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2)
- 2023(11436)
- 2022(9924)
- 2021(9139)
- 2020(8098)
- 2019(18684)
- 2018(18720)
- 2017(36768)
- 2016(20261)
- 2015(22999)
- 2014(23030)
- 2013(22776)
- 2012(21044)
- 2011(19200)
- 2010(19610)
- 2009(18505)
- 2008(18343)
- 2007(16667)
- 2006(14529)
- 2005(12914)
- 学科
- 济(84086)
- 经济(83999)
- 管理(56217)
- 业(55159)
- 方法(43899)
- 企(43530)
- 企业(43530)
- 数学(39938)
- 数学方法(39319)
- 农(23280)
- 中国(22281)
- 财(20954)
- 贸(18168)
- 贸易(18161)
- 学(17719)
- 易(17709)
- 业经(16985)
- 制(16407)
- 农业(15103)
- 银(14209)
- 银行(14145)
- 地方(13675)
- 行(13466)
- 务(12837)
- 财务(12797)
- 财务管理(12762)
- 理论(12496)
- 融(12462)
- 金融(12460)
- 技术(12333)
- 机构
- 大学(302309)
- 学院(301909)
- 济(122116)
- 经济(119600)
- 管理(114933)
- 理学(100055)
- 研究(99457)
- 理学院(98923)
- 管理学(96914)
- 管理学院(96384)
- 中国(75016)
- 科学(64876)
- 京(63421)
- 农(59262)
- 财(55597)
- 所(52543)
- 业大(51045)
- 研究所(48137)
- 农业(47644)
- 中心(45696)
- 财经(44985)
- 江(44168)
- 经(40678)
- 北京(39659)
- 范(37459)
- 经济学(37446)
- 师范(36933)
- 州(35273)
- 院(34997)
- 经济学院(34251)
- 基金
- 项目(201117)
- 科学(155998)
- 基金(145144)
- 研究(138585)
- 家(129405)
- 国家(128365)
- 科学基金(108053)
- 社会(86761)
- 社会科(82323)
- 社会科学(82294)
- 省(79853)
- 基金项目(77001)
- 自然(72915)
- 自然科(71239)
- 自然科学(71213)
- 自然科学基金(69949)
- 划(67880)
- 教育(65120)
- 资助(60752)
- 编号(55939)
- 重点(45788)
- 成果(44576)
- 部(44130)
- 发(42493)
- 创(41758)
- 科研(39732)
- 计划(39647)
- 创新(39117)
- 课题(38489)
- 教育部(37018)
共检索到428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勇
本文运用修正后的间接公式"调整后的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外商直接投资中隐藏的热钱",估算了2006年第3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我国热钱规模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VEC模型考察了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永 崔习刚 孟祥月
热钱流向逆转对中国的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依据VAR模型,以中国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汇率预期水平、名义利差、物价水平、房地产价格对热钱流动影响显著,而经济增长率和股票价格指数影响相对较小,因而需要加强在敏感领域的调控力度,进而增强对热钱流动的调控管理。
关键词:
VAR模型 热钱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宇明 陶海波
大量热钱的流入,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用直接法估算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并分析它们的流入对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引起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我国汇率政策等方面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针对热钱流入渠道,提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热钱 规模估算 经济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陈鑫
替代性汇款体系(ARS)是各种非正常资金跨境转移的机制,包括地下钱庄、虚假贸易和投资等通道。本文首先论证了替代性汇款体系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ARS在中国的运作情况。之后,对比分析国内外学者测估跨境热钱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外资产与经济活动差异分析法测估了2003—2015年基于中国的替代性汇款体系的热钱规模,并分析了影响热钱流动的因素。结果发现:国内和国际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变化,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心理预期的变化,对短期跨境热钱流动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控制跨境热钱、规制替代性汇款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替代性汇款体系 跨境热钱 规模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毅 于大力 高莉
基于中国"热钱"存在"长线投机资金",本文以影响因素为主线,结合利率、汇率、宏观经济与资本溢价等广泛因素,对"热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钱"在次贷危机后出现大幅流出的长期趋势,且短期波动加大;"热钱"同中国经济的作用机制未发生结构转变;"热钱"与多种因素存在多重长期均衡,在长期共同因子中GDP最主要,"热钱"影响超过其他因素;对GDP和房价有显著短期冲击。"热钱"应纳入中国整体经济的流动性管理之中。"热钱"对流动性的冲击,"热钱"与经济增长正反馈形成的风险,应纳入宏观经济政策考虑的内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飞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分析房地产价格、中美利差、汇率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证指数及人民币贸易结算对热钱跨境流动的影响及热钱跨境流动的宏观经济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初期会使热钱流出,10个月后转为流入,其他因素正好相反,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增加会使热钱净流入。热钱流入在初期导致各影响因素上升,但最终会使房地产价格和股价下跌,利差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从而致使居民财富下降,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汇率预期对热钱的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上证指数、大宗商品或房地产价格,最后为中美利差。
关键词:
热钱跨境流动 影响因素 SVAR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春凌
关于国际热钱流入我国规模的讨论众多,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流入我国国际热钱的规模进行估算,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国际热钱本身的特点以及单一的统计方法是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本文从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入手,对国内外比较常见的统计国际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作了比较,并对两种比较常见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际金融 热钱 资本管制 估算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子荣 何国华 诸婉婧
本文利用修正后的间接法公式"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量-贸易顺差-FDI净流入+贸易顺差中的热钱+FDI净流入中的热钱",对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2年第四季度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的动态变化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EC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动态考察了影响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文章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收益和中美利差是影响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房市和股市的状况对热钱流动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热钱 外汇储备 贸易顺差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静 罗伟卿
文章在热钱测算的"世界银行法"基础上,对全口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分布滞后模型,采用中间投入法估计了虚增贸易顺差。分析表明,2001~2009年3月,流入中国境内的热钱累计约10653亿美元。研究没有发现贸易顺差中存在大量虚假成分的证据,热钱的大规模流动对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不应过分强调热钱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热钱 外汇储备 虚增贸易顺差 资产价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鹰 武康平
本文用OLS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三大区域以及全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和经济规模分布Pareto指数(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对Pareto指数进行跨区域和跨时间的对比分析,并实证分析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显著地服从Pareto分布,并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工业化、产业结构以及运输能力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化和运输能力则是影响城市经济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峰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近年持续扩大,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可能因素,以过去20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基于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外汇储备规模 进口额 国家外债余额 汇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明武
外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多多益善,应有一个适当的规模。影响利用外资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资本的相对需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类型、外资的多重结构、对外资的吸收消化能力、外资引进条件及投资效果等方面都与利用外资的规模有密切联系,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利用外资规模也将有所变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文奇 郑德权
在国债发行过程中,由于衡量标准不一致,对国债规模的判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影响国债规模主要指标判断,认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有一定的空间。
关键词:
国债规模 灰色关联 实证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研妮 冉茂盛
外债的适度规模对一国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哪些因素影响我国的外债规模?本文概括了外债所涉及三类运作渠道的相关因素,运用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影响我国长短期外债规模的因素。结论得出:影响长期外债规模的为财政盈余;影响短期外债的为财政支出、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储蓄总额以及热钱的流入,而短期外债也会反作用于外汇储备与财政收入;外债总额促进了GDP的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安军 杨艳芬
本文在对我国历年国债发行规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tatistica软件,运用分段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进行了选取,进而建立国债规模的分阶段线性模型。通过模型所展现的国债规模发行趋势,我们认为:以发行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近期内不应淡出,我国政府应当在适度控制国债增长速度的前提下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因素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