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8)
- 2023(3140)
- 2022(2740)
- 2021(2702)
- 2020(2535)
- 2019(5707)
- 2018(6039)
- 2017(12432)
- 2016(6977)
- 2015(8186)
- 2014(8297)
- 2013(8606)
- 2012(8492)
- 2011(8010)
- 2010(8297)
- 2009(8160)
- 2008(8016)
- 2007(7339)
- 2006(6926)
- 2005(6467)
- 学科
- 济(26944)
- 经济(26919)
- 管理(19601)
- 业(15783)
- 方法(11628)
- 企(10782)
- 企业(10782)
- 数学(10551)
- 数学方法(10464)
- 中国(10342)
- 农(8668)
- 制(7703)
- 资源(7010)
- 学(6948)
- 贸(6452)
- 贸易(6446)
- 易(6343)
- 财(6218)
- 银(6183)
- 银行(6170)
- 行(6002)
- 环境(5917)
- 和(5832)
- 农业(5281)
- 发(4863)
- 业经(4828)
- 融(4748)
- 金融(4747)
- 税(4477)
- 体(4383)
- 机构
- 大学(111908)
- 学院(111430)
- 济(43666)
- 经济(42497)
- 研究(41027)
- 管理(38933)
- 中国(33125)
- 理学(32260)
- 理学院(31848)
- 管理学(31211)
- 管理学院(31012)
- 科学(26731)
- 京(25914)
- 所(23288)
- 财(22467)
- 农(21652)
- 研究所(21057)
- 中心(18092)
- 财经(17507)
- 农业(17441)
- 江(17328)
- 北京(17296)
- 业大(17073)
- 经(15681)
- 范(15051)
- 师范(14889)
- 院(14516)
- 州(14330)
- 经济学(13134)
- 科学院(13043)
- 基金
- 项目(66271)
- 科学(49422)
- 研究(47445)
- 基金(45618)
- 家(41138)
- 国家(40795)
- 科学基金(32145)
- 社会(27430)
- 社会科(25876)
- 社会科学(25865)
- 省(25562)
- 基金项目(23801)
- 划(22509)
- 教育(21240)
- 自然(21163)
- 编号(20799)
- 自然科(20336)
- 自然科学(20325)
- 自然科学基金(19922)
- 资助(19827)
- 成果(17734)
- 重点(15224)
- 发(15051)
- 部(15048)
- 课题(14311)
- 计划(13009)
- 科研(12662)
- 创(12597)
- 项目编号(11977)
- 性(11973)
共检索到175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白志毅 温鹏超 袁立 汪桂玲 李家乐
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记录的淡水贝类目前已经超过470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和山间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其中各主要分布水系我国的贝类特有种比例均高于50%,特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淡水贝类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淡水珍珠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以及一些食用贝类,螺蛳(Sinotaia quadr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等的资源开发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淡水贝类分布范围广和栖息环境多样,对于其他一些淡水贝类,还仅限于资源调查,物种鉴定层面。整体上,国内淡水贝类的种质资源评估不够系统,保护和开发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与区域分布、淡水贝类种质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情况、引进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与利用现状和淡水贝类种质资源现行保护措施进行概述,并提出有关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同发展。
关键词:
淡水贝类 种质资源 保护 开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华丹 RICHARD J.NEVES JESS JONES
采用外部生长线估算法测定淡水贝类年龄具有局限性,对年龄偏大或生长较慢的品种不适用。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方法──内部切片法,是精确和准确测定贝类年龄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美国的两种淡水贝类扇贝和厚实珍珠贝进行内部切片法和外部生长线估算法的研究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证明内部切片法的结果更代表贝类的实际年龄。同时,还分析了淡水贝壳类年龄、长度、高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丽敏 刘雄军 徐阳 李科 周宇 谢志才 吴小平 欧阳珊
2016~2017年分4个季节对赣江流域的淡水贝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赣江流域淡水贝类的物种组成、分布、区系相似性和物种受威胁因素,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调查记录共记录淡水贝类2纲14科29属62种,包括江西螺类一新纪录种——卵圆仿雕石螺,其中腹足纲11科16属29种,双壳纲3科13属33种。中国特有种27种,分别为腹足纲6种,双壳纲21种;濒危物种23种,分别为腹足纲4种,双壳纲19种。从物种出现率看,河蚬、淡水壳菜、圆顶珠蚌、背角无齿蚌、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小管福寿螺为赣江流域的广布种。从区系相似性分析看,赣江干流和支流的淡水贝类分布差异较大,干流物种数明显高于支流。赣江流域淡水贝类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特别是挖沙作业、水体污染和过度捕捞)影响明显下降,应引起关注并加强保护。
关键词:
赣江流域 淡水贝类 分布 物种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阅兵 孙立春 刘承初 李家乐
分别对3种淡水贝和3种海水贝的大宗营养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体而言,这6种贝的水分含量相差不大,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却相差明显。其中,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属于高蛋白贝类,其蛋白占干物质的75%,而其脂肪和灰分含量中等,分别占8%和14%左右;近江牡蛎和河蚌属于多脂肪贝类,其脂肪含量在所测贝类中最高,约占干物质的14%,而蛋白和灰分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4%和6%;螺蛳和中华圆田螺属于高灰分贝类,其灰分含量高达27%,蛋白居中(60%),而脂肪最低(3%)。在蛋白质量方面,这几种贝类的氨基酸评分总体略低于全鸡蛋蛋白,但其赖氨酸评分优于全鸡蛋蛋白,在与粮谷类的搭配上具有更明显的蛋白质增效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贾敬德
概述了我国淡水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七大江河中劣五类水质占 4 4 %,流经城市的河段90 %以上遭受严重污染。在江河上修建大坝切断了多种鱼类的洄游路线。近年来 ,江河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鱼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趋势。目前我国有 75 %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部分湖泊、水库由于“三网”养鱼的密度大 ,产生了较严重的渔业自身污染。由于投饲、施药量逐年加大 ,池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 ,每年发生鱼病的池塘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 2 0 %以上。提出了保护淡水渔业环境的对策 :①减少养殖面积 ,控制渔业自身污染。②大力发展保水渔业。③把渔业环保法规落到实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熊六凤 欧阳珊 陈堂华 祁涛 吴小平
通过周年采集标本,对鄱阳湖区两个不同用途的卫星湖泊——青岚湖和军山湖淡水蚌类资源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岚湖淡水蚌类有11属35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军山湖有9属16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且两湖标本各属所含种数差异较大。青岚湖淡水蚌类密度和生物量明显大于军山湖,前者分别为0.57 ind/m2和15.94 g/m2,而后者分别为0.19 ind/m2和0.77 g/m2。两湖蛏蚌属密度和生物量均为零,但青岚湖其余各属生物量明显大于军山湖;并且除楔蚌属和扭蚌属外,青岚湖其余各属密度明显大于军山湖。两湖淡水蚌类生物量和密度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贾敬德
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浅议贾敬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水产业,特别是淡水渔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表现在渔业生产上,主要是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表现在科学技术上,就是多方面的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林生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志华 吉红九 袁祖平 沈涛
随着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近16万亩。多年来,由于对虾池肥水的利用和处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富营养虾池肥水排入近海海域,使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局部赤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省近岸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2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科委下达的“利用对虾池肥水养殖贝类的研究”项目。我们根据贝类的摄食习性,采用虾贝混养、排水河养贝及低洼荒滩围塘蓄水养贝三级贝类过滤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所谓三级贝类过滤法:贝类在虾贝混养池中滤掉部分浮游生物(称初级过滤);混养池的肥水排入排水河,在排水河内养殖贝类,贝类进一步滤食掉浮游生物(称二级过滤);排水河的水进入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鹏 柯巧珍 苏永全 刘家富 郑炜强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对保障我国优质水产蛋白供给具有关键性作用。大黄鱼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量最高的品种,种质资源是大黄鱼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系统开展大黄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保护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回顾了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从科研、育种技术体系、产业和人才等方面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围绕大黄鱼种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创制主线,提出了针对复杂经济性状(如抗病、抗逆和饲料利用效率等)创制重大新品种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大黄鱼良种覆盖率的显著提升,以及大黄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种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君蔚
1 淡水资源是人类的命脉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食为民天"、"万物土里生"的思想深入人心;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其实世界也全如此,耕地,土壤肥力……迄今仍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我长期从事于水土保持工作,到80年代仍认为"土之不存,毛将焉附?"由衷拥护延安会议上确定的:"以土为首,土水林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但经科学发展和生产实践证明:①土壤自然肥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白志毅 汪桂玲 刘晓军 李家乐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淡水珍珠生产国,其产业和种业发展分为4个时期,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产业和种业发展特点。第一发展时期,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天然水域苗种供不应求,淡水珍珠蚌种质资源破坏严重;第二发展时期,突破淡水珍珠蚌人工繁殖技术,确定三角帆蚌与褶纹冠蚌为我国最佳淡水育珠蚌,淡水珍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三发展时期,民营珍珠企业发展迅速,促进淡水珍珠养殖和苗种生产商业化,淡水珍珠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至今,进入提高珍珠产量向提高珍珠质量转型期。目前,淡水珍珠蚌苗种生产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户自繁自养模式仍占较高比重,苗种生产工业化程度较低。在种质创新与利用方面,种质资源评价、杂交育种和选择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志宏 李新一 洪军
草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在保护体系构建、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种质创新、共享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缺乏原生境保护措施、特有珍稀资源消失风险加剧、评价创新严重滞后等问题。今后应加强重点保护草种质资源的原生境保护、加大重点属种收集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的系统评价和深度发掘,充分发挥草种质资源对草种业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草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鉴定评价 创新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