266)
- 财经大学(44941)
- 基金
- 项目(254645)
- 科学(199021)
- 研究(185098)
- 基金(184170)
- 家(161442)
- 国家(160106)
- 科学基金(135785)
- 社会(116158)
- 社会科(110157)
- 社会科学(110127)
- 省(98243)
- 基金项目(96856)
- 自然(88205)
- 自然科(86108)
- 自然科学(86086)
- 自然科学基金(84561)
- 教育(84401)
- 划(83422)
- 资助(77571)
- 编号(74920)
- 成果(61732)
- 发(57311)
- 重点(57145)
- 部(56670)
- 课题(52393)
- 创(52211)
- 创新(48792)
- 科研(48620)
- 教育部(48283)
- 国家社会(47677)
- 期刊
- 济(184010)
- 经济(184010)
- 研究(123454)
- 中国(79846)
- 学报(62805)
- 农(60247)
- 管理(57296)
- 科学(57237)
- 财(55217)
- 大学(47229)
- 学学(44300)
- 教育(43024)
- 融(42407)
- 金融(42407)
- 农业(41703)
- 技术(32828)
- 财经(30096)
- 经济研究(30024)
- 业经(29884)
- 经(25779)
- 问题(24636)
- 贸(21570)
- 业(21512)
- 理论(21413)
- 图书(20444)
- 实践(19378)
- 践(19378)
- 技术经济(19275)
- 国际(18785)
- 商业(18019)
共检索到60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英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莹 李素梅
有效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预期作用,投资者凭借此能够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实现石油产品套期保值。为探究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是否已达弱势有效,借助协整分析、双变量EGARCH模型、GarbadeSilber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及波动溢出效应,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低于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参考性较低,难以发挥规避风险等作用,同时也无力争夺国际定价权。基于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莹 李素梅
有效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预期作用,投资者凭借此能够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实现石油产品套期保值。为探究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是否已达弱势有效,借助协整分析、双变量EGARCH模型、GarbadeSilber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及波动溢出效应,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低于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参考性较低,难以发挥规避风险等作用,同时也无力争夺国际定价权。基于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文文 乔高秀
本文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两个市场的因果关系。其次分析了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波动率传导和条件相关关系。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两个市场对信息反应的速度。实证结果表明期货和现货市场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要强于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对信息反应速度比现货市场要快,并且从期货市场到现货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剑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剑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英 黄运成
本文通过对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分析,从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的角度来衡量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情况,为期货市场监管者和套期保值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进一步为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燃料油期货 价格发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永同
豆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市场日收盘价数据,运用GARCH模型对豆油期货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豆油期货价格收益率具有ARCH效应,豆油期货市场当期价格波动显著受前期影响,且影响时间较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ARCH豆油期货 期货价格 价格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彦峰 黄登仕 魏宇
本文是在我国没有指数期货实践但不久将推出的情况下进行的超前研究。旨在检定指数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检测指数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指数期货交易是否会增加现货市场的波动性。首次运用VEC-DCC-(BV)GARCH模型并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数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沪深300指数期货与标的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沪深300指数价格领先沪深300指数期货;(2)两个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性外溢效果,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加大了沪深300指数的条件波动。研究结果为将来上市指数期货交易提供了经验支持,并为指数期货推出后的风险控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莉
今年6月底以来,铁矿石期现货价格均开始呈现较为强劲的上涨态势。有观点认为,铁矿石现货价格的上涨脱离了供需基本面,是期货市场炒作的结果。经研究发现:铁矿石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侧改革下钢铁行业产生供应缺口、钢价上涨、部分主流高品铁矿石结构性短缺、供给和需求的阶段性错位,以及铁矿石贸易商与高利润的钢厂进行动态博弈等,铁矿石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并未脱离供需基本面。从不同时间周期对铁矿石期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期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看出,铁矿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正常,也并未对现
关键词:
铁矿石影响 阶段性上涨 期货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歌德 沈开艳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锋 高展军
运用二维非对称BEKK-GARCH模型,考察了上海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收益率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铝期货与现货收益率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铜期货与现货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铜、铝期货、现货市场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非对称效应,都对来自对方市场的"消息"的冲击有显著的反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珊珊 冯芸
文章基于一种新的统计模型——分数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FCVAR)研究沪铜期货与伦敦期铜以及上海和伦敦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贡献程度。依据沪铜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办法对沪铜期货价格涨跌幅制度的变更,文章将样本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结果表明在阶段I汇率因素并不影响交易者选择SHFE或LME,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由于我国铜矿资源常年供不应求是进口大国,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影响沪铜和LME铜价格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经过汇率调整后的FCVAR模型显示期货和现货市场中,LME铜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铜期货 价格发现 FC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