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5)
2023(8175)
2022(6931)
2021(6346)
2020(5494)
2019(12176)
2018(12415)
2017(23900)
2016(13272)
2015(15125)
2014(15469)
2013(15021)
2012(14087)
2011(12860)
2010(13139)
2009(12660)
2008(12377)
2007(11497)
2006(10369)
2005(9682)
作者
(38987)
(32437)
(32420)
(30884)
(20323)
(15191)
(14667)
(12543)
(12141)
(11669)
(11063)
(10717)
(10545)
(10362)
(10282)
(9930)
(9551)
(9539)
(9489)
(9189)
(8375)
(7991)
(7873)
(7379)
(7371)
(7338)
(7335)
(7135)
(6525)
(6432)
学科
(48132)
经济(48040)
管理(43712)
(37214)
(30367)
企业(30367)
方法(18817)
(17655)
中国(17157)
(16809)
数学(16247)
数学方法(16072)
(14714)
(12663)
(11678)
银行(11658)
业经(11460)
(11208)
(10529)
(10033)
金融(10026)
(9815)
贸易(9809)
(9619)
体制(9566)
(9549)
财务(9515)
财务管理(9489)
环境(9020)
企业财务(8969)
机构
大学(194583)
学院(193667)
(79599)
经济(77767)
管理(70532)
研究(66331)
理学(59414)
理学院(58764)
管理学(57838)
管理学院(57487)
中国(52493)
(43741)
(41869)
科学(37801)
(33594)
财经(33122)
(30896)
(30447)
中心(29874)
(29774)
研究所(29730)
北京(26870)
业大(26647)
经济学(24844)
(24530)
财经大学(24354)
(24346)
农业(24280)
师范(24244)
(23894)
基金
项目(120129)
科学(93736)
研究(90831)
基金(85901)
(74503)
国家(73887)
科学基金(62051)
社会(57446)
社会科(54368)
社会科学(54359)
(46624)
基金项目(44710)
教育(42386)
(39588)
自然(37895)
编号(37787)
自然科(36923)
自然科学(36911)
自然科学基金(36243)
资助(34935)
成果(32872)
(27884)
(27621)
重点(27415)
课题(27283)
(25658)
(24722)
(23909)
教育部(23691)
国家社会(23679)
期刊
(93659)
经济(93659)
研究(62460)
中国(43403)
(34737)
学报(29648)
(28837)
管理(28365)
科学(26591)
教育(23890)
大学(23072)
学学(21679)
(21645)
金融(21645)
农业(19031)
财经(17139)
技术(16618)
业经(15624)
经济研究(15086)
(14698)
问题(13032)
(10991)
理论(10080)
国际(9237)
(9056)
实践(8996)
(8996)
商业(8924)
(8847)
现代(8730)
共检索到305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以祥  
气候变化应对立法具有典型的政策框架法的特征,因此,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维度考量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立法的制度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的气候立法,一方面要确认和固化现有政策体系中的规划和计划、目标责任制、地方低碳发展促进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政策的长期化;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立法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气候环评制度、碳金融制度等一系列新的制度,通过法律的力量推动政策的创新和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继嵬  
韩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实现减排目标,近年来韩国实施了温室气体及能源目标管理制度、排放权交易制度、新再生能源供给义务制度、低碳汽车合作金制度及碳积分制度,并取得一定效果。韩国温室气体减排制度安排对我国实现减排目标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黎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碳税作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碳税的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减排工具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碳税政策的效应,并提出了中国当前实行碳税政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在借鉴国际碳税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马杰  陈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周帅  
本文试图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模型,比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不同安排对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世瑜  吴季松  
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今后在制定具体减排目标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提出我国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淮  张阿玲  何建坤  李继峰  
本文在INET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模型发展经验,提出了改进的经济一能源一环境(3E)模型。模型着眼于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统计数据不易收集等具体情况,改进了交互界面,引进了技术改造投资、电力负荷曲线等工具,构造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温室气体减排/限排问题的模型工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曦  滕飞  王革华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重点行业将面临SO2和NOx总量减排、控制工业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和降低CO2排放强度等多重目标。在同时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严峻环境污染形势的背景下,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既有重要的政策策略意义,也体现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污染物减排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上的共赢共利。文章从协同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于减缓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效益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同效益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协同效益分析的主要模型研究工具,及协同效益经济化货币化的必要性。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文章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向混合模型和经济化中寻找区域政策优化的可能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玲  丁浩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斯蒂芬·P·施莱谢尔  刘荔  
如果能够避免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温度就不会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C以上。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通过渐进的方式将全球排放量限制在1990年水平的一半以下。本文利用全球化分析工具对排放减半所需的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能源和排放数据在内的综合数据库,将世界划分为占全球排放总量2/3的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剩余排放总量的1个地区,对分析性框架中能源体系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参数进行研究,包括人口动态、经济活动以及能源和碳强度等,基于对这些关键参数分散和收敛的假设,推导出长期减排目标的涵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亮  巫景飞  
本文通过构建两国经由海运企业相互出口的理论模型,分析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福利效应,并考察了减排机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能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减排机制实施后:(1)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利润必然降低,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利润不一定降低。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利润反而会提高。多数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比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受到更大的利润冲击。(2)两国的消费者剩余均降低。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生产企业利润均提高;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小,则两国生产企业的利润均降低。(3)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足够大的成本优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提高;若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较严重的成本劣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下降。若两国海运企业成本差异较小,且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的经济福利可能均会提高。(4)碳排放总量必然降低,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就海运企业、国内产业、谈判策略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刘庆强  佟庆  
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都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活机制,在这两个机制下都可以利用非排放控制企业/区域实现的符合要求的减排量抵消控排企业/区域的等量排放量,实现以最高的成本效率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管从机制的设计方面,还是从其实施方面来看,二者具有很多相似性。2012年后由于《京都议定书》履约期的持续性问题,CDM的发展几乎停滞,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也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国家碳市场正在建立中,国家碳市场建立后如何实施仍未确定,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是否会与CDM具有一样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刘滨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正在谈判过程中,最终确定的减排机制可能对我国海运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国际海事组织推广的"技术、运营和市场"减排方式中,效率机制是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在技术和运营方面,旨在提高船只效率的船只设计效率因子和船只能效管理计划是重点研究的内容,提高效率也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国际海运减排形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为我国海运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唯一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机制,通过几年的实施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文章将对清洁发展机制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率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如何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来分析我国海运行业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洪宛  张磊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的问题之一,因为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本身的问题,还是一个涉及经济和政治的热点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虽没有承担减排义务,但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后京都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本文先简要介绍了碳税这一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减排政策,其后对发达国家碳税实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当前开征碳税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最后对当前碳税的可行性进行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