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6)
- 2023(8355)
- 2022(7408)
- 2021(6852)
- 2020(6155)
- 2019(14460)
- 2018(14458)
- 2017(29375)
- 2016(15975)
- 2015(18643)
- 2014(19050)
- 2013(19209)
- 2012(18614)
- 2011(17128)
- 2010(17424)
- 2009(16777)
- 2008(16884)
- 2007(15653)
- 2006(13918)
- 2005(12910)
- 学科
- 济(71775)
- 经济(71696)
- 管理(43510)
- 业(43120)
- 方法(35111)
- 企(32997)
- 企业(32997)
- 数学(31359)
- 数学方法(31128)
- 中国(20352)
- 农(20076)
- 财(18081)
- 贸(16864)
- 贸易(16857)
- 易(16370)
- 制(16081)
- 学(15233)
- 银(13745)
- 银行(13703)
- 业经(13340)
- 行(13161)
- 融(12929)
- 金融(12927)
- 农业(12635)
- 地方(11816)
- 和(10583)
- 务(10100)
- 财务(10080)
- 财务管理(10044)
- 体(9891)
- 机构
- 大学(251735)
- 学院(248667)
- 济(107808)
- 经济(105563)
- 管理(91510)
- 研究(89925)
- 理学(77344)
- 理学院(76458)
- 管理学(75220)
- 管理学院(74772)
- 中国(70605)
- 京(54619)
- 科学(54267)
- 财(51787)
- 所(48578)
- 农(47616)
- 研究所(43586)
- 财经(40725)
- 中心(40472)
- 江(38317)
- 农业(38096)
- 业大(38069)
- 经(36736)
- 北京(35528)
- 经济学(33787)
- 院(31508)
- 范(31273)
- 师范(30882)
- 经济学院(30638)
- 州(30308)
- 基金
- 项目(152299)
- 科学(117546)
- 基金(109896)
- 研究(107969)
- 家(97153)
- 国家(96356)
- 科学基金(79636)
- 社会(67031)
- 社会科(63407)
- 社会科学(63383)
- 省(58212)
- 基金项目(57517)
- 自然(52300)
- 自然科(51027)
- 自然科学(51005)
- 划(50395)
- 自然科学基金(50107)
- 教育(49787)
- 资助(47189)
- 编号(44158)
- 成果(37011)
- 部(34955)
- 重点(34895)
- 发(33070)
- 课题(30690)
- 创(30616)
- 科研(29767)
- 教育部(29326)
- 创新(28762)
- 计划(28720)
- 期刊
- 济(124168)
- 经济(124168)
- 研究(77996)
- 中国(47750)
- 农(42488)
- 学报(42315)
- 财(38960)
- 科学(37285)
- 管理(33673)
- 大学(30963)
- 学学(29186)
- 融(28446)
- 金融(28446)
- 农业(28203)
- 教育(22500)
- 财经(21116)
- 经济研究(21090)
- 业经(20140)
- 技术(19611)
- 经(18145)
- 问题(16956)
- 贸(16238)
- 业(15149)
- 国际(14256)
- 商业(13955)
- 理论(13764)
- 技术经济(13071)
- 统计(12455)
- 实践(12275)
- 践(12275)
共检索到385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陶金
近几年,我国投资与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明显回升。这种趋势说明,虽然消费需求不如投资和出口那样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2009年我国经济经历了大落和大起,实现了率先复苏。预计2009年全年经济增长可达8.4%。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回升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危机冲击的严重性更大。本次危机后,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要明显快于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影响。展望2010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望继续保持上行态势,增长率可达9.3%。在各种因素影响下,2010年的通胀压力将大于2009年,但仍在可控和可承受的范围内。考虑复苏形势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2010年仍应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把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和深化改革作为当前主要任务。
关键词:
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 宏观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宏 王一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明 赵磊 管楠楠
我国职业指导的研究呈现出六大特点:萌芽期对国外职业指导的研究成为焦点;恢复期对职业指导本体和价值的思考追问为研究热点;发展期职业指导研究的范围得到拓展;国内职业指导实践呈上升趋势,而本土化理论建设薄弱;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能力培训研究尚处初步阶段;职业指导现状研究规模较小,系统性不强。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要加强对现行职业指导问题和实效的研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跨学科、领域的合作研究;对国外职业指导的研究要有持续性、整体性;注重各研究方法的选用结合与协调创新;深入推进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能力培训的研究。
关键词:
职业指导 特点分析 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本文对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现状与发展特征进行阐述,对奢侈品消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针对完善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奢侈品 消费群体 发展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婉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9.9%的较快增长势头,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偏旺的繁荣景象。初步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左右,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6年及整个“十一五”消费增长趋势如何,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增长的重要问题。扩大消费仍将成为2006年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段建宇
2004—2006年期间,在发达国家美、欧元区、日等经济持续攀升,发展中国家中、印等经济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剑平
2012年6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6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如何实现稳增长"。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当前经济减速主要由于出口和投资引起,消费不是当前经济减速的最主要原因。扩大消费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着眼长远,我国消费从短期形势来看基本稳定,没有必要大幅度调整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刺激消费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万江 李丹 李剑锋
县级市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城乡结合的若干特点。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县级市经济发展中,资本最为重要,劳动力次之,耕地资源也具重要性。这不仅为促进县级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通过发展县级市经济来统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县级市经济 统筹城乡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政 梁艳芬
一、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增长持续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转弱。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并形成全球性冲击,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经历艰难调整,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跃春
后危机时代,美国经济仍然沉浸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复苏进程较为缓慢;欧元区经济环境也是喜忧参半,债务危机的阴霾依然环绕在希腊、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日本经历"核危机",复苏受阻,但仍能看到希望;中国等新经济体势头强劲,却又不得不面对通胀的压力。本文立足当前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对四大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作出总结,并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危机 复苏 通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慧娟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该群体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平均年龄与初次外出务工年龄较低,未婚者居多;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偏向于选择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需求层次从生存向发展转变。目前在新生代农民工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使农民工就业市场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培训情况离市场要求有差距,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一系列制度性和现实性障碍。当前,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之后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地区性短缺和结构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秋生
1993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但是随着宏观储蓄政策效应的增强以及融资导向的作用,居民实际消费与收入规模却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已经连续5年下降,而代之以储蓄倾向和手持现金率的上升,这种情况表明经过1988年后的强力紧缩,市场需求正呈现出明显不足的迹象。这种趋势的发展势必影响到今后消费市场乃至消费品工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在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增强的基础上,当前有必要适当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加强及各种宏观调节政策交错推出,1994年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这就迫使我们更加理智地探讨消费行为及其对收入、消费和市场前景的影响,有效地运筹政策,以使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东 刘敏 袁男优 徐华亮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大力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推动市场消费升级具有宏观战略意义。通过对湖南消费市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给传统产业和企业带来了强大冲击,大力推进享受型发展型消费需求满足是未来的重点,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低碳化消费发展是大趋势。为此,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提高流通业效率和效益;实施四大品质消费工程,促进服务和实物消费升级;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意愿。
关键词:
消费 拉动力 湖南消费 问卷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