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3)
2023(12414)
2022(10574)
2021(9507)
2020(8272)
2019(18983)
2018(18567)
2017(36868)
2016(19632)
2015(22358)
2014(22510)
2013(22714)
2012(21607)
2011(19814)
2010(20461)
2009(19793)
2008(18823)
2007(17239)
2006(15629)
2005(14455)
作者
(59387)
(49618)
(49340)
(47477)
(31344)
(23682)
(22869)
(19217)
(18586)
(17665)
(17041)
(16446)
(15733)
(15708)
(15546)
(15393)
(14733)
(14497)
(14374)
(14330)
(12551)
(12153)
(11989)
(11422)
(11311)
(11151)
(10893)
(10865)
(10028)
(9821)
学科
(102866)
经济(102783)
(52361)
管理(52179)
(40292)
企业(40292)
方法(39700)
数学(35453)
数学方法(35215)
中国(31362)
(28264)
金融(28262)
(27027)
银行(26984)
(26100)
(24993)
地方(24380)
(23508)
(21007)
业经(20087)
(18895)
(18421)
贸易(18406)
(17841)
农业(17028)
地方经济(14396)
(14111)
财务(14082)
财务管理(14042)
(13928)
机构
大学(296529)
学院(296328)
(137882)
经济(135134)
管理(108340)
研究(106194)
理学(91834)
理学院(90763)
管理学(89449)
管理学院(88879)
中国(87249)
(64331)
(62323)
科学(61191)
(55059)
财经(50722)
(50507)
研究所(49551)
中心(49303)
(45701)
(45232)
经济学(44712)
业大(41523)
经济学院(40352)
北京(40019)
农业(39779)
财经大学(37327)
(36982)
(36828)
师范(36632)
基金
项目(182376)
科学(142377)
研究(134081)
基金(132028)
(114317)
国家(113370)
科学基金(95645)
社会(86657)
社会科(82307)
社会科学(82280)
(70833)
基金项目(69496)
教育(60485)
(59088)
自然(58805)
自然科(57370)
自然科学(57352)
自然科学基金(56384)
资助(54637)
编号(54316)
成果(45430)
(41681)
重点(41613)
(41140)
(37721)
课题(37393)
国家社会(36310)
创新(35442)
教育部(35289)
科研(34670)
期刊
(158602)
经济(158602)
研究(95431)
中国(57017)
(49148)
(45839)
学报(44063)
(44036)
金融(44036)
科学(40152)
管理(39692)
大学(33108)
学学(31425)
农业(29848)
经济研究(26996)
财经(26317)
教育(24911)
技术(24465)
业经(23401)
(22786)
问题(21309)
(18195)
技术经济(16712)
国际(16351)
理论(15822)
统计(15549)
(15321)
商业(14742)
世界(14191)
实践(13869)
共检索到463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嘉  张屹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活跃的金融因素影响着经济增长问题的每一个方面。利用统计趋势分解法估算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当前状况,针对金融因素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7%左右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调整经济需求结构,降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性,以减少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海斌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4.2%大幅放缓到2013年的7.7%。经济放缓一部分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发达国家在危机后的经济调整导致全球最终需求放缓,迫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推动转为内需主导。从国内因素来看,最近两三年的经济下滑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继2008~2010年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近两三年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到中性。同时,中国经济增速也出现了结构性的放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本文一是从GDP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二是对影响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下半年我国经济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回落的趋势;三是对经济增速回落的认识,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速适当回落是合理的,但要避免经济增长下降过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林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于衰退,也使中国经济一跌不振,进入了新常态,如何重新启动中国经济,使其恢复以往的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央政府不容回避的难题。从西部经济崛起、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释放制度红利、大国经济特征和优势等维度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与动力因素。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若能把握好这些潜在因素,中国经济仍能继续高速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燕  冯连勇  齐超  王宏伟  William X Wei  
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化石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可供于经济社会能够真正使用的净能源量也随之变动,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净能源"角度提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概念,并预测至2025年我国化石能源产量、净进口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进而,将取得的重要参数和预测数据应用到能源型生产函数中,通过Lingo软件模拟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得出:在基准情景下,我国GDP增速呈逐步放缓的趋势,2011-2015年间为9.26%,2016-2020年间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檀学燕  张涛  
本文在对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经济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方法对我国税收收入从1981-2005年的经济因素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不仅验证了定性分析的结论,而且为税收收入增长趋势预测提供了工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剑冰  吕静  王立勇  
本文利用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我国潜在产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指标,以此分析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和宏观经济增长态势与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自1978-2014年间实际经济增长较为合理,基本与潜在增长率相吻合。然而,近年来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一方面说明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下滑,一部分可以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回落来解释,还有一部分是由经济周期性波动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应高度重视稳增长任务的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伟  林山君  陈凯  
基于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最新数据,采用分要素预测法和人均GDP分解法,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和趋势,并探讨其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来得早"、"来得快"、城乡倒置等特征。在2010~2100年期间,人口老龄化若干关键指标快速上升且长期保持高位。如果将1960~2005年的中国人口结构替换成2005~2050年的数据,人均GDP增长率将降低1.23个百分点,这一影响程度在世界范围处于很高等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玉铭,毛汉英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山东半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半岛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适度经济增长速度及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张明  费兆奇  曹婧  王喆  张冲  
2022年,国际方面,乌克兰危机叠加美联储加息,海外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方面,经济增长从快速下降到缓慢回升,宏观杠杆率前高后稳,社融和信贷冲高回落,理财赎回潮增大年末债市波动,股市于深度调整中显较强韧性,中美经济、政策周期错位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总体上,面临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冲击,2022年我国货币金融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总基调,助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促进房地产、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以及金融业扩大开放,经济增长有望回归潜在增长水平。进入2023年,“稳增长,扩内需”成为宏观调控主基调,货币金融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市场内生动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并着力稳物价、稳就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春  
文章使用改进型的变弹性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和我国各要素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以需求侧为核心的扩张性政策难以更为持久的维持经济高位运行;尽管全国层面各类要素潜在增长率出现变化,但不同区域仍存较大差异。现阶段经济政策调整仍需根据各地实际差异进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立钧  刘庆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谭艳芝  彭文平  
本文将引起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量(储蓄、投资、资本积累)和质(投资效率、TFP)两类,运用1978-200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投资和资本积累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经济增长的质的因素影响显著为负或不显著,因而综合起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