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1)
- 2023(19177)
- 2022(16591)
- 2021(15690)
- 2020(13384)
- 2019(31176)
- 2018(31254)
- 2017(60279)
- 2016(32937)
- 2015(37679)
- 2014(37748)
- 2013(37250)
- 2012(34448)
- 2011(31061)
- 2010(31660)
- 2009(29532)
- 2008(28741)
- 2007(25847)
- 2006(22469)
- 2005(19982)
- 学科
- 济(129657)
- 经济(129506)
- 管理(94343)
- 业(91337)
- 企(75460)
- 企业(75460)
- 方法(63402)
- 数学(55677)
- 数学方法(54795)
- 中国(38673)
- 农(35720)
- 财(35702)
- 融(30375)
- 金融(30369)
- 银(30032)
- 银行(29973)
- 行(28732)
- 业经(28592)
- 学(27987)
- 制(27178)
- 地方(26500)
- 贸(24684)
- 贸易(24666)
- 易(23985)
- 农业(23717)
- 务(23425)
- 财务(23328)
- 财务管理(23272)
- 理论(23270)
- 企业财务(22033)
- 机构
- 学院(471462)
- 大学(469940)
- 济(184811)
- 管理(183249)
- 经济(180555)
- 理学(158271)
- 理学院(156503)
- 研究(153870)
- 管理学(153318)
- 管理学院(152468)
- 中国(120763)
- 京(99998)
- 科学(97029)
- 财(87386)
- 农(78677)
- 所(78614)
- 中心(72590)
- 业大(71602)
- 研究所(71584)
- 财经(70053)
- 江(69169)
- 北京(63481)
- 经(63354)
- 农业(62038)
- 范(60971)
- 师范(60343)
- 州(57073)
- 经济学(55664)
- 院(55627)
- 财经大学(51973)
- 基金
- 项目(315649)
- 科学(245846)
- 研究(228778)
- 基金(226071)
- 家(197117)
- 国家(195455)
- 科学基金(167056)
- 社会(140419)
- 社会科(132976)
- 社会科学(132935)
- 省(125037)
- 基金项目(119368)
- 自然(110223)
- 自然科(107623)
- 自然科学(107595)
- 教育(107034)
- 自然科学基金(105584)
- 划(104941)
- 资助(95647)
- 编号(95206)
- 成果(77437)
- 重点(70833)
- 部(69145)
- 发(66886)
- 课题(65882)
- 创(65057)
- 科研(60941)
- 创新(60679)
- 大学(58956)
- 教育部(58835)
- 期刊
- 济(196757)
- 经济(196757)
- 研究(134117)
- 中国(87955)
- 学报(75712)
- 农(70876)
- 科学(67567)
- 财(67418)
- 管理(65564)
- 大学(56761)
- 学学(53506)
- 教育(52950)
- 融(50615)
- 金融(50615)
- 农业(48385)
- 技术(43344)
- 财经(33610)
- 业经(32958)
- 经济研究(31738)
- 经(28645)
- 问题(25874)
- 业(25633)
- 统计(24165)
- 图书(24137)
- 理论(23143)
- 技术经济(23040)
- 版(22012)
- 策(21648)
- 科技(21440)
- 商业(21299)
共检索到687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才 冯婷 邓姝姝
鉴于目前研究缺乏灵活动态性,本文从通胀控制目标出发,引进MITVP-SV-VAR模型,选取5个金融变量,估计其每一期的灵活动态权重,构建我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并分析它对通胀率的预测能力。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和房价的权重相对较大,反映出货币政策依然倚重于价格型传导渠道;FCI与通货膨胀有很高的相关性,且领先通胀1~7个月,能够很好地预测通胀。建议政府定期构建我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并应用于通货膨胀预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才 邓姝姝 左玥
为了充分利用混频数据信息,本文构建了金融状况指数的非对称混频编制模型和计算公式,选择季度GDP与6个月度金融状况指标的混频数据,采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混频向量自回归(MS-MF-VAR)模型,测算了不同机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值,进而实证编制与应用了我国非对称混频金融状况指数(MSMFFCI),同时与同频金融状况指数(SFFCI)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MSMFFCI对GDP的预测效果要优于SFFCI,MSMFFCI领先GDP1-2个季度,与GDP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屈军 朱国华
本文基于金融变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传递机理,选取了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利率、汇率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变量指标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时变系数和随机波动率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构建了动态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FCI),克服了传统固定权重构造方法中经济信息含量少、未考虑经济制度环境结构性变化等缺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金融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状况指数能较好预测和解释未来通货膨胀运行趋势,样本期内通货膨胀对金融状况指数冲击响应具有显著时变动态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任重 刘冬冬
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了包含利率、汇率、房价、上证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五个变量缺口值在内的金融状况指数(FCI,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将FCI与通货膨胀和股市投资热度(新增证券账户数)进行预测检验,发现前者与后两者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并对后两者有很好的预测性。这表明房价和股票价格等资产价格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央银行在实施调节经济波动,诸如控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时,必须把资产价格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和独立性加以考虑。同时,因为本文所构建的金融状况指数在样本区间内与股市投资热度走势相吻合,所以FCI对投资者的股市投资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萱 姜春艳
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特征越发的相似促使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TVP-SV-VAR模型对商品金融化程度与货币政策及目标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品金融化程度因素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且对宏观经济信息敏感度较强;商品金融化程度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比对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商品金融化程度高的对货币政策影响持久且较为平稳,但是中短期更为显著。本研究通过分析商品金融化的不同程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长青 张羽
当前形势复杂多变,调控政策的实施会影响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运用TVP-SV-VAR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稳定与经济波动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在经济平稳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会降低金融稳定性;在经济不平稳期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反而会提升金融稳定性。经济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影响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监管当局需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机制,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研 余杰 范从来
运用DMA和TVP-SV-FAVAR模型构建了我国的动态金融状况指数;以金融状况指数为转换变量建立了一个两区制的TVAR模型,分析了我国金融状况的区制转换特征以及金融冲击对于宏观经济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制转换特征,金融状况指数可以提前对金融市场的区制转换给出提示;工业增加值与CPI在金融状况紧张和良好的状态下对金融冲击的反应有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洪 李树 王雨
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TVP-VAR-SV模型检验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分析在数字金融监管强度差异下该动态关系的非对称性,并进一步检验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以及数字金融对宏观风险收益率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紧缩型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紧缩型货币政策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体系单位风险效益。进一步,本文从规范数字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强化数字金融市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政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士贵 范佳奕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背景下,QFII制度(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实施,为国际资本流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渠道。该文以QFII作为代表,通过构建国际资本流动、汇率与股票价格的联动模型,并引入TVP-SV-VAR实证模型,讨论汇改后2005年8月-2017年6月QFII、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三者的联动关系呈现出明显时变性特征,且在不同时间与不同政策背景下的影响程度均不同。最后提出完善QFII管理机制、优化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短期国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梦博 寇依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采用中国2000—2021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时变及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短期和中长期均有效地促进了高质量就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实现了对就业质量的保障,而在长期内政策效果受到削弱,这说明高质量就业的实现并非“斯须之作”。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为平稳,其影响具有滞后性,而价格型工具更能有效熨平外部冲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相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控具有更强的拉动作用与抗冲击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维国 王际皓
本文基于金融压力指数法分别构建了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产价格波动压力指数,并通过MSIH-VAR模型,分别识别三类金融风险及其风险等级。模型结果表明,三类金融风险划分情况与现实较为吻合,针对2000-2015年初的金融大事件有比较准确的判断。货币危机模型中,货币风险的变化与M2乘数有密切联系,且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能够及时地改变货币风险等级,二者存在反向变动关系。银行风险增加的主要因素为信贷的扩张,过快的扩张速度会明显提升银行的风险等级。资产泡沫风险主要表现在资产价格的波动,这与我国的政策变化密不可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建臣 周芮帆 庞念伟
随着后疫情时期各项刺激政策有序退出,稳杠杆的紧迫性和优先性开始提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TVP-SV-VAR模型,研究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杠杆率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发展导致的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宏观杠杆率统计口径的不健全,使得2008年之后正向GDP冲击引起的去杠杆效应表面上有所增强。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造成2009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下降,对宏观杠杆率的驱动力上升。利率上升在短期和长期能够抑制宏观杠杆率增长,但中期会加剧企业债务负担,利率市场化改革及传导渠道的畅通提升了利率对宏观杠杆率的调控效率。本文认为,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宏观杠杆率的监测和统计口径,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发挥利率在稳杠杆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韬悦 李静萍
通过梳理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传导机制来构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结合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特征,使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实证验证了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2009年、2015年及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时点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不同。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作用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而增强。因此,要优化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应着重避免该过程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触发与传导,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璟 陶士贵
人民币国际化经历着从初级到高级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各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从机理上探究国际收支结构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双向互动关系:近些年我国"双顺差"以及"一顺一逆"的国际收支结构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相应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又会带来收支结构的变动。2016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与中美贸易战给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带来新的变数,也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E-G两步法协整分析、TVP-SV-VAR模型研究各指标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开放条件下"一顺一逆"收支结构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可能导致收支结构朝"一逆一顺"方向变动。对此,提出现阶段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适度进行资本项目开放、保持对内物价水平稳定、加强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向更高阶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凯 王少楠 许承明
本文运用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贝叶斯DCC-GARCH模型,并结合我国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数据,分析银行信贷、房产价格与经常账户余额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动态关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的扩张可以显著推高房产价格,减少经常账户盈余;房产价格的上涨会刺激银行信贷扩张,削弱经常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盈余的增加则会减少银行信贷量,抑制房产价格上涨;银行信贷与房产价格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银行信贷与经常账户余额间的关联程度次之,而房产价格与经常账户余额的关联程度最低。因此,为了平抑暴涨的房产价格、改善经常账户失衡的状况,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应加强对银行信贷投放的管理,切实管住银行信贷量的总阀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周期及宏观经济效应——基于TVP-SV-VAR模型的分析
投资者风险态度、资产价格与汇率预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DCC-GARCH和TVP-SV-VAR模型
混频非对称金融景气指数编制及应用研究——基于MF-MS-DFM模型的经验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研究——基于TVP-SV-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我国货币状况指数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基于TVP-VAR-SV模型的分析
我国金融状况指数构建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启示——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研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投资驱动、货币供给与PPI低迷——基于TVP-VAR-SV模型的动态分析
金融杠杆、房价高企与汇率波动——基于DSGE和TVP-SV-VAR模型的双重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