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8)
- 2023(12566)
- 2022(11093)
- 2021(10241)
- 2020(8667)
- 2019(20096)
- 2018(20226)
- 2017(40211)
- 2016(21431)
- 2015(24310)
- 2014(24537)
- 2013(24672)
- 2012(22981)
- 2011(20969)
- 2010(21209)
- 2009(19840)
- 2008(19083)
- 2007(16950)
- 2006(15346)
- 2005(13814)
- 学科
- 济(107412)
- 经济(107312)
- 管理(60636)
- 业(56733)
- 企(45375)
- 企业(45375)
- 方法(43116)
- 数学(37639)
- 数学方法(37315)
- 中国(26752)
- 农(24550)
- 地方(23748)
- 财(21534)
- 业经(20983)
- 学(20922)
- 制(17979)
- 贸(17549)
- 贸易(17536)
- 易(16958)
- 农业(16585)
- 银(15127)
- 银行(15089)
- 和(15034)
- 地方经济(14824)
- 环境(14665)
- 行(14482)
- 融(14338)
- 金融(14337)
- 理论(14101)
- 体(12753)
- 机构
- 大学(320772)
- 学院(318130)
- 济(139243)
- 经济(136396)
- 管理(125706)
- 研究(110476)
- 理学(108123)
- 理学院(106939)
- 管理学(105359)
- 管理学院(104781)
- 中国(82423)
- 京(68649)
- 科学(65442)
- 财(63044)
- 所(55903)
- 研究所(50551)
- 财经(50471)
- 中心(48156)
- 农(47142)
- 江(45677)
- 经(45658)
- 业大(44462)
- 北京(44212)
- 经济学(42704)
- 范(41054)
- 师范(40743)
- 院(39642)
- 经济学院(38253)
- 财经大学(37338)
- 州(37074)
- 基金
- 项目(207610)
- 科学(162613)
- 研究(153798)
- 基金(150448)
- 家(129976)
- 国家(128930)
- 科学基金(110129)
- 社会(97493)
- 社会科(92418)
- 社会科学(92393)
- 基金项目(79940)
- 省(79661)
- 自然(69950)
- 教育(69150)
- 自然科(68216)
- 自然科学(68203)
- 自然科学基金(66976)
- 划(66717)
- 编号(62910)
- 资助(62716)
- 成果(51649)
- 部(46261)
- 重点(45885)
- 发(45269)
- 课题(42906)
- 创(42272)
- 国家社会(39947)
- 教育部(39763)
- 创新(39486)
- 科研(39169)
- 期刊
- 济(159728)
- 经济(159728)
- 研究(102002)
- 中国(56186)
- 管理(47755)
- 学报(46167)
- 财(45226)
- 科学(43685)
- 农(42479)
- 大学(34940)
- 学学(32929)
- 教育(31066)
- 农业(29653)
- 融(28962)
- 金融(28962)
- 技术(27372)
- 经济研究(26651)
- 财经(25062)
- 业经(24198)
- 经(21444)
- 问题(21102)
- 技术经济(17507)
- 理论(17120)
- 贸(16386)
- 图书(15787)
- 实践(15342)
- 践(15342)
- 现代(15109)
- 商业(14961)
- 统计(14404)
共检索到47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剑冰 吕静 王立勇
本文利用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我国潜在产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指标,以此分析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和宏观经济增长态势与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自1978-2014年间实际经济增长较为合理,基本与潜在增长率相吻合。然而,近年来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一方面说明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下滑,一部分可以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回落来解释,还有一部分是由经济周期性波动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应高度重视稳增长任务的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盛磊 陈垚彤
生产率是影响一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全周期和子周期两种视角,利用C-D生产函数对我国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预测了未来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呈现科技与资本双轮驱动特征;未来我国将跨越上中等收入阶段,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预测结果显示:2036-205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转换,将更加接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阶段"战略目标,更加适应新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 C-D生产函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柱鲜 王立勇 金华森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有些经济指标较高,以至于达到或接近了前几次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在经济增长率方面,2003年达到9. 1%,2004年保持9.5%的增长速度;物价也出现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日前有一份报告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启动的速度如此之快,从经济运行的环境和变化趋势看,二季度可能会有所降温。由于目前总需求的扩张以消费为主导,住房需求开始从消费主导向投资主导转变,泡沫有可能在数年后出现,目前尚属正常,而政府已经出台了某些调控措施,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将有所下降,汽车与钢铁增长也可能相对减缓。需要提及的是,操作不要过猛,下降不可过大。同时考虑到一季度投资增长太快,二季度可能会出现技术性回调。政策调控也会影响住房消费,再加上“非典”对服务业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袁富华 陈昌兵 陆明涛
本文研究中国将要经历的增长阶段转换问题,主要结论是:(1)高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阶段Ⅰ,已逐步失去经由干预提升效率的动力,以结构调整促进效率提高的增长阶段行将结束,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将开启经济稳速增长阶段Ⅱ,效率提高促进结构优化是本阶段的主要特征;(2)促使增长阶段Ⅰ向增长阶段Ⅱ转型的三大主导因素是: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拐点的出现,长期增长函数要素弹性参数逆转以及经济结构服务化趋势的逐步形成;(3)东部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经进入经济减速通道,2016年后,随着全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结构服务化加快、人口红利的下降,如果劳动生产率不能持续提高,中国经济减速势成必然。
关键词:
潜在增长 效率 平稳减速 结构调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张明 费兆奇 曹婧 王喆 张冲
2022年,国际方面,乌克兰危机叠加美联储加息,海外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方面,经济增长从快速下降到缓慢回升,宏观杠杆率前高后稳,社融和信贷冲高回落,理财赎回潮增大年末债市波动,股市于深度调整中显较强韧性,中美经济、政策周期错位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总体上,面临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冲击,2022年我国货币金融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总基调,助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促进房地产、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以及金融业扩大开放,经济增长有望回归潜在增长水平。进入2023年,“稳增长,扩内需”成为宏观调控主基调,货币金融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市场内生动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并着力稳物价、稳就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嘉 张屹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活跃的金融因素影响着经济增长问题的每一个方面。利用统计趋势分解法估算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当前状况,针对金融因素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7%左右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调整经济需求结构,降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性,以减少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春
文章使用改进型的变弹性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和我国各要素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以需求侧为核心的扩张性政策难以更为持久的维持经济高位运行;尽管全国层面各类要素潜在增长率出现变化,但不同区域仍存较大差异。现阶段经济政策调整仍需根据各地实际差异进行。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要素 潜在增长率 区域分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旭 吴传清
基于1990—2016年历史数据,文章采用生产函数法对国内39个主要中心城市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并预测其未来十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结果显示:1990—2016年,国内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04%,与同期潜在经济增长率非常接近,但经济增速呈现出随时间逐步下降的特点;过去二十多年,国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驱动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行政等级越高的中心城市潜在经济增长率越低,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预计2017—2025年国内中心城市潜在经济增长率仍能达到8%,但长期增速回落的趋势不会改变。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率 中心城市 生产函数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金全 张海燕
经济增长在险水平 (GaR)和条件标准差 (CSD)能够有效地度量国家经济风险波动的单向性和双向性。利用动态时窗和条件异方差模型 ,我们发现我国国家经济风险与经济周期波动密切相关 ,目前的国家风险状态已经体现出明显的稳定性。利用协整关系检验 ,我们发现我国国家经济风险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 ,因此采取积极经济政策的“反周期”干预 ,所诱发的适度经济波动将有助于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富华
为对减排目标的经济意义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本文尝试着建立一个含有环境要素的增长核算框架。立足于这个分析性框架,本文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了揭示,并对减排冲击和未来增长趋势给出了说明,主要结论如下:(1)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潜在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9.5%,其中,大约1.3个百分点是环境的代价;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消耗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2个百分点。(2)在考虑低碳经济约束、人口转型的条件下,未来10年中国潜在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到8%以下,现有生产模式不足以吸收减排冲击。(3)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至关重要。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潜在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李隽 王哲昊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二元社会下的奥肯定律,以及二元社会下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用实际数据对中国奥肯定律进行了测算,同时得到了我国1986~2004年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没有超过潜在增长率,但潜在增长率对我国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应努力阻止实际增长率达到其潜在的水平,并在控制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要努力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率 二元结构 奥肯定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