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2)
- 2023(3749)
- 2022(3257)
- 2021(3275)
- 2020(2674)
- 2019(6081)
- 2018(6181)
- 2017(12622)
- 2016(6714)
- 2015(7675)
- 2014(7572)
- 2013(7948)
- 2012(7621)
- 2011(7068)
- 2010(7350)
- 2009(7233)
- 2008(7189)
- 2007(6467)
- 2006(6003)
- 2005(5485)
- 学科
- 济(29223)
- 经济(29195)
- 管理(18561)
- 业(15051)
- 方法(12364)
- 中国(12023)
- 数学(11366)
- 数学方法(11306)
- 企(9991)
- 企业(9991)
- 农(8397)
- 制(7539)
- 财(6515)
- 资源(6304)
- 银(6243)
- 银行(6240)
- 行(6067)
- 贸(5990)
- 贸易(5984)
- 地方(5969)
- 易(5828)
- 环境(5664)
- 和(5424)
- 学(5408)
- 农业(5343)
- 融(5111)
- 金融(5110)
- 发(5064)
- 业经(5054)
- 税(4385)
- 机构
- 大学(107842)
- 学院(105522)
- 济(45405)
- 经济(44291)
- 管理(38858)
- 研究(37898)
- 理学(32541)
- 理学院(32072)
- 管理学(31642)
- 管理学院(31438)
- 中国(30318)
- 京(24428)
- 财(23312)
- 科学(22541)
- 所(19465)
- 财经(18324)
- 研究所(17393)
- 中心(16630)
- 经(16531)
- 北京(16263)
- 范(15490)
- 师范(15400)
- 江(15293)
- 经济学(14432)
- 农(13977)
- 院(13696)
- 财经大学(13608)
- 经济学院(13202)
- 业大(12970)
- 州(12869)
- 基金
- 项目(64164)
- 科学(50588)
- 基金(47235)
- 研究(47017)
- 家(41162)
- 国家(40882)
- 科学基金(34277)
- 社会(30419)
- 社会科(28962)
- 社会科学(28952)
- 基金项目(25629)
- 省(23198)
- 自然(21630)
- 教育(21000)
- 自然科(20924)
- 自然科学(20917)
- 自然科学基金(20507)
- 划(20488)
- 编号(19640)
- 资助(19044)
- 成果(16351)
- 部(14902)
- 重点(14400)
- 发(14362)
- 课题(13142)
- 国家社会(12891)
- 教育部(12570)
- 创(12164)
- 人文(12119)
- 科研(11830)
共检索到16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媛 于鹏
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错位性分布,使其流动成为一种广域性、大规模的空间现象,煤炭流输通道成为煤炭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将我国30个煤炭资源流动省(市、区)划分为三大系统输出源地系统、输入汇地系统和后备资源储备系统,在分析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流输通道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在进一步完善煤炭铁路和公路流输通道的同时,大力提高水路煤炭运输能力,并从长远考虑重视发展管道运输系统。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空间流动 基本格局 流输通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金 莫辉辉 王姣娥
鉴于社会经济和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煤炭运输历来为政府所关注,探讨其流场规律有助于认识中国能源供需格局和区域经济联系。从省区和地市角度,剖析中国煤炭资源的汇源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表明:源流区早期集中在华北,目前略向中西部转移,形成中部供应区,山西成为全国源流中心;北方沿海是主要汇流区,目前向东南沿海延伸,形成东部调入区。同时,分析煤炭流场的空间特征,界定主要集散场及等级体系,认为:扩散中心多分布在华北,目前向西部延伸,大型扩散场形成于北方;集聚中心早期多分布在北方沿海,目前向东南沿海延伸,以港口、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为主。然后,全面解析煤炭资源的流动路径,连接港口的铁路成为主通道,下水港多分布在北...
关键词:
煤炭资源 流动格局 流场特征 流动轨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诺 张进 吴迪 赵伟杰
基于1990-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场理论研究世界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成因,揭示近30年来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状态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世界煤炭的输出总量达12.25亿t,比1990年增加了10.13亿t,年均增长6.98%,其中澳大利亚、印尼和俄罗斯等是主要的煤炭输出国,印度、日本、中国和韩国是主要的煤炭输入国;(2)以场理论的位势、流场分布、流动迹线角度分析,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以北美洲、中南美洲和非洲为源流场,以欧洲及欧亚大陆、中东和亚太为汇流场,在澳大利亚—东亚、印尼—东亚/印度之间形成主要运输航线;(3)资源空间分布、供需匹配程度、空间距离、市场因素和国家政策等是煤炭资源流动的主要动因。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煤炭储量丰富,但是煤炭消费数量庞大,仅可维持72年,必须重视煤炭的进口和储备工作。该研究对于中国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煤炭 流动 格局 成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卫东 姜巍
利用1949—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煤炭资源供应格局和流动路径,结果表明:(1)国家政策变动对中国煤炭资源消费规模影响深刻,每一次政策变化都会造成能源消费规模的波动,近年来强烈的能源需求使得我国煤炭供应不得不面临进口的现实;(2)受能源需求和资源禀赋的双重压力,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煤炭运输成为我国能源运输体系的重要特征;(3)尽管煤炭运输方式在向铁路、水路和公路组合并用的多元化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旺盛的能源需求,煤炭运输瓶颈始终存在,变输煤为输电是缓解当前煤炭运输困难的一个途径。
关键词:
煤炭 能源供应 供应格局 运输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应宏 郭达志 张海荣 申宝刚
为了研究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空间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借鉴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和原理,提出了煤炭资源势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了煤炭资源相对势、煤炭资源潜力势以及煤炭资源-经济势的计算方法,导出了其计算公式,借助GIS技术,实际计算了我国78个主要煤矿区的3种煤炭资源势,并以煤炭资源-经济势为例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初步提出了煤炭资源势的一些应用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宜强 赵媛
以我国省域煤炭资源丰度、煤炭经济水平以及煤炭资源流通条件三大要素为基础,借助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分析煤炭资源流动源地系统、汇地系统和源汇复合系统内各区域煤炭资源流动影响因素的组合关系,并以此对各种要素组合类型区域进行划分,将源地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和资源-交通复合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汇地系统划分为经济主导型和交通带动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源汇复合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经济主导型和交通主导型三大类型区域。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各类型区域煤炭资源流动的主导要素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新林 赵媛
运用全局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05—2014年中国煤炭资源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论:(1)我国煤炭资源流的源汇地的集聚性相对比较明显。(2)源汇地热、冷点区均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冷点区的梯度空间分布格局。(3)煤炭资源流网络密度较低;山西、河北在网络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山西、河北、内蒙古为节点流强度最高地区;山西—河北煤炭流为主要轴线。(4)煤炭资源流系统出现内部凝聚特征,各子群并未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子群内外联系相对较弱,未实现一体化,整体上没有形成稳定的、联系紧密的网络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焕瑛 王立杰
本文论述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回收率低、小煤窑发展失控以及资源级差收益悬殊等主要问题及其后果;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煤炭资源的国家所有权虚置,煤炭资源资产产权关系模糊。提出合理征收煤炭资源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现行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煤炭资源税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煤炭资源税 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我国煤炭资源粗放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凸显了煤炭资源税改革的现实必要性。我国应将煤炭资源税的征税方法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细分煤炭资源种类,实行差别税率。如果综合考虑煤炭资源税费改革,那么,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收入效应将会明显,价格影响效应不大,成本效应可控。
关键词:
炭资源税 生态环境 经济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冬梅 寇铁军
从2011年11月起,油气资源税改革已经在我国全面铺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加快资源税改革"、"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但是,作为特殊资源产品的煤炭,其所涉及的资源税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我国已经具备对煤炭资源税进行从价计征改革的可行性条件,改革正逢其时。同时,考虑到改革可能会遇到的阻力,我国还应该做好改革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关键词:
煤资 资源税 从价计征 计征方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许豪
2014年12月,我国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由于煤炭资源具有稀缺性,随着其产能过剩的消化和宏观经济的复苏,煤炭价格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当煤炭价格上涨后,按从价计征方式征收的资源税税负也会同比例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开采业可将大约75%的新增税负转移至下游企业。若按6%税率计,长期内下游企业每消耗一吨标煤,将比短期情况下每消耗一吨标煤多负担65.32元的成本。因此,下游企业在未来将不得不面对来自价税的双重冲击。
关键词:
资源税 税负转嫁率 下游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顺国 周孝华 杨秀苔
我国当前煤炭行业中存在无偿占有煤炭资源、短期投资行为、掠夺式开采、安全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通过对煤炭资源市场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进而对煤炭资源价值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对煤炭资源的价值构成及相关成本进行探讨并构建出相应的计算模型,对煤炭资源市场化进行了政策分析,最后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煤炭 煤炭资源 价值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振宽 杨庆舟
当前我国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杠杆在煤炭工业中的运用乏力造成的,只有通过运用提高煤炭资源使用费率等经济手段才能对煤炭工业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对煤炭资源使用费的计提构成和方式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提高煤炭资源使用费率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
资源 使用费 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智花 唐安宝
煤炭市场低迷的现状、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等多种因素推动了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方案的出台。本文通过建立加入税负因素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预测资源税从价计征对煤炭市场供求和均衡价格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从价计征对宏观经济有利有弊的双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会推高煤炭市场的均衡价格,同时也能促进节能减排及推动煤炭行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增强煤炭行业的竞争力。最后本文针对从价计征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税 从价计征 从量计征 煤炭市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文宇 赵媛
本文首先运用基尼系数研究我国1985-2010年省际煤炭资源流动集中程度的变化,结论显示:1985-2010年我国煤炭资源的输出和输入都稍有分散,但煤炭输出相对于输入较集中,从各个年份上看,这与我国煤炭资源生产区和消费区分布不平衡的情形是一致的。然后,运用齐夫定律,进一步探讨其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结论显示:各时点煤炭资源流动的位序-规模分布均满足齐夫法则。煤炭资源输出的均衡程度略有增大,规模分布形态是单分形,齐夫参数q值始终大于1且逐年减小,说明煤炭资源输出体系整体规模差异正在减小,规模分布逐渐均衡,无标度区向西北部地区移动。煤炭资源输入的均衡程度也略有增大,但规模分布形态由双分形演化为单分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