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3)
- 2023(6390)
- 2022(5073)
- 2021(4880)
- 2020(4216)
- 2019(9685)
- 2018(9961)
- 2017(19972)
- 2016(10468)
- 2015(12168)
- 2014(12380)
- 2013(12361)
- 2012(11307)
- 2011(10449)
- 2010(10875)
- 2009(10333)
- 2008(9849)
- 2007(8805)
- 2006(7952)
- 2005(7149)
- 学科
- 济(50481)
- 经济(50436)
- 管理(28711)
- 业(28668)
- 方法(26359)
- 数学(24642)
- 数学方法(24152)
- 企(21070)
- 企业(21070)
- 农(17941)
- 中国(15339)
- 农业(11943)
- 业经(11633)
- 财(10852)
- 贸(9831)
- 贸易(9823)
- 制(9689)
- 易(9584)
- 银(8533)
- 银行(8529)
- 行(8255)
- 地方(7895)
- 发(7128)
- 融(7110)
- 金融(7109)
- 理论(6903)
- 学(6787)
- 策(6332)
- 和(6107)
- 体(5895)
- 机构
- 学院(162088)
- 大学(159826)
- 济(68930)
- 经济(67523)
- 管理(64247)
- 理学(55679)
- 理学院(55164)
- 管理学(54028)
- 管理学院(53755)
- 研究(48462)
- 中国(38891)
- 京(33016)
- 财(32950)
- 科学(27976)
- 财经(26286)
- 所(23706)
- 经(23669)
- 江(22745)
- 农(22473)
- 中心(22173)
- 经济学(21383)
- 业大(21313)
- 研究所(21195)
- 北京(21114)
- 范(20468)
- 师范(20311)
- 财经大学(19432)
- 经济学院(19378)
- 州(18680)
- 农业(17436)
- 基金
- 项目(101272)
- 科学(79959)
- 研究(75124)
- 基金(73613)
- 家(62690)
- 国家(62179)
- 科学基金(53745)
- 社会(48632)
- 社会科(46166)
- 社会科学(46155)
- 省(39570)
- 基金项目(38240)
- 教育(35627)
- 自然(33687)
- 自然科(32938)
- 自然科学(32933)
- 划(32676)
- 自然科学基金(32295)
- 编号(31917)
- 资助(31567)
- 成果(25172)
- 部(22894)
- 重点(22227)
- 发(21598)
- 课题(21569)
- 创(20653)
- 教育部(19992)
- 国家社会(19829)
- 人文(19718)
- 科研(19264)
共检索到23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邱晓华,万东华
一、城乡消费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的说来,城乡差异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基础上,受自然条件、经济因素、人口变动以及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和运动而形成的。在我国,城乡消费差异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伴生物,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化的战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提高了消费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迟缓,农副产品价格的偏低,使大量利润转化为工业化的资金,相当长时期内,农民生活改善不明显,消费水平较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晓华 万东华
一、城乡消费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的说来,城乡差异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基础上,受自然条件、经济因素、人口变动以及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城乡消费差异的形成,在一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乐山 何炼成
在对公共消费涵义和范围进行界定之后,分析了建国以来城乡居民公共消费的差异,阐述了公共消费差异对城乡居民的影响,提出了平抑城乡公共消费差异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公共消费 城乡居民 财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战明华 许月丽
本文在对凯恩斯消费理论和永久性收入假说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样本数据在数据平稳与非平稳两种情况下对我国不同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经验实证,并分析了所得结论背后的经济学成因。
关键词:
消费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 数据的平稳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善燊 何炼成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城乡差异 VAR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立岩 杜春越
本文通过构建泰尔指数和家庭借贷指标,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收入差距、借贷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地区及城乡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与消费的正向关系显著,但城乡和地区间仅存在微弱差异;借贷水平、收入差距与消费间分别呈现出显著正向和负向关系,且这两种关系均存在较强的城乡和地区差异;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利好影响,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度。政府要促进居民消费,不仅应在政策上倾斜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着力优化收入分配、持续提高农村和内陆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而且应该着力推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 借贷 消费金融 收入差距 地区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金玉国
我国居民现阶段的消费活动,无论就总量还是就构成而言,也无论是就数量而言还是就质量而言,在城镇和乡村之间都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而且在不同的时期,这种差异具有不同的特点。研究和分析现阶段我国消费活动的城乡差异,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科学地进行决策和规划,合理引导消费都有现实的意义。本文试图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进行简要回顾和分析,以求教于学界同仁。文中所引数据,除特别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尤骋
(一)宏观方面的应对之道第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的形成与扩大,尤其是其户籍制度。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便显得十分重要。取消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隔阂,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城乡地区社会福利政策得到统一,从而促进居民权利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庄爱玲 黄洪
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合理评价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成为焦点问题。本文采用功效系数法,评价我国2010-2012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分析2012年城、乡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差异。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在稳步提高,2012年总体绩效已达到良好水平,但城乡之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差距明显。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 绩效评价 功效系数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涛 胡豹
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供给政策、管理体制及供给水平等方面。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现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已无法在城乡之间发挥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它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现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统筹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在于城市要优化和调整供给项目,适时调控公共财政支出水平;农村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公共财政总体支出比重。
关键词:
公共物品 差异性 统筹 城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二元经济割裂了城乡市场,造成城乡价格水平的不同演化态势。对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和农村在零售商品额、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差异,以及城市化程度、GDP缺口、外贸依存度等因素,可以部分解释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而人均GDP与不同省份的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城乡价格指数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而城乡价格水平的统一,应该是我国的长期趋势。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城乡差距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樊明成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从性别、学校类型、学科以及入学分数等角度看,城乡居民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更加突出;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近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总体差异以及城乡之间在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的入学机会差异都有明显的缩小。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城镇 乡村 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CHIP2007年数据探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收入上的差距问题。本文发现,以小时自我雇佣收入衡量,城镇职工的收入为15.04元,远高于外来务工人员的7.09元;形成自我雇佣收入巨大差异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资源禀赋差异,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受到的户籍歧视。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事自我雇佣年数的增加、健康的改善、初始资本以及自我雇佣规模的扩大均对自我雇佣收入有正向影响,教育对自我雇佣收入的作用远低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从城镇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各自的影响因素来看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Cotton分解方法发现城乡工人个体禀赋差异解释了其中的25.41%...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百福
对我国经济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略大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而且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高于城市居民。对我国教育投入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小学生均经费的城乡差异是东部地区最大 ,而初中生均经费则是中部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作者提出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等教育投入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投入 生均经费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胜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经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的信任水平高于城市居民的信任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关系网络更为紧密,关系网络中互助行为更多,对宗教更虔诚,对公共决策更关注,对社会经济地位的自我评价更高,对正式制度更加认可等。
关键词:
信任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