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7)
2023(6206)
2022(5650)
2021(5303)
2020(4880)
2019(11513)
2018(11651)
2017(23698)
2016(12928)
2015(15102)
2014(15370)
2013(15501)
2012(14938)
2011(13619)
2010(14074)
2009(13466)
2008(13679)
2007(12684)
2006(11167)
2005(10173)
作者
(39382)
(32932)
(32747)
(31495)
(20915)
(15743)
(15236)
(12832)
(12173)
(11755)
(11000)
(10993)
(10427)
(10406)
(10371)
(10298)
(10246)
(9592)
(9545)
(9450)
(8257)
(8241)
(8092)
(7542)
(7476)
(7474)
(7402)
(7280)
(6642)
(6607)
学科
(56986)
经济(56919)
(35278)
管理(33865)
方法(28091)
(26501)
企业(26501)
数学(25385)
数学方法(25210)
(17236)
中国(17128)
(14959)
(12761)
贸易(12756)
(12539)
(12446)
(11034)
农业(10787)
(10734)
银行(10710)
业经(10387)
(10255)
地方(9784)
(9649)
金融(9647)
(8736)
(8141)
财务(8125)
财务管理(8094)
环境(7668)
机构
大学(199578)
学院(197167)
(85618)
经济(83830)
管理(74251)
研究(67484)
理学(63001)
理学院(62295)
管理学(61336)
管理学院(60965)
中国(52552)
(42660)
(41780)
科学(40147)
(35389)
(34304)
财经(32792)
研究所(31842)
中心(31309)
(29847)
(29560)
业大(28679)
北京(27626)
农业(27266)
经济学(27045)
(25692)
师范(25462)
经济学院(24725)
财经大学(24156)
(23701)
基金
项目(120752)
科学(93272)
研究(89351)
基金(86461)
(75551)
国家(74526)
科学基金(61576)
社会(55670)
社会科(52632)
社会科学(52611)
(46478)
基金项目(45816)
教育(41113)
(39570)
自然(38407)
编号(37635)
自然科(37384)
自然科学(37368)
自然科学基金(36694)
资助(36295)
成果(31979)
(27968)
重点(27297)
(26481)
课题(25422)
(24457)
教育部(23755)
科研(23377)
(23183)
人文(22928)
期刊
(95691)
经济(95691)
研究(60789)
中国(35897)
(31857)
(31115)
学报(30366)
科学(27281)
管理(25395)
大学(22529)
学学(21105)
农业(20756)
(20539)
金融(20539)
教育(18739)
财经(16511)
技术(16131)
业经(15765)
经济研究(15619)
(14155)
问题(13965)
(12204)
理论(11125)
(11089)
技术经济(10551)
商业(10380)
国际(10095)
实践(10046)
(10046)
统计(9996)
共检索到298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武  姜启军  徐忠  
以渔民家庭为单位,以1万户渔民家庭收支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渔民收支情况。并进一步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5个地区的渔民收支情况实地调研和访谈。分析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渔民的增收步伐在加快,年均增幅达9.46%,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渔民从事渔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绝大部分,但渔民收入中来自渔业生产的收入不断下降,兼业收入在增加;家庭经营收入中,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主要来源于生产性补贴的迅速增加;沿海和内陆省份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收入构成差异不大。渔业生产对于增加我国渔民收入,提高我国渔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和贡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超  
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各种住房设施的普及率代表住房方便程度,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现状与差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显示:相比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期,现阶段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各种住房设施的普及情况均较好。此外,通过对住房方便程度指数的分析,发现各地区住房方便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致性关系,住房方便程度省际差异较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富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险支出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中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使用PanelData模型,对1997年到2001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保险支出数据做了分析,和其它居民消费支出一样,可支配收入依然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翊  侯莉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能耗,影响居民能源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作为消费主体,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量化人口因素的影响,表明城镇化率、抚养比、受教育程度都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变量。城镇化率和抚养比与人均家庭能耗成正比。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总能耗成正比,与间接能耗成反比,说明教育程度的提高起到了降低居民间接生活能耗的作用,但总体还是使居民能耗增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玢  
家庭收支是家庭各方面变化的集中体现。以一个农民的家庭账本为线索,追踪其30多年生产与消费的变化,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与个人生命中的重大事件相结合,完整地呈现社会转型中普通农民家庭的生计变迁过程,并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家庭与个人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研究发现国家在政策落地过程中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家庭及其个人的行动:一方面透过对农利益调整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文化让个人在家庭生计责任与个人发展之间相啮合,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牵引着个人和家庭的生命轨迹。透过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农民家庭收支变化,能够从微观家庭层面折射出中国宏大的农村变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小玲  孙晓瑜  
长江“十年禁捕”政策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渔民作为禁捕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和最重要利益主体,退捕后的收入保障直接关系着禁捕政策的顺利推进。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湖南省11个县区市渔民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差异对家庭收入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影响效应在渔民间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渔民生计资本原始积累方面,社会、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本处于较好水平,均值分别为1.57、1.54、1.51和1.50,自然资本水平相对较低,均值仅为1.06;退捕后渔户收入明显下降,年均收入由退捕前的10.31万元跌至6.43万元,而且渔户间收入差距加大,渔民家庭年均收入最高与最低分位区间的比值由退捕前的4上升至8。人力、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均对收入质量影响显著,其中人力资本影响最大。人力、社会和物质资本存量增强渔民转产就业的积极性,金融资本虽然正向决定收入质量,但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渔民的再就业努力。另外,公共事务参与度、土地生产资料分别对收入充足性、结构性的促进作用最强;政府补贴支持对收入持续性和知识性的正向作用最大;信息资源获取便捷性对收入成本的负向作用最显著,而且生计资本对家庭收入质量的影响存在年龄异质性。由此,提出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禁捕资金重点投放、加大乡村“能人”扶持和基于渔民年龄分类施策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辉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方面,一般会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并且父母的当期收入会影响到对子女当期教育的投资;父母对于子女教育投资的动机主要符合贷款合同模型,即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是暗含后期回报的合同,这一合同主要通过家庭的某种内在机制和社会道德标准来执行的。基于这样的结论,笔者认为,为扩大父母对子女教育方面的合理投资,国家应该建立健全教育方面的金融渠道,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贷款或保险,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的投资更加平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志英  
利用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开始发布的住户部门流量金融资产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ECM模型分析我国居民家庭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居民手持现金、存款和股票的财富效应不显著;债券、保险资产存在负的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因此,在促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效率,稳定投资者预期,并尽快完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体制,才能充分发挥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业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能源消费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31个省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收入水平和气温差异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是家庭能源消费产生时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各地区实现能源消费向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建伟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地描述了失地农民家庭各种具体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调查表明,失地农民家庭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收支结构不尽合理,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失地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并引导其合理消费,防止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促使其生计的可持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旭君  
家庭结构指家庭内个体特征的组合与相互作用方式。当前对收入变动与规模收入分配的研究大多从家庭整体或个体角度出发,尚欠缺从家庭结构变动角度的分析。研究家庭结构变动对家庭收入变动的影响有助于将家庭与个体层面的收入分配研究联系起来。该文从家庭内部入手,分解家庭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造成的影响,探寻家庭收入变动的关键因素。选取CHNS数据,结合年龄结构、收入结构、规模结构和知识结构四个维度构建了回归分析与分解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和反事实分解方法,计算家庭结构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收入变动影响。分析发现,我国家庭结构变动对家庭收入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收入结构三方面,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建臣  孟大伟  刘亚娴  
通货膨胀侵蚀国民财富,居民家庭理财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重点。中日两国居民家庭理财差异性巨大,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观念滞后、盲目追逐投资热点、理财产品种类总量短缺、结构畸形且收益较低、尚存理财市场监管真空、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等因素是制约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要因,强化我国居民家庭理财监管迫在眉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高林  
在我国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驱使下,在信用卡泛滥发行、住房投机愈演愈烈和一步到位消费观念不断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居民家庭收不抵支、存不抵贷现象进一步加剧,居民家庭负债率已经超过合理界限,并由点到面,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要遏制这种趋势蔓延,必须根据贷款者的收入水平和贷款用途,实行有区别的放贷政策,严厉打击炒房行为,促使住房价格合理回归,引导人们树立梯度消费观念,进行科学消费和理性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睿   朱利   罗绍晗   钱嫣虹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发现数字能力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在进行核心变量替换、回归样本变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此外,除了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数字能力对不同消费类型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收入效应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收入波动性来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线上线下消费均有积极影响,但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收入比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数字能力并没有改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波动性来促进家庭消费。论文拓展了数字能力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证明了数字能力对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数字时代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