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2)
2023(13012)
2022(11531)
2021(10754)
2020(9060)
2019(20820)
2018(21145)
2017(41399)
2016(22238)
2015(25232)
2014(25417)
2013(25416)
2012(23712)
2011(21770)
2010(21975)
2009(20473)
2008(19711)
2007(17523)
2006(15761)
2005(14164)
作者
(65483)
(54112)
(54015)
(51373)
(34772)
(25839)
(24694)
(21167)
(20474)
(19336)
(18384)
(18290)
(17395)
(17192)
(16859)
(16445)
(16146)
(15784)
(15553)
(15484)
(13651)
(13246)
(13052)
(12439)
(12310)
(12110)
(11972)
(11856)
(10960)
(10530)
学科
(109313)
经济(109202)
管理(61711)
(56760)
(45651)
企业(45651)
方法(43866)
数学(38525)
数学方法(38181)
中国(27458)
地方(25107)
(24251)
(22432)
(21562)
(21342)
贸易(21330)
业经(21078)
(20707)
(18112)
农业(16220)
(15547)
金融(15546)
(15492)
银行(15455)
(15229)
环境(15208)
地方经济(15077)
(14860)
理论(14129)
技术(13059)
机构
大学(331767)
学院(327824)
(143303)
经济(140311)
管理(128878)
研究(113525)
理学(110805)
理学院(109577)
管理学(107953)
管理学院(107341)
中国(84502)
(70298)
科学(67074)
(64700)
(57362)
财经(51898)
研究所(51855)
中心(49527)
(47254)
(47067)
(46728)
北京(45257)
业大(44829)
经济学(44611)
(43098)
师范(42772)
(40947)
经济学院(40046)
财经大学(38524)
(37888)
基金
项目(214756)
科学(168103)
研究(159592)
基金(155683)
(134267)
国家(133193)
科学基金(113688)
社会(101176)
社会科(95904)
社会科学(95878)
基金项目(82359)
(81554)
自然(72057)
教育(72006)
自然科(70256)
自然科学(70240)
(68993)
自然科学基金(68971)
资助(65199)
编号(65114)
成果(53704)
(48350)
重点(47549)
(46784)
课题(44525)
(43681)
教育部(41640)
国家社会(41442)
创新(40829)
人文(40653)
期刊
(163118)
经济(163118)
研究(105209)
中国(57043)
管理(48622)
学报(47469)
(46030)
科学(44520)
(42807)
大学(36139)
学学(33991)
教育(32911)
(30793)
金融(30793)
农业(30061)
技术(28145)
经济研究(27354)
财经(25860)
业经(24322)
(22158)
问题(21838)
(18467)
技术经济(17664)
理论(17269)
图书(16911)
国际(15693)
现代(15589)
实践(15468)
(15468)
世界(15068)
共检索到492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静  孙有望  刘小卉  陈欢  
本文通过对上海洋山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的分析,对铁路和公路集疏运方式的合理分担率进行定性分析,针对铁路集疏运分担率偏低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以创新理念与方法对进铁海联运经济运距进行了重新计算界定。结果表明通过降低铁海联运的固定费用的方式,可以达到调整海铁联运经济运距的目的,从而为制定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蒙少东  
在简要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洋山港港口物流市场博弈模型的设计思想、基本思路和基本假设,进而构建了一个上海洋山港与周边港口物流费用变化的空间模型和物流市场博弈竞争模型,并对该模型构建的推理过程和求解途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讨论,指出了该模型解的性质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整个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的整合方向、发展趋势和港口物流体系的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可行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志萌  艾万政  
南通港西南靠长江,东临黄海,是江苏省内唯一的既沿海又靠江的港口,是我国沿海重要港口,同时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重要港口。实行江海联运是南通深入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有效途径。舟山与南通地理位置相似,位于长江入海口南部,临近上海。本文通过对舟山江海联运战略的研究,以及对南通港现状的探讨,提出南通港发展江海联运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泫蠲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港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保持30%的增速。我国集装箱大部分都集中在沿海城市,北部湾作为我国西南部的第一大深水港,每年集装箱的吞吐量超过了一亿吨。然而,北部湾港口集装箱的运输大部分都是依靠公路运行,一定程度上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实施海铁联运方式,可以极大地缓解公路运输的压力,提高港口吞吐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北部湾港实施海铁联运的优势,以及北部湾海铁联运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完善海铁联运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清  
我国铁港联运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连港、青岛港、上海港于1996年进行铁港联运试点运输。但长期以来由于铁路集货与分货时间长、运输速度慢、港口压港严重、铁港联运衔接不紧密、通关手续繁杂等原因,导致原本致力于发挥铁路运输速度快、腹地经济地带广以及港口运输容量大、费用低的双向联运优势难以全面实现。现在,我国高铁发展已走在世界前面,如何借助高铁的快速运输系统,打通我国内陆主要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娅  陈睿  郝之颖  
以宁波镇海港为例,探讨了以多式联运为特征的港口物流枢纽地区的功能结构、物流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与管理等问题。认为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地区是港口运输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互动发展的结合点,是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交汇集聚的枢纽,是带动城市高端生产服务功能发展与城市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在空间详细规划中须充分体现对交通、仓储、物流增值服务以及市场贸易功能的统筹安排,作好与城市功能的对接,从而有效提高港城联动发展的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慧荣  朱晓宁  钱继锋  
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非线性、高阶次复杂系统。为了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预测的精度,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方法,考虑系统中腹地经济、对外贸易、运输需求、港口、铁路建设投资等多个基本要素,构建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基本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SD(System Dynamics)模型,并应用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有效可行,且预测精度较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慧荣  朱晓宁  钱继锋  
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在描述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集装箱海铁联运与腹地经济、装备技术、其他集疏运方式、环境、安全、运输政策及运输价格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宗刚  方磊  刘径健  
在分析海铁联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取了11个制约海铁联运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海铁联运发展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关系,以及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找出了海铁联运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铁联运发展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维平  李京文  杨正东  方磊  杜时雨  
首先运用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3种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综合研究并详细计算该经济带对国内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省(自治区)的3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集聚影响和程度,以研判沿带制造业的集聚态势。接着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数据,并根据测度结果选出E-G指数显著上升的3个制造业行业与海铁联运的运势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丝绸之路上海铁路运的运输方式是带动制造业积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是结论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鹏军  
依据港口及其产业的时空演替理论,借鉴海岛型区域中心海港那哈对周边岛屿发展影响的经验,以洋山港及其近区域海岛为例,提出若干基于区域中心海港影响下的海岛型城镇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区位转变战略、人口城市化战略、二产升级战略和三产振兴战略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雪   安然  
深圳和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开拓者与引领者。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海事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深圳在港口航运和海洋科技方面具备较大潜力。通过分析深港海洋经济合作的基础和条件、问题和机会,本研究提出通过加强港口航运合作、加强海洋科教合作以及邮轮游艇合作,打造海洋优势产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迪  
1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海铁联运作为一种物流形式,是将铁路、水运两种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次单证、一张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运输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形式之一,海铁联运在降低供应链成本,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国外海铁联运发展形势迅猛,北美、欧洲各国依靠其高速发达的铁路网、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强大的通信网络,只需一次单证,货物能够在铁路、港口、海关等环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红霞  陈冰洋  柏斌  余娟  
首先运用德菲尔法确定港口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港口站运营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连云港港口站调研结果,对连云港港口站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其评价结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旭  张向阳  孙之翼  陆丽丽  
为高效准确地找出某地江海联运可发展运输网络,提出了江海联运网络优化模型。首先模拟江海联运应用的现实条件和运作方案,构建江海直达、江海中转和江海直驳三种江海联运模式的成本模型;其次建立效用选择模型,计算和比较某港与其竞争对手的费用、时间、安全和稳定的综合效用;最后建立网络优化模型筛选出可行的江海联运需求路线。以宁波舟山港为例,结合厦门港至武汉港的杂货运输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证明宁波舟山港可作为江海联运中转主选择港,并进一步得到所有宁波舟山港可被选择的江海联运线路,集成为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网络优化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