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5)
- 2023(10289)
- 2022(8726)
- 2021(7825)
- 2020(7014)
- 2019(16145)
- 2018(15805)
- 2017(32436)
- 2016(17063)
- 2015(19740)
- 2014(19896)
- 2013(20081)
- 2012(19077)
- 2011(17319)
- 2010(17734)
- 2009(17300)
- 2008(16558)
- 2007(15050)
- 2006(13164)
- 2005(12037)
- 学科
- 济(78672)
- 经济(78582)
- 业(51218)
- 管理(49680)
- 方法(40709)
- 企(40159)
- 企业(40159)
- 数学(37386)
- 数学方法(37174)
- 融(28073)
- 金融(28071)
- 中国(27431)
- 银(26484)
- 银行(26462)
- 行(25557)
- 财(23413)
- 农(21264)
- 制(18693)
- 贸(17027)
- 贸易(17013)
- 易(16555)
- 地方(15853)
- 业经(15531)
- 务(14978)
- 财务(14952)
- 财务管理(14912)
- 农业(14278)
- 企业财务(14256)
- 学(12401)
- 中国金融(11433)
- 机构
- 大学(258272)
- 学院(257424)
- 济(115877)
- 经济(113624)
- 管理(99871)
- 理学(85834)
- 理学院(85002)
- 管理学(83925)
- 管理学院(83453)
- 研究(82329)
- 中国(71063)
- 财(57227)
- 京(52473)
- 科学(45978)
- 财经(45932)
- 经(41579)
- 所(41123)
- 中心(40664)
- 农(40205)
- 经济学(37874)
- 江(37415)
- 研究所(36854)
- 经济学院(34795)
- 业大(34783)
- 财经大学(34213)
- 北京(33405)
- 农业(31891)
- 范(30730)
- 州(30655)
- 师范(30447)
- 基金
- 项目(161910)
- 科学(127678)
- 研究(119819)
- 基金(119100)
- 家(101453)
- 国家(100604)
- 科学基金(86542)
- 社会(78275)
- 社会科(74556)
- 社会科学(74536)
- 基金项目(62689)
- 省(62469)
- 教育(55355)
- 自然(53530)
- 自然科(52304)
- 自然科学(52289)
- 划(52105)
- 自然科学基金(51401)
- 资助(50223)
- 编号(49015)
- 成果(40012)
- 部(37778)
- 重点(36211)
- 发(35229)
- 创(33723)
- 教育部(33019)
- 课题(33006)
- 国家社会(32737)
- 人文(32195)
- 创新(31623)
- 期刊
- 济(122810)
- 经济(122810)
- 研究(78555)
- 中国(44367)
- 财(43337)
- 融(41852)
- 金融(41852)
- 农(35499)
- 学报(35452)
- 管理(33781)
- 科学(32377)
- 大学(27145)
- 学学(25725)
- 财经(23418)
- 农业(22835)
- 经济研究(21361)
- 教育(20500)
- 业经(20297)
- 技术(20291)
- 经(19972)
- 问题(17101)
- 贸(15147)
- 理论(14813)
- 商业(14406)
- 统计(14326)
- 技术经济(13517)
- 实践(13346)
- 践(13346)
- 策(12556)
- 国际(12405)
共检索到383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萍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此,文章以我国18个省市消费金融数据为分析样本,对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消费金融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地区不均衡;18个省市消费金融发展水平在金融业规模、资源状况、行业环境与潜在风险指标中的得分均较低,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在金融业规模、资源状况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消费金融水平 金融业规模 无量纲化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升峰 许宏波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法表明,我国2000—2013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城乡统筹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纳入教育水平、财政支出及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统筹提升有直接的正向关系;人力资源投入不均导致教育支出未有效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主要针对非农产业而忽视了农村产业调整,对城乡统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为此必须处理好普惠金融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均衡配置及农村产业结构同步优化调整的协同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城乡统筹 因子分析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再清 胡月 陈璐
对2009—2014年环长株潭地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并运用非参数估计法探究分布演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域普惠金融水平整体上呈现先升后降态势,核心地带发展水平比边缘地带更高、更稳定。随后运用扩散—回波效应的机理对其进行诠释:因边缘地带较于核心地带距中心城市更远,金融发展环境较差,以致发展资源被抢夺吸收。因此,要推进区域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不仅要调动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更要提升受回波效应影响的边缘地带以及相关群体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再清 胡月 陈璐
对2009—2014年环长株潭地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并运用非参数估计法探究分布演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域普惠金融水平整体上呈现先升后降态势,核心地带发展水平比边缘地带更高、更稳定。随后运用扩散—回波效应的机理对其进行诠释:因边缘地带较于核心地带距中心城市更远,金融发展环境较差,以致发展资源被抢夺吸收。因此,要推进区域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不仅要调动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更要提升受回波效应影响的边缘地带以及相关群体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正平 石红玲
在国家大力鼓励"双创"和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从普惠金融视角揭示金融服务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微观影响机制对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普惠金融理论框架,从信贷、商业保险、第三方支付三个维度衡量了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更大;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拥有中低财富水平的家庭受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更大,在风险厌恶水平居中的家庭中保险覆盖面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的农村地区支付便利性的促进作用则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提升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均有助提升家庭创业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晓峰
文章基于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分别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EA模型对长三角金融业的集聚效率进行了评价,实证结果发现: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整体较高,区域差异不大但行业差异明显,从江、浙、沪三地金融业集聚效率来看,规模经济明显,且都不存在产出不足问题。浙江省金融业综合效率低于上海和江苏,这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缺失而造成的。因此,在大力提高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前提下,应改进技术效率,从产业和空间层面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有效集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效率 DEA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小波
本文从金融开放的内涵着手,构建了金融开放的体系结构,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测算金融开放水平的公式,并进一步地对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的涵义、测度和判断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108个国家和地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处于中度开放水平,现实金融开放水平明显要低于官方承诺水平。而中国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研究表明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开放与国内发展不相协调且这种不协调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即相对于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水平所要求的速度和质量国内发展显得不足。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开放度测量 协调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文胜 田杰 陶建平
本文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的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而农村金融发展相对领先地区潜在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分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呈现以上特征的原因在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倾斜。目前应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互补有序、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有效缩短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相关比率 收敛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秋 杜春晶 姜莉莉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持续的发展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那么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本文收集了吉林省2010年—2017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方法,利用SPSS软件有关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如何提高吉林省农村金融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毛健
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本文主要指生活消费。消费水平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描述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水平,并将其与产业结构变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消费数量消费生活资料数量多、结构齐全和消费的社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风 齐晓辉
文章采用1994~2007年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消费率和投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地区的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西部地区拥有最高的消费率,东部地区消费率最低;各地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均强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个地区中,中部地区消费需求对该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消费率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世武 徐龙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居民的收入逐年增长,其平均消费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就全国范围内比较而言,由于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文运用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法,就1996年我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将居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正发 饶勋乾
金融脆弱性理论蕴含了基本的金融风险预警思想,是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并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了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大约有近30%的月份我国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处于境界线上。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脆弱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金融风险预警 金融脆弱性理论 预警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璐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分别从宏观动态和微观静态两个角度研究了我国金融资产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对金融资产影响城镇家庭消费的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类金融资产的波动均会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造成影响;城镇家庭的现金持有量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城镇居民储蓄额的增加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呈现交替挤占现象;对于不同学历、年龄和收入的城镇家庭而言,安全和风险金融资产对其消费的影响均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长海 刘锐
本文从消费金融的内涵着手,就消费金融对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城镇居民消费相关数据,利用面板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金融资产的增长对第三次消费升级代表性产品的消费增长有拉动作用,消费金融发展是消费升级的必要条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消费金融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