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5)
2023(11270)
2022(9751)
2021(9056)
2020(7878)
2019(18511)
2018(18145)
2017(36024)
2016(19187)
2015(21882)
2014(22188)
2013(22348)
2012(21157)
2011(19556)
2010(20147)
2009(19224)
2008(19387)
2007(17910)
2006(16072)
2005(14832)
作者
(58378)
(48738)
(48685)
(46603)
(31117)
(23374)
(22370)
(18933)
(18380)
(17413)
(16480)
(16232)
(15692)
(15534)
(15319)
(15100)
(14599)
(14299)
(14250)
(14146)
(12184)
(12028)
(11955)
(11192)
(11070)
(10982)
(10843)
(10681)
(9938)
(9555)
学科
(90315)
经济(90219)
管理(54395)
(50915)
方法(40751)
(39836)
企业(39836)
数学(35472)
数学方法(35184)
中国(27559)
(25656)
贸易(25640)
(24803)
(22712)
(21718)
(18388)
地方(18094)
(17318)
业经(16791)
(15527)
银行(15491)
(15318)
金融(15315)
(14892)
农业(14204)
理论(13384)
(12343)
环境(12310)
(12013)
财务(11979)
机构
大学(302512)
学院(297800)
(132311)
经济(129591)
管理(110690)
研究(103043)
理学(93963)
理学院(92806)
管理学(91338)
管理学院(90753)
中国(79490)
(64365)
(63647)
科学(59346)
(52720)
财经(50424)
研究所(46976)
(46498)
中心(46022)
(45597)
(45213)
经济学(42468)
北京(41377)
(40090)
业大(40077)
师范(39784)
经济学院(38550)
财经大学(37251)
农业(36666)
(36410)
基金
项目(182497)
科学(143596)
基金(134153)
研究(133440)
(115839)
国家(114916)
科学基金(97729)
社会(86859)
社会科(82393)
社会科学(82362)
基金项目(70504)
(68479)
自然(61524)
教育(61485)
自然科(60143)
自然科学(60124)
自然科学基金(59018)
(58607)
资助(55414)
编号(53570)
成果(44721)
(42123)
重点(41019)
(39276)
课题(37182)
(36850)
教育部(36450)
国家社会(36292)
人文(35100)
大学(34686)
期刊
(150462)
经济(150462)
研究(98052)
中国(55325)
(48332)
学报(44816)
(41343)
科学(40886)
管理(40775)
大学(34101)
(31895)
金融(31895)
学学(31783)
教育(28747)
农业(27215)
财经(26778)
经济研究(25590)
技术(23866)
业经(23681)
(23076)
问题(22979)
(22666)
国际(18973)
商业(16664)
技术经济(15668)
理论(15297)
(14757)
统计(14659)
现代(14053)
世界(13854)
共检索到460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若璧  
消费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理单元和支撑平台,是贸易关键发展要素的集聚地,其贸易反哺效应对调节城市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并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Bivariate Moran's I)和空间杜宾模型(SPDM)考察2009-2021年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对贸易市场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论如下: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与贸易市场效率的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变量总体呈增强态势,二者间存在较强空间依赖性;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对贸易市场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每提升1%,将分别促进城市本身和周边城市贸易市场效率增长0.1974%和0.1025%;分区域检验表明,边际效应总体呈现“西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东部城市群”的极差化递减特征;经济发展、信息化和对外开放在贸易市场效率提升过程中存在显著直接效应及溢出效应,能够同步推动城市本身和周边城市贸易市场效率提升;贸易资源投入和产业集聚存在较为显著直接效应和负向溢出效应,能够推动贸易市场本体发展,并对周边城市产生虹吸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滨   艾盈杉   杨小朋  
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流通效率的新动力,但要提升流通效率却无法忽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亦或市场整合程度存在差异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整合视角探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数字技术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各地市场整合程度差异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依然能显著提升流通效率。但市场整合并未显著直接提升流通效率,仅在数字技术提升流通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西部地区和高资本存量地区,市场整合的调节作用效果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瑞彩  
数字经济是当今发展大势,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本文选取2007~2021年31个省(区、市)数据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市场一体化,这一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一致;(2)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高于东、中部,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数字经济迎头赶上;(3)随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随着市场主体数量增加,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先增大后趋缓;(4)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不仅有直接效应,还存在通过影响创业活跃度进而影响市场一体化的中介效应;(5)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将增大,数字经济水平相同时,提升市场化水平将有助于放大数字经济的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解晋  仲伟东  黄娟  
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降低相关成本,促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利用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主要机制。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有效降低了区域碳排放,且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模型估计法、考虑内生性问题、考虑政策滞后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基于分层回归的机制分析发现,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激励企业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费、提高碳排放配置效率等渠道产生减排效应。基于门槛面板模型、分组回归法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考察影响市场整合减排机制的主要外部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在更富创新活力和减排规制更强的地区,减排效应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引导、激励企业转向绿色集约生产,逐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通过“做对激励”引导地方放弃保护主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竞争效应,激励企业调整生产决策,转变生产方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国内市场统一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市场统一程度也越高。从省际贸易成本角度切入的机制分析发现,信息搜寻成本越高、物流运输成本越高的省份,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其市场统一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说明成本优化是数字经济推动市场统一的作用渠道。门槛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省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市场统一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统一,而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间市场统一性的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新晓  
优化流通产业结构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先决条件,但现有研究中流通产业优化升级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量化分析较为匮乏。本文引入已有研究中构建的泰尔指数和资本密集度衡量流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同时采用Hoover地方专业化和相对方差指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发展指标,采用2008-2021年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夏杰长  李銮淏  刘怡君  
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建设有序竞争市场环境、加速要素自由流动,进而跨越行政区划和地理客观因素限制,助力破除省际贸易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国内大循环的健康高效运行。基于此,本文运用价格指数法生成我国省际贸易壁垒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综合形成2013—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省际贸易壁垒的弱化效应较为显著,数字经济还能够突破行政和地理客观限制造成的贸易壁垒。本文深入分析、测试和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省际贸易壁垒的影响效应,为建设更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及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从数字经济角度切入的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厚文  张崇和  
欧洲统一大市场将在1992年底以前建立。欧洲联合将沿着德洛尔提出的“三个同心圆”的方向迈进。大市场建成后,将使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西欧、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对我国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但挑战大于机会,只有趋利避害,采取正确的方针,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国与西欧的经济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钺  
文章构建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6—2021年中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且这一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沿海城市、低行政层级城市、初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更容易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效率提升产生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稹  
1993年1月1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已经实现。1975年5月,中国与欧共体建交,随之中国与欧共体的贸易有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国与欧共体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主要原因是中国对欧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晖   陈建行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基于2006-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实证检验市场一体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提高市场一体化程度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共同富裕效应,这一结论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以及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区域创新创业,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群地区,市场一体化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该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对加快共同富裕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桐瑜   谢建国   洪小羽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基于Caliendo和Parro(2015)的模型,探讨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国内区域的福利效应,并对该福利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RCEP关税减让会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上升,且这主要是由贸易额效应所引致;同时,区域福利分布并不平衡,部分省份由于所面临的出口竞争上升,使得其贸易条件效应下降,并导致福利水平下降。行业福利测算结果显示,RCEP关税减让后受益较大的行业有交通设备、纺织品和服装、机械和电气以及仪表、通用和专用设备等。反事实分析表明,在RCEP关税减让的同时,降低阻碍商品流通和劳动力迁移的壁垒,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还能够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福利水平的差距;但是若仅降低劳动力迁移壁垒,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省份的福利水平反而可能因为劳动力流出的增加值效应呈现下降的态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紧抓RCEP发展机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协同并进,有助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正瀚   张博文  
新质生产力决定新型生产关系,我国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给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带来重要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2年的数据,对该理论推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市场与其他地区市场一体化发展。第二,考虑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本文采用四种处理方法,消除内生性问题后,再次验证了一个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会促进市场向一体化发展。第三,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新消费模式发展来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也能够通过促进居民更多参与新型消费来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第四,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和剔除直辖市样本两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骥如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诞生,同年11月1日,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1995年,随着奥地利、芬兰和瑞典的加入,欧盟成员国已增加到15个。当前,欧盟15国拥有约3.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7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约3万亿美元,其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而国际贸易则远远超过了美国。今天,在欧盟统一大市场上,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实现了自由流通,像在一个国家一样,欧洲人声称,15国之间已经取消了经济边界。本文就欧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借鉴作用,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