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9)
- 2023(10819)
- 2022(9845)
- 2021(9418)
- 2020(7984)
- 2019(18834)
- 2018(19033)
- 2017(37636)
- 2016(20481)
- 2015(23321)
- 2014(23539)
- 2013(23593)
- 2012(21814)
- 2011(19768)
- 2010(19974)
- 2009(18354)
- 2008(18067)
- 2007(15937)
- 2006(14263)
- 2005(12959)
- 学科
- 济(82133)
- 经济(82032)
- 管理(58450)
- 业(55443)
- 企(45154)
- 企业(45154)
- 方法(38904)
- 数学(33865)
- 数学方法(33450)
- 中国(23786)
- 农(22759)
- 财(22051)
- 贸(20537)
- 贸易(20530)
- 易(20087)
- 业经(17415)
- 学(17370)
- 制(16904)
- 地方(15882)
- 农业(14684)
- 银(13995)
- 银行(13962)
- 理论(13445)
- 行(13314)
- 和(13287)
- 出(13266)
- 务(12771)
- 财务(12705)
- 财务管理(12672)
- 技术(12641)
- 机构
- 大学(298013)
- 学院(294677)
- 济(119075)
- 管理(118246)
- 经济(116376)
- 理学(101671)
- 理学院(100577)
- 管理学(98959)
- 管理学院(98433)
- 研究(97597)
- 中国(74456)
- 京(64491)
- 科学(59427)
- 财(57110)
- 所(49489)
- 财经(45365)
- 研究所(44442)
- 农(44009)
- 中心(43890)
- 江(42737)
- 业大(42010)
- 北京(41704)
- 经(41041)
- 范(39253)
- 师范(38961)
- 经济学(35438)
- 院(35183)
- 州(35107)
- 农业(34282)
- 财经大学(33637)
- 基金
- 项目(193258)
- 科学(150901)
- 研究(144191)
- 基金(139165)
- 家(119787)
- 国家(118785)
- 科学基金(101445)
- 社会(89052)
- 社会科(84335)
- 社会科学(84311)
- 省(74538)
- 基金项目(74369)
- 教育(65995)
- 自然(65486)
- 自然科(63867)
- 自然科学(63852)
- 划(62805)
- 自然科学基金(62670)
- 编号(60224)
- 资助(58366)
- 成果(49868)
- 部(43456)
- 重点(42554)
- 课题(40968)
- 发(40893)
- 创(39472)
- 教育部(37310)
- 项目编号(37263)
- 科研(36786)
- 创新(36761)
- 期刊
- 济(132950)
- 经济(132950)
- 研究(93169)
- 中国(53284)
- 学报(43533)
- 管理(43446)
- 财(41440)
- 科学(40297)
- 农(39959)
- 教育(33923)
- 大学(33025)
- 学学(30579)
- 农业(27902)
- 融(27311)
- 金融(27311)
- 技术(25267)
- 业经(21908)
- 财经(21548)
- 经济研究(20834)
- 问题(18580)
- 经(18226)
- 图书(17653)
- 理论(16522)
- 贸(16127)
- 实践(15164)
- 践(15164)
- 技术经济(14717)
- 现代(13690)
- 科技(13647)
- 业(13306)
共检索到440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如斌
本文从潜在产出概念的界定出发,在概述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潜在产出测算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测算过程和方法选用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测算结果也广泛用于经济增长的预测以及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但受方法缺陷和数据质量的影响,我国潜在产出在测算上不存在最合适的方法,从经济增长推动角度研究潜在产出也鲜有出现。这些都为今后研究我国潜在产出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测算综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阮健弘
随着劳动力质量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有必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因素进行全方位测算。本文基于多元滤波法等方法,将固定资本分解为通讯信息类固定资本和其他资本,并将劳动力对经济的拉动分解为数量、质量和知识创新三部分,对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进行整体和分行业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包括通讯信息类固定资本和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拉动呈持续上升态势,劳动力数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同时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此外,本文通过生产函数法测算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在5%~5.7%,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哲峰
潜在产出指一个经济体在非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所能实现的生产水平。潜在产出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注意几个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以保证政策最大的适用性。二要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实现统计数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三要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增加教育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贾彦东
本文分别利用生产函数法、状态空间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及DSGE模型四种方法,对我国1993-2018年的潜在产出进行了估算,详细分析了其变动原因和政策含义,并给出未来10年的趋势预测。主要结论有:(1) 1993-2018年我国潜在产出呈现出逐步放缓走势,平均增长率为9. 4%,略低于9. 5%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平均增速为3. 6%,资本投入平均增速为11. 7%,劳动力投入平均增速为0. 6%,对潜在产出增速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8. 3%、58. 3%和3. 4%。(2)近年来潜在产出增速的趋势性放缓主要源于高投资并未形成有效资本,进而导致有效资本投入对潜在产出的拉动力持续走低。而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放缓,投资调整成本上升,资本形成效率快速下降,是有效资本投入不足和潜在产出放缓的深层次原因。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3)劳动力市场搜寻成本较高,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劳动的增长贡献率较低,我国的人口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进一步加剧了近年来潜在产出增速的趋势性放缓。(4)如果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5-10年我国潜在产出平均增速仍将缓慢下降。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潜在产出增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在劳动投入方面。(5)政策上,应在平衡好短期需求与中长期改革目标基础上,以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质量,降低就业主体的搜寻成本。着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质量和结构,提高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冀民
文章对潜在产出的内涵和相关研究方法以及HP滤波器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对平滑因子的合理取值进行了讨论。文章对平滑因子分别取1600和40.96情况下的农业趋势序列和波动缺口进行了分解,以此为基础得到潜在产出率。研究表明:L1下的潜在产出率较为平缓,适宜描述长期增长路径,L2下的潜在产出率为明显的先跌后涨。
关键词:
农业潜在产出率 HP滤波 平滑因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坤荣 李猛
分别利用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测算中国1952~2008年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测算结果表明,1952~2008年间,中国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改革开放前的波动程度高于改革开放后,1995年前的波动程度高于1995年后。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测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得以测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分析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形成原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波动周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柱鲜 王立勇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型动态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潜在产出进行估计,并利用估计结果计算出政府财政预算中的结构性成分和周期性成分。通过对周期性预算余额和结构性预算余额的分析发现,我国财政自动稳定器功能较弱,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周期性波动相对较小;周期性预算余额的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吻合;我国1998年以来的财政态势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点,其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减少经济波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杨丹丹
位于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的潜在产出测算在金融危机中遭遇巨大挑战,预测的失灵严重影响了宏观调控的精确性。基于现有潜在产出测算依托的三大特征——全方位的市场有效论、产出的供给决定论与经济的长期均衡论,本文分析了危机中市场的失灵、逆萨伊定律的存在与有效需求的长期不足如何导致了潜在产出测算的失灵,并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的大规模存在、供给面核算的特殊性及制度变迁的频繁性如何造成起源于发达国家的潜在产出测算方法的不适用性。最后,针对不满足传统潜在产出测算基础的市场失灵、金融泡沫化与经济停滞时期,本文提出了潜在产出测算的改良与突破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攀 刘子扣
产出缺口是判断经济形势,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从供给和需求结合的视角对潜在产出赋予"可持续性"的内涵。新常态下,应将"货币中性"纳入对中国潜在产出测算的考量,引入信贷缺口、房地产价格缺口等指标,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决策特征演变对经济内在驱动机制的影响,进而建立基于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提高潜在产出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货币中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乔红芳 沈利生
本文假定在当前生产要素利用率条件下,由于投入的要素存在着错配,产出未达到最大,只要改变投入要素的配置,在投入要素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就可实现产出的最大。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达到最佳配置比例时达到的产出水平,定义为潜在产出,而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就是潜在损失或是效率损失。以MRW模型为基础,基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合理配置视角,对中国1978—2011年间的潜在产出和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两种资本的产出弹性之比为2.53,远远低于其存量之比9.53;潜在产出曲线明显位于实际产出曲线之上且两条曲线的差距越来越大,说明潜在损失为正且绝对额越来越大;1978—2011年时段潜在产出年均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仲崇文 吴甦 于洪菲
本文在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曲线反映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影响,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估计了我国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实证结果表明,需求冲击对产出水平的影响确实只是暂时性的,而供给冲击对于产出水平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潜在产出 总需求总供给 结构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俊杰 彭斌 叶巾祁
文章综述了健康对产出和效用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健康对个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健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未能得到一致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健康进入效用函数也具有直觉上的合理性,但是健康如何影响效用在学术界也未能达成共识。3个可能的前进方向是:(1)使用更多的微观数据来证实健康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机制以及各种机制下影响程度的大小;(2)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分析各种机制的共同作用;(3)克服测度状态依赖性时面临的困难,更可信的估计状态依赖性的符号的大小。
关键词:
健康 产出 效用 微观机制 状态依赖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夏飞
近年来,石油价格的快速攀升再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Barsky&Kilian,2004)。石油价格的这种持续高位波动会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二战之后,美国经济9次衰退中的8次衰退都伴随着油价上扬。而在1973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建伟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货币错配影响投资及产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货币错配影响经济主体投资及产出的机制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表效应、风险效应和竞争效应三个方面,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货币错配对投资及产出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货币错配 投资 产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剖析了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不同涵义和估计思路,然后对状态性分解方法、结构性方法和混合型方法等三类估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介绍和比较,最后分析这些估计方法的实践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估计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