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4)
2023(5152)
2022(4528)
2021(4290)
2020(3816)
2019(8660)
2018(9046)
2017(17223)
2016(9904)
2015(11362)
2014(11970)
2013(11687)
2012(10991)
2011(10137)
2010(10450)
2009(10123)
2008(9847)
2007(9198)
2006(8440)
2005(7534)
作者
(31675)
(26313)
(25890)
(24723)
(16330)
(12601)
(11897)
(10288)
(9773)
(9443)
(8837)
(8832)
(8663)
(8402)
(8082)
(8032)
(7993)
(7754)
(7665)
(7657)
(6934)
(6560)
(6472)
(6151)
(6067)
(5893)
(5846)
(5722)
(5495)
(5360)
学科
(38495)
经济(38453)
管理(24207)
(21087)
方法(17072)
(15674)
企业(15674)
数学(14195)
数学方法(14033)
中国(12996)
(11903)
(10597)
(9196)
(8962)
(8040)
银行(8021)
(7975)
业经(7845)
地方(7818)
(7782)
农业(7425)
理论(7384)
(6968)
贸易(6964)
(6777)
(6591)
金融(6584)
(5944)
环境(5914)
(5514)
机构
学院(149746)
大学(148017)
(55032)
经济(53567)
研究(53260)
管理(52743)
理学(43707)
理学院(43139)
管理学(42308)
管理学院(42031)
中国(40931)
科学(34612)
(32998)
(29091)
(28554)
(27506)
研究所(25809)
(23893)
中心(23125)
业大(22455)
财经(22268)
(22139)
农业(21859)
师范(21834)
北京(21546)
(19846)
(19584)
(19330)
技术(17720)
师范大学(17374)
基金
项目(91325)
科学(68982)
研究(66584)
基金(61990)
(54840)
国家(54381)
科学基金(43988)
社会(39328)
(37784)
社会科(37112)
社会科学(37097)
基金项目(32931)
(31619)
教育(30679)
编号(28242)
自然(28027)
自然科(27209)
资助(27200)
自然科学(27194)
自然科学基金(26617)
成果(23801)
课题(21015)
(20820)
重点(20723)
(19412)
(17641)
计划(17586)
科研(17207)
(16705)
项目编号(16598)
期刊
(68354)
经济(68354)
研究(44561)
中国(30303)
学报(25328)
(24861)
科学(22475)
(20552)
管理(18799)
大学(18239)
教育(18122)
学学(17198)
农业(17067)
(14254)
金融(14254)
技术(13003)
业经(12748)
财经(10577)
经济研究(10472)
问题(9929)
(9116)
(8678)
(8206)
(7843)
商业(7710)
统计(7595)
理论(7447)
(6916)
技术经济(6871)
图书(6816)
共检索到231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瑞华  卢函  王泽宇  钟敬秋  
基于滨海体育旅游的内涵,从经济基础、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人力资源、客源市场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测算我国沿海省份(不包括港澳台)滨海体育旅游支撑条件。结果表明:(1)2001—2015年,我国滨海体育旅游支撑条件整体变化不大,指数平均值介于0.5140.601,但沿海各省份滨海体育旅游综合支撑条件和各子支撑条件差距显著。(2)我国滨海体育旅游支撑条件空间分异明显,第一层次为广东、浙江;第二层次为山东、江苏和上海;第三层次为福建、辽宁;第四层次为河北、天津;第五层次为广西、海南。(3)引入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慧  王春峰  李博  谷园园  
基于对体育文化旅游节事的界定,文章构建了我国省际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利用2015年我国各省份数据计算指标权重,并对我国各省份的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权重最高,文化与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权重分列第二、三位;(2)各省份的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整体水平不高;(3)各省份在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分项得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中部区域的平均得分水平较高,东部、西部与东北部区域的平均得分水平则排在第二至四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莹雪#副教授  郑海燕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旅游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认为:在对旅游地的生态影响、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专门和系统的评价较少,尤其对滨海旅游地较少涉及。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滨海旅游地生态系统特征,阐述了生态安全条件下滨海旅游的内涵,并按照旅游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和人文响应三方面选择指标构建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谌杨杨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作志  王尔大  苏敬勤  
人类的滨海旅游活动改变了滨海旅游资源的原生态,本文用福利经济学社会效用最大化原理分析旅游活动的经济价值,反应出人类改变滨海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补偿。这种非市场社会公共品环境资源的价值通常用消费者剩余反应,可以通过从一种质量状态改善到另一种状态时的最大意愿支付(WTP)测量,WTP直接表现旅游者对承载旅游活动的环境资源的假想购买意愿。文中提出采用单解释变量对数效用差函数的离散条件评价法分析九类旅游活动的经济价值,得到大连滨海各种旅游活动的每人WTP为38-125元,在分析WTP和解释变量关系后发现偏好于更亲近海水和沙滩活动的旅游者愿意花费更大的个人意愿支付。旅游活动的经济价值分析从技术上增加了旅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保尔  
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旅游产品。本文分析了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针对产品深度开发的瓶颈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明  徐磊  
滨海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是编制沿海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选划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起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运用旅游市场分析的框架,对我国滨海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我国滨海旅游入境客源市场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旅游动机等方面的结论,以及滨海旅游国内客源市场的特征,进而对我国滨海旅游潜在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我国滨海旅游客源市场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莹雪  
本文依据PSR框架模型,构建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划分了生态安全度等级。以珠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珠海市20062015年间的生态安全度A均大于1,属于很安全的等级;生态安全度略有波动,总体上生态安全度呈上升趋势。珠海市20062015年间资源环境压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资源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人文响应呈现更为积极的态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颖  鲁小波  郭迪  
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促进辽宁滨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本研究从辽宁省、全国两个层面对辽宁滨海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辽宁滨海旅游发展存在如下问题:(1)辽宁滨海旅游业竞争力参差不齐,影响地区间合作;(2)辽宁滨海旅游业竞争力整体实力不强,在全国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与世界滨海旅游热点与发展趋势相比,辽宁滨海旅游产品落后,效益低下。建议从均衡发展、地区联动、打造精品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升辽宁滨海旅游竞争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张广海  
在分析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空间集聚与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一份额法对滨海旅游产业部门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分解,全面分析产业整体结构效益和竞争优势,构造了旅游产业集聚能力与产业关联程度测度公式,对我国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及特征进行定量测度,并系统分析滨海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品牌和创新效应。进而,基于集群的区域协作、融合发展、投入引导及竞争优势的视角,探讨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毅  朱竑  
从滨海旅游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角度,将气候变化对滨海旅游的影响分解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按旅游景观系统和旅游者两个层面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滨海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的影响,不仅仅是滨海景观组分的增与减,或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简单改变,而是重塑整个滨海旅游资源环境系统。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中国未来滨海旅游发展不容乐观,只有重视旅游环境教育,培养和提高不同群体的旅游环境感知,才能真正推动低碳时代的到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群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邱敬舒  
上海临港新城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发展旅游业。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新城规划打造的滨海旅游形象开始突显。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临港新城发展滨海旅游具有资源、基础、机遇与能源优势,并且需加强海洋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完善内外部交通条件、提升旅游形象宣传,进而秉承"低碳"、"生态"理念提出临港新城未来发展的旅游项目设计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悦铮  
发展滨海旅游业,建设海上大连李悦铮(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10008)l建设海上大连,发展滨海旅游业的重要性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许多国家把经济开发的重点转向海洋、把开发海洋经济作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出路之一。目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忠秀  谢爱良  
山东省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的优势: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和交通、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以及发达的经济等。但滨海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山东省滨海旅游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各地旅游形象主题;重视偏离大中城市的滨海海滩、海岛旅游资源开发;重视国内市场,协调好国际与国内旅游关系;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环境;抓住奥运机遇,培植滨海旅游名牌产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