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2)
- 2023(7388)
- 2022(6145)
- 2021(5662)
- 2020(4516)
- 2019(10428)
- 2018(10518)
- 2017(20662)
- 2016(11167)
- 2015(12804)
- 2014(12858)
- 2013(13215)
- 2012(13092)
- 2011(12336)
- 2010(12822)
- 2009(12189)
- 2008(11989)
- 2007(10865)
- 2006(10314)
- 2005(9739)
- 学科
- 济(55597)
- 经济(55547)
- 管理(28672)
- 业(27162)
- 中国(20967)
- 地方(18134)
- 企(18057)
- 企业(18057)
- 农(17402)
- 方法(16151)
- 数学(13971)
- 数学方法(13895)
- 业经(12427)
- 农业(11798)
- 发(11666)
- 制(11524)
- 银(11408)
- 银行(11393)
- 行(11188)
- 学(10948)
- 融(10545)
- 金融(10545)
- 地方经济(10301)
- 资源(10215)
- 贸(10088)
- 贸易(10074)
- 环境(10065)
- 易(9718)
- 财(9555)
- 和(8929)
- 机构
- 学院(173258)
- 大学(171547)
- 济(72845)
- 经济(71164)
- 研究(66860)
- 管理(61596)
- 中国(53269)
- 理学(50628)
- 理学院(49960)
- 管理学(49256)
- 管理学院(48932)
- 科学(40855)
- 京(39714)
- 所(35770)
- 财(35308)
- 农(32400)
- 研究所(31985)
- 中心(29472)
- 江(28092)
- 财经(26687)
- 北京(26464)
- 范(25428)
- 农业(25316)
- 师范(25224)
- 业大(25025)
- 经(23909)
- 院(23866)
- 州(23244)
- 经济学(21910)
- 省(21233)
- 基金
- 项目(103119)
- 科学(79658)
- 研究(77505)
- 基金(71524)
- 家(62746)
- 国家(62182)
- 科学基金(50964)
- 社会(47912)
- 社会科(45385)
- 社会科学(45373)
- 省(40974)
- 基金项目(37623)
- 划(34846)
- 教育(33930)
- 编号(32945)
- 自然(31020)
- 自然科(29992)
- 自然科学(29983)
- 自然科学基金(29403)
- 发(29251)
- 资助(29181)
- 成果(27604)
- 重点(23652)
- 课题(23615)
- 发展(23585)
- 展(23185)
- 部(22688)
- 创(20692)
- 创新(19518)
- 国家社会(19421)
共检索到287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佩谦
我国涝洼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梁佩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涝洼耕地是耕地高程相对最低的一个层次,是指在易涝地区内,地势低洼,受地表水或地下水积聚的影响,排水不良,土壤呈常年性或季节性过湿状态的耕地,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发育生长,农作物产量一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星 吴克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充分利用新常态带来的机遇,转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利用效率和生态价值,值得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伟芳 胡月明 陈飞香 余富祥 陈岷
[目的]摸底耕地后备资源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探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可以为政府部门保障基本农田和国土整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了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宜耕性与限制性。[结果](1)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较少,面积为3.81万hm~2,约占全省现有耕地的6.40%;(2)集中分布于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3)主要以其他草地和沙地两种地类为主,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86.89%和5.40%;(4)从开发的限制性因素分析来看,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体质量差,加之极端的气候条件,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结论]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较少并且分布较集中,开发利用潜力不大;该区域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明确功能区划和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婷婷 程久苗 费罗成 鲁帆 陈振 周翼虎
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曹磊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科学分析了中部低山丘陵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中部低丘缓坡区存在着开发利用方式简单、开发目标单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交通条件差、工程性缺水普遍、工程后期管护乏力的问题。因此,中部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应统筹规划、合理选择开发利用模式,在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蓄引水设施和对外通道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改良土壤,强化工程管护工作。
关键词:
中部 缓坡 耕地 后备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磊 陈超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少有结合农业机械化来统筹考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本文结合农业机械化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期结合农业机械化需求来改进土地整治技术、更合理的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推动农业机械应用和区域农业现代化。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考虑区域特点,本文建立了包括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生态退化可能性和农机总体应用特性共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湖南省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价,得到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47 485万hm2,且总体质量较好,A2和A1等级占到总量近73%;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比较集中...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开发 评价 农业机械应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恕
北方草地是我国草地资源的主体。由于近百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影响.目前草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草地畜产水平甚低。但其低产原因不能归咎于草地本身,主要是由于投入太少,牧业基础设施太差;因此不能将基本上没有水肥投入的天然草地的生产力与高水肥投入的农田生产力相比,得出“草地生产力低”的结论,而忽视北方草地的建设和畜牧业的发展。应根据南北草地各自的特色合理布局,互补並存。在南方要坚持山地利用综合经营,並针对三个垂直梯度的草地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在北方必须抓好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退化草地的改良和人工建设工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红楼
本文简述中国(不含台湾地区、下同)近40年来,渔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由于渔业资源的衰减,有关方面提出了捕捞、开发利用海洋低值鱼类的课题。通过数年的调查和试捕,获得了显著的成功。 我国渔业生产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渔业总产量从1950年的91.2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1236万吨,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蒙吉军 傅在毅
通过论述我国耕地态势及实现持续利用的意义,分析耕地损失和退化的各种类型,探讨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耕地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我国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服务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建安
资源开发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资源利用的价格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设与发展中十分重要。在我国,卡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资源利用价格问题研究的基础,但需要吸收其它成功的尤其是西方的理论与实践之处。对于资源价格问题,不仅需要研究其市场因素,而且要研究其非市场因素;同时,在资源价格机制研究中,政府功能的问题也十分重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军祥
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本文在对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指出我国地热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热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耀光 宋欣茹 耿雅冬 王圣云 陶文东
文章对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及其分布、生产布局的特征、开发利用中的"西气东输"重点工程以及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在广东和福建省发展液化天然气(LNG)等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同时,对今后天然气的生产和需求以及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进行了预测;对天然气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及海洋(东海、南海、渤海)天然气资源开发,结合LNG工程在沿海地区建设2100km天然气大动脉(管道)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丁登山,任湘沙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大,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自然地理区域,造就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由于过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根据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以实现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玉梅,郭焕成
我国北方地区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对缓解人地关系紧张趋势,平衡耕地总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农牧交错地带。本文从北方地区整体角度并结合农业部利用美国陆地卫星1:10万TM图象所作的典型调查区资料分析了北方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时空特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北方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评价,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