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4)
- 2023(12962)
- 2022(11045)
- 2021(10005)
- 2020(8791)
- 2019(20157)
- 2018(19944)
- 2017(39565)
- 2016(21337)
- 2015(24109)
- 2014(24361)
- 2013(24451)
- 2012(23157)
- 2011(21374)
- 2010(21814)
- 2009(20932)
- 2008(21016)
- 2007(19158)
- 2006(17296)
- 2005(16158)
- 学科
- 济(109871)
- 经济(109748)
- 管理(66222)
- 业(61233)
- 企(50616)
- 企业(50616)
- 方法(43694)
- 数学(38926)
- 数学方法(38609)
- 财(29080)
- 中国(26978)
- 制(24993)
- 农(24958)
- 地方(22789)
- 业经(21318)
- 学(20145)
- 务(17934)
- 财务(17894)
- 财务管理(17852)
- 体(17664)
- 贸(17431)
- 贸易(17421)
- 银(17375)
- 银行(17341)
- 企业财务(17044)
- 易(16888)
- 融(16586)
- 金融(16582)
- 行(16565)
- 农业(15936)
- 机构
- 大学(327627)
- 学院(325797)
- 济(147976)
- 经济(144998)
- 管理(121663)
- 研究(112698)
- 理学(103473)
- 理学院(102350)
- 管理学(100768)
- 管理学院(100142)
- 中国(87496)
- 财(72372)
- 京(68596)
- 科学(64708)
- 所(57928)
- 财经(56525)
- 研究所(51607)
- 农(51028)
- 经(50963)
- 中心(50535)
- 江(50071)
- 经济学(47332)
- 业大(44059)
- 北京(44043)
- 经济学院(42486)
- 财经大学(41638)
- 范(40069)
- 农业(39841)
- 院(39831)
- 师范(39671)
- 基金
- 项目(200796)
- 科学(157811)
- 研究(147803)
- 基金(146461)
- 家(126314)
- 国家(125315)
- 科学基金(106791)
- 社会(95871)
- 社会科(91002)
- 社会科学(90974)
- 省(77544)
- 基金项目(76841)
- 教育(67784)
- 自然(66427)
- 划(64833)
- 自然科(64799)
- 自然科学(64779)
- 自然科学基金(63667)
- 资助(60912)
- 编号(59429)
- 成果(49888)
- 部(46001)
- 重点(45594)
- 发(43964)
- 课题(41295)
- 创(41089)
- 制(40626)
- 国家社会(40040)
- 教育部(39734)
- 创新(38695)
- 期刊
- 济(172992)
- 经济(172992)
- 研究(103707)
- 中国(62687)
- 财(58257)
- 学报(47481)
- 农(46623)
- 管理(46538)
- 科学(43911)
- 大学(36548)
- 融(35366)
- 金融(35366)
- 学学(34749)
- 农业(30402)
- 财经(30007)
- 经济研究(28597)
- 技术(28016)
- 教育(28010)
- 经(25790)
- 业经(25770)
- 问题(23199)
- 贸(18791)
- 技术经济(18155)
- 统计(17120)
- 理论(16535)
- 国际(15787)
- 商业(15472)
- 业(15256)
- 策(15071)
- 世界(14856)
共检索到502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东
文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股权的基本含义,分析各个股权的实质以及它们的效用目标,导出股权效用目标的差异性与企业的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股权结构优化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工具。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经济 股权 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欣 韩宝山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多个大股东之间的制衡作用均有利于绩效改善,异质股东制衡比同质股东制衡更有利于绩效改善;第一大股东性质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当防止股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应在大股东间形成有效的股权制衡关系;国有企业引入民营、外资等非国有资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更优的股权结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股权结构 股权制衡 公司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形成最优的股权结构。为此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影响最优股权结构的因素。通过考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的博弈过程,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所处法律环境、股东的监督水平、股东监督成本比例分配和监督效率、企业的绩效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构建最优的股权结构需要政府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做好国有股的制度设计、完善法律环境与投资者权利保护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等,保障最优股权结构的形成,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深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红光 刘岩
文章选取2011—2016年240家中国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合所有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绩效显著优于非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混合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孙大卫 刘亭立
本文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国有资本投资对企业创值能力的影响机理,并尝试构建基于创值能力最大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最优股权结构模型。研究发现,首先,国有资本受其自身双重属性的影响,会以牺牲再投资的经济机会回报来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对国有资本投资效率及被投资企业创值能力的考核应在考虑收益耗散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国有资本的投入将为企业带来附带性收益,增加债权人的信心,实现企业债权资本成本的递减和财务柔性的提升,进而增强企业的创值能力。最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企业的创值能力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股权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孙大卫 刘亭立
本文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国有资本投资对企业创值能力的影响机理,并尝试构建基于创值能力最大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最优股权结构模型。研究发现,首先,国有资本受其自身双重属性的影响,会以牺牲再投资的经济机会回报来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对国有资本投资效率及被投资企业创值能力的考核应在考虑收益耗散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国有资本的投入将为企业带来附带性收益,增加债权人的信心,实现企业债权资本成本的递减和财务柔性的提升,进而增强企业的创值能力。最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企业的创值能力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股权比重息息相关,企业只有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福利属性,才能赢得运营效率的最优化,从而实现自身创值能力的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所有制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资产专用性普遍存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之中,构成了企业进入及退出市场的壁垒,不利于所有制结构拉姆齐最优的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优化所有制结构的有效途径,资产专用性对其有正面及负面的双重影响。优化所有制结构,必须要围绕资产专用性制定并采取各种有效的市场与非市场政策。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所有制结构 混合所有制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圣娟 马健
文章主要以2005年的深沪高科技上市公司以及2006年的部分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权集中度为标准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情况进行分类,并结合股权性质和股权制衡度分别分析了股权高度集中、股权中度集中和股权分散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梅生 洪功翔
该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596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数据,采用面板IV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国有股比重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并且在考虑市场竞争效应后,最优国有股比例应当从45%提高到84.3%,或从51%提高到75%。但是,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远未达到最优的国有股比例。所以,对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应当提高国有股比例至最优水平,使国家拥有对企业的绝对控股权;对于竞争性强的行业,应遵循市场规律由混合双方自主选择股权比例,但也没有必要实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刘丽娟 尹筑嘉
以2003年1月—2017年12月沪深两市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股权结构特征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国有+民营""国有+民营+外资"以及"国有+外资"这三种股权多元化模式中并没有哪一种模式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但对于那些规模大、经营效率较高的企业来说,股权多元化更有利于其效率提升;(2)引进外资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效率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缩小国有股和非国有股之间的占比差距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4)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股的企业效率普遍更高,但在高效率企业中,实际控制人性质为民营股时企业效率表现最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青青
新一轮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应着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撼动国有普通股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常态。两条主流的革新思路为运用优先股或金股,前者重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可进一步细分为将国有普通股转化为优先股及由公众持有优先股两类;后者意在增强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控制力。实现国有股在资本市场的逐步减持,在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应区分国有企业类型分而治之。对于公共企业,政府可运用社会资本认购优先股的股权融资、国家股东持有双层股权结构中的超级表决权股两种方式,实现保持稳定控制权的目标。对于竞争性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立全 王子琛 吴佳颖
通过构建股权结构动态调整模型,以2010—202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放权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放权意愿越高,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调整速度越快。政府放权意愿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调整速度的提升作用在终极控制人所属政府层级为地方、竞争行业和两职分离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放权意愿通过提高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比例加快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文章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梅生 洪功翔
该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596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数据,采用面板IV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国有股比重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并且在考虑市场竞争效应后,最优国有股比例应当从45%提高到84.3%,或从51%提高到75%。但是,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远未达到最优的国有股比例。所以,对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应当提高国有股比例至最优水平,使国家拥有对企业的绝对控股权;对于竞争性强的行业,应遵循市场规律由混合双方自主选择股权比例,但也没有必要实施国有股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的政策,因为此时国有股比重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为正相关。该文的最终结论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于国企私有化、而是应当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万华炜 程启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因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切制度安排的基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我们认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借鉴产权经济学理论剖析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并通过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合理的产权制度。因为只有合理的产权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文玮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而且也是我国经济民主建设的重要环节。"双层次、双因素"的经济民主结构是分析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问题的框架基础,更加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制度所要承担的多重功能,尤其是对经济民主制度因素的强调,有助于澄清关于西方市场经济中经济民主制度的模糊认识,在科学借鉴的基础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结构多元化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的研究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股权结构的内涵、特征及多维关系审视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的选择——基于国有资本信用等级的实证
产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股权结构安排问题——以中航油与泽胜集团为例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未能有效改善行政垄断企业绩效的原因探究
混合股权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分析
股权结构对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异质股权制衡的理论与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