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9)
- 2023(4586)
- 2022(4170)
- 2021(3925)
- 2020(3577)
- 2019(8318)
- 2018(8561)
- 2017(17703)
- 2016(9592)
- 2015(11415)
- 2014(11252)
- 2013(11637)
- 2012(10956)
- 2011(9708)
- 2010(10014)
- 2009(9476)
- 2008(9367)
- 2007(8436)
- 2006(7823)
- 2005(7369)
- 学科
- 济(30233)
- 经济(30190)
- 业(26210)
- 管理(25457)
- 税(21740)
- 税收(20295)
- 收(20121)
- 企(17267)
- 企业(17267)
- 财(14661)
- 中国(13314)
- 制(13143)
- 方法(12304)
- 数学(11213)
- 数学方法(11161)
- 银(10589)
- 银行(10584)
- 行(10219)
- 农(9770)
- 贸(9243)
- 贸易(9235)
- 易(9083)
- 体(8249)
- 融(8097)
- 金融(8096)
- 度(7678)
- 制度(7676)
- 服务(7354)
- 财政(6918)
- 务(6627)
- 机构
- 学院(131597)
- 大学(130098)
- 济(53581)
- 经济(52124)
- 管理(46996)
- 研究(43378)
- 理学(38320)
- 中国(38159)
- 理学院(37925)
- 管理学(37504)
- 管理学院(37244)
- 财(35738)
- 京(28364)
- 财经(25548)
- 科学(23894)
- 经(22936)
- 所(22812)
- 江(21797)
- 中心(20096)
- 研究所(19587)
- 北京(19196)
- 财经大学(18594)
- 农(18299)
- 州(17756)
- 范(16404)
- 经济学(16362)
- 师范(16276)
- 院(15467)
- 业大(15095)
- 经济学院(14938)
- 基金
- 项目(73673)
- 研究(59958)
- 科学(55346)
- 基金(49564)
- 家(42209)
- 国家(41794)
- 社会(35392)
- 科学基金(34130)
- 社会科(33390)
- 社会科学(33381)
- 省(28664)
- 编号(27991)
- 教育(27763)
- 基金项目(25836)
- 成果(25161)
- 划(24256)
- 资助(20937)
- 自然(19270)
- 课题(18853)
- 自然科(18771)
- 自然科学(18766)
- 自然科学基金(18440)
- 项目编号(17817)
- 性(17156)
- 部(16896)
- 重点(16466)
- 发(16374)
- 年(16018)
- 制(15317)
- 创(15065)
共检索到223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竹青
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的监管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14年取消税务师行业行政审批以来,我国涉税专业服务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法律层级较低且监管手段有限;二是“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传统的事前监管措施被取消;三是事中事后监管及相关制度有待完善;四是行业自律监管具体问题尚需明确。针对以上问题可从重构涉税专业服务监管法律体系、分业务类型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提升涉税专业服务信用和风险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完善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自律监管四个方面对我国涉税专业服务的监管进行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孙成旺
P2P网络借贷在经历了过去5年爆发式的发展之后,现在已经到了行业洗牌的阶段。结合目前我国P2P最新的发展趋势,阐述了P2P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干扰机理,分析了P2P借贷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监管的挑战。还提出了规范发展P2P借贷的监管建议,包括确定监管主体,明确信息中介地位,加强风险甄别能力,引导其定位于传统金融的补充等。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普惠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舒仁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2.0时代下的金融业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催生了新的特点,如形态突变、跨界混业、技术密集等,不仅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以"产品逻辑+机构逻辑+分业监管"为核心的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总体处于"弱监管"状态,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组织体系、自律管理体系、监管协同体系和统计与技术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跨界混业 技术密集 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赵大伟
要建立适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实际需求的监管科技发展协调机制,统筹管理监管科技的各项建设和协调工作,管理监管科技体系中所有的数据分析服务当前,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业已成为我国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的核心目标。随着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日益加深,金融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地带",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频频爆发,潜在金融风险正在集聚,金融行业脆弱性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电信服务的普及化,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4.2亿。网络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与门户网站、财经网站和博客等单向传播为主的媒介不同,"股吧"提供了双向信息交互方式,已成为中小投资者分享投资经验的重要平台。"股吧"汇聚了媒体报道、投研报告、小道传言以及散户观点等多方面信息,其中不乏理性和专业的分析,满足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彦达 王玉凤 张强
通过分析金融科技风险及监管困境,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在监管原则、监管时机选择、运作机制、中央与地方双层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六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科技监管穿透式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监管 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安林
开放会计市场必将对会计监管带来强大的冲击和挑战,我国传统的会计监管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面对加入WTO和会计市场全球化的形势,要提高我国会计监管效率,就必须进行监管创新。构建网络型的会计监管体系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会计监管 监管创新 监管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钟震 董小君
与历次金融危机不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比于深受危机重创的英美等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体系之所以能在危机中保持稳定发展并随后迅速恢复,与两国所采取的双峰型监管模式不无关系。本文在详细分析双峰型监管模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模式下实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现状、思路和挑战,并针对英美等国关于双峰型监管模式的变式应用进行了研究,这些实践经验和改革措施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及今后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毕强 韩毅 刘昆
国外对基于语义Web技术知识服务研究集中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主要围绕用户需求的语义表达,落实于知识服务的"以人为本"上。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门户、网络化知识组织系统和基于语义Web检索理论方面。基于语义Web技术开发知识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知识服务统一标准规范;知识服务主体的语义互联策略;知识服务用户需求的语义描述策略。表3。图2。参考文献28。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卉姝
当前,我国ICT服务出口增速较快,新一代ICT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强,软件开发类企业在ICT服务出口中居引领地位,ICT服务多元化的出口格局基本形成。就国际、国内层面而言,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为了进一步扩大ICT服务出口,我国需要从ICT服务出口支撑政策、数字贸易规则、国际合作机制及供应链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ICT服务 出口 技术创新 数字贸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宇力
金融期货业务将给我国的证券公司监管带来挑战。本文建议采取以下监管对策:严把准入门槛,包括主体准入、产品准入;强化风险管理与控制,包括出台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完善风控指标体系、重视防范法律风险、建立金融期货业务信息披露制度、做好风险处置的制度设计;完善监管架构和协作机制,包括尝试成立"金融期货业务监管专门小组"、更加重视跨市场联动监管、进一步发挥证券业协会协作监管作用、积极加入国际协调监管。
关键词:
证券公司 金融期货 业务创新 券商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雪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消费理念的快速升级以及金融科技的深化应用,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形成了传统消费金融模式(如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与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又可以细分为三类发展模式——电商平台类消费金融、垂直分期平台类消费金融、网络借贷平台类消费金融,并基于各自特点走出了相应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过快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分析国外消费金融创新监管经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提出相关创新监管的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金宇 韩晓宇
流动性风险既是银行最日常的风险管理对象,也是最致命的风险来源。现代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已脱离简单的存款挤兑,具有深度和复杂的金融同业市场、管控能力高超的货币政策,为银行提供了替代存款的充裕资金来源。然而,当机构对充裕的流动性习以为常,金融的不稳定性也正是在稳定的表象下积累。金融市场中稳定的资金价格和充裕的资金规模掩盖了金融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