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7)
2023(9301)
2022(7867)
2021(7237)
2020(6075)
2019(13729)
2018(13650)
2017(28003)
2016(14860)
2015(16794)
2014(17145)
2013(17198)
2012(16605)
2011(15422)
2010(16169)
2009(15454)
2008(15075)
2007(13873)
2006(12966)
2005(12107)
作者
(44478)
(37304)
(36913)
(35489)
(23829)
(17368)
(16893)
(14153)
(14065)
(13457)
(12979)
(12200)
(12149)
(11961)
(11829)
(11429)
(10980)
(10854)
(10809)
(10606)
(9704)
(9180)
(9009)
(8617)
(8596)
(8594)
(8190)
(8069)
(7476)
(7257)
学科
(84889)
经济(84815)
管理(42370)
(39172)
方法(28922)
(28636)
企业(28636)
数学(25992)
数学方法(25734)
中国(22138)
(20850)
地方(19562)
(16719)
(15483)
业经(15147)
(14927)
(14351)
贸易(14341)
农业(13905)
(13862)
地方经济(13358)
(13275)
银行(13255)
(12868)
(12272)
金融(12271)
(11864)
环境(10958)
(10833)
(10430)
机构
学院(232677)
大学(231682)
(112214)
经济(110060)
管理(85636)
研究(84482)
理学(72221)
理学院(71421)
管理学(70373)
管理学院(69931)
中国(66073)
(53600)
(48478)
科学(46525)
(43241)
财经(41469)
研究所(38491)
(37383)
中心(36736)
(36132)
经济学(36033)
(34194)
经济学院(32122)
北京(31513)
(30482)
财经大学(30342)
师范(30260)
(29468)
(28519)
业大(28290)
基金
项目(136641)
科学(108031)
研究(103464)
基金(99616)
(85042)
国家(84323)
科学基金(71427)
社会(67931)
社会科(64388)
社会科学(64373)
(51556)
基金项目(50716)
教育(47114)
(43524)
自然(42967)
资助(42326)
编号(42091)
自然科(41921)
自然科学(41906)
自然科学基金(41131)
成果(36207)
(31640)
(31398)
重点(30681)
课题(29899)
国家社会(28097)
教育部(27485)
(27226)
(27005)
人文(26671)
期刊
(138613)
经济(138613)
研究(81364)
中国(43590)
(38423)
管理(33670)
(31625)
科学(29499)
学报(29296)
(27945)
金融(27945)
经济研究(24424)
大学(22956)
教育(21914)
学学(21667)
财经(21616)
业经(21135)
农业(21060)
技术(19675)
(18757)
问题(17981)
(15409)
国际(13594)
技术经济(13434)
商业(12933)
统计(12679)
世界(12029)
理论(11698)
经济问题(11195)
现代(11096)
共检索到371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坤生  
论我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曾坤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一个关键,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然而,要把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和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不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将难以继续保持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化民  李角奇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相结合,重在机制化建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生产方式中存在的三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阐述三组矛盾的内涵及其发展,运用三组矛盾的转换与发展、特别是人与自我的矛盾分析方法来解释当前的金融化与经济增长特征。人与自然的矛盾分为生产力发展不足和过度消费下环境承载力不足两个阶段;人与人的矛盾表现为对物质产品的分配和在精神层面的炫耀、占有;人与自我的矛盾则体现在消费领域和投机领域。当代金融化的特征正是源于人与自我矛盾的发展——投机性需求从手段异化为目的而成为人的基本需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转换与交织中,经济增长表现为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当代金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淑萍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发展新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新目标,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我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及其财税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谷书堂  
消费扩张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谷书堂编者按我们开设的本刊创刊10周年笔谈专栏,收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力作。上期已发表了一部分,按来搞的先后顺序,本期继续发表。还有许多专家、学者给本刊来信致贺,如著名经济学家、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达教授来信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彦林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李通屏  
通过建国后人口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从中国人口国情出发,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思考和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春明  
我国经济还没有完全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投资管理体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本为依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阶段性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来源的结构类型。在理论上可以抽象出两种极端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粗放型”和“集约型”。前者指以高投入为主实现高经济增长,后者指以提高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为主实现高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