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4)
- 2023(10497)
- 2022(9160)
- 2021(8665)
- 2020(7380)
- 2019(16557)
- 2018(16528)
- 2017(32749)
- 2016(18217)
- 2015(20725)
- 2014(21023)
- 2013(20644)
- 2012(19808)
- 2011(18035)
- 2010(18628)
- 2009(18104)
- 2008(18375)
- 2007(17026)
- 2006(15684)
- 2005(14882)
- 学科
- 济(69180)
- 经济(69058)
- 管理(59842)
- 业(53686)
- 企(44506)
- 企业(44506)
- 方法(26620)
- 财(24619)
- 制(22862)
- 数学(22762)
- 中国(22700)
- 数学方法(22306)
- 农(21466)
- 业经(15972)
- 银(15943)
- 银行(15911)
- 学(15386)
- 行(15206)
- 贸(15143)
- 贸易(15131)
- 易(14812)
- 体(14649)
- 务(14009)
- 财务(13963)
- 财务管理(13920)
- 策(13919)
- 融(13670)
- 金融(13668)
- 企业财务(13153)
- 农业(13033)
- 机构
- 大学(270455)
- 学院(268621)
- 济(111459)
- 经济(108796)
- 管理(97051)
- 研究(96548)
- 理学(80771)
- 理学院(79857)
- 管理学(78360)
- 管理学院(77862)
- 中国(77703)
- 财(60782)
- 京(58825)
- 科学(56616)
- 所(50859)
- 农(45720)
- 财经(45088)
- 研究所(44785)
- 江(44427)
- 中心(43895)
- 经(40502)
- 北京(38424)
- 业大(36898)
- 农业(35839)
- 州(34847)
- 院(34620)
- 范(34451)
- 经济学(34089)
- 师范(34038)
- 财经大学(32971)
- 基金
- 项目(159671)
- 科学(124345)
- 研究(118345)
- 基金(114547)
- 家(99831)
- 国家(98947)
- 科学基金(82833)
- 社会(73560)
- 社会科(69502)
- 社会科学(69483)
- 省(61318)
- 基金项目(58179)
- 教育(55194)
- 自然(52890)
- 划(52791)
- 自然科(51601)
- 自然科学(51584)
- 自然科学基金(50639)
- 资助(49419)
- 编号(48425)
- 成果(43444)
- 部(36773)
- 重点(36523)
- 课题(35324)
- 发(34308)
- 制(33844)
- 创(32297)
- 性(31899)
- 教育部(31299)
- 创新(30371)
共检索到441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光华
一、海洋捕捞马力的现状和基本特征以80年代初为起点,我国海洋渔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海洋捕捞马力急剧膨胀,渔业资源恶化,生产效率下降,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限制和削减海洋捕捞马力,但至今成效不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戴志远
中国政府最近宣布:未来五年将限制海洋捕捞产量,年捕捞量不超过5.5百万吨,与1990年相同。除了广东省,几乎所有沿海省都计划在未来五年减少海洋捕捞量。到1995年,浙江省的年捕捞量目标为95万吨,比1990年减少4.4%。作为我国主要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力男 黄硕琳
总结概括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群体存在的收入问题表现,并从资源状况、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造成问题的本质: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不足以支撑严重过剩的捕捞产能,而且当前的外部环境又在加重这种失衡,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同时兼顾改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降低过剩捕捞产能、维持捕捞渔民收益、缩小渔民收入差距。因此,为解决捕捞渔民群体收入问题,促进海洋捕捞渔民增收,应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保证海洋捕捞渔民的生产物质基础;建立健全传统捕捞渔民渔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海洋捕捞渔民公平发展的权利;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制度,确保海洋捕捞渔民权利的均等性;加强对传统捕捞渔民新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捕捞渔民综合素质,拓...
关键词:
捕捞渔民 收入 问题 对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建业 张建国 赵铁武
《物权法》第123条对捕捞权的规定,将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的改革,建立海洋捕捞权制度。海洋捕捞权制度,是一种以权利为中心的渔业管理制度,以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首要目标。仔细分析《民法通则》、《物权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间的关系,领海以内海域的海洋捕捞权与我国专属经济区内海洋捕捞权在法律性质上应有所区别。领海内的捕捞权的分配应优先考虑沿海渔区或渔民,而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捕捞权可以实行拍卖,优先考虑现有在此区域作业的渔船。根据现行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可能有3种构建海洋捕捞权制度的途径,即以捕捞许可证为载体、以渔船主机功率指标为载体和以捕捞限额为载体。结合国际渔业管理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政府...
关键词:
捕捞权 物权法 用益物权 渔业管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邵化斌 唐议
海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现存海龟仅有2科6属7种,且都处于濒危状态,国际上十分重视海龟保护工作。在海洋渔业捕捞活动中,经常误捕到海龟,捕虾拖网、刺网、延绳钓渔业对海龟资源的误捕和伤害性最大。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主导,各区域性渔业组织及捕鱼国政府部门为管理主体的法律政策框架,制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海龟养护、减少海龟误捕及伤害的决议性文件。主要的管理手段有:渔民培训、渔具渔法优化设计、信息收集与交流、港口检查措施、观察员制度、规范渔捞日志等。在技术措施方面,拖网捕捞中的"海龟逃生装置"、刺网捕捞中的"窄网"和提高拉杆长度、延绳钓渔业中采用的圆形钓钩和鲐鱼饵料...
关键词:
海龟 误捕 渔业管理 合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许耀亮
山东省是全国海洋渔业的主要省份之一。1990年海洋捕捞产量达103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61%。海洋捕捞业仍然是山东省水产业的一大支柱。海洋捕捞渔船和渔具是从事海洋捕捞生产的基本工具,海洋捕捞业的生产对象是鱼、虾、蟹、贝类等具有再生性的渔业生物资源。因此,海洋捕捞强度必须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但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刺激,近年来,我国沿海渔区有不少个体和联户渔民,不顾国家政策限制,盲目地兴造近海小型捕捞渔船,在沿岸和近海进行掠夺性生产,使已经衰退的渔业资源更加恶化。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渔政管理,完善海洋渔业的经营体制,有效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蓝荪
我国近海地区,由于小渔船增多与功率增大等诸多原因,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衰减,渔场外移,优质海捕鱼种减少,某些地方性的小宗资源亦遭到酷捕。海洋捕捞量迅速下降,造成水产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不少地方卖船弃渔从事其他行业,海洋捕捞业面临萎缩的严峻形势。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是传统的捕捞作业区,有近80km的海岸线,渔船数量每年递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议 赵丽华
2017-2018年我国沿海5省开展了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试点渔业的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试点渔业在利用专项捕捞许可制度限制捕捞准入、加强渔捞日志管理、试行观察员制度、吸纳基层渔民组织参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同试点之间在实施捕捞限额管理的渔业资源种类选择标准、渔场和渔船及作业方式的特定性、配套制度等方面具有共性;在捕捞对象种类的单一性、渔场进入的排他性、捕捞限额分配方式、渔获量监测措施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实施捕捞限额制度仍存在多鱼种渔业问题、捕捞生产监测制度尚未建立、针对性资源调查监测不足、捕捞限制性措施未能有效执行、管理能力和体制不适应需求、违反管理的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建议:修改《渔业法》完善捕捞限额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渔业资源调查、监测,建立综合性渔业数据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基于捕捞许可制度的捕捞作业限制,建立多方参与和跨区域联合的监督机制,根据渔业特点分类设置捕捞限额及其管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友
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前中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之一。从"政策、制度供给"方面看,现有海洋捕捞渔业政策、制度是简单农业管理思维的产物,存在相关政策、制度相对过剩和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度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以渔民准入限制政策、以资源养护、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管理体系为核心的海洋捕捞渔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面向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闫玉科
2006年以来南海"三渔"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三渔"问题的核心是渔民收入增加问题。本文以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海洋捕捞渔民为对象,对其增收问题采取了典型调查与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利用基于Excel的VBA编程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表明,捕捞渔民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样本户人均年纯收入均值环比下降超过5%。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影响渔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持续增加南海三省(区)海洋捕捞渔民收入的对策。
关键词:
渔民 海洋捕捞 收入来源 增收对策 南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波 孙珊 唐启升
海洋捕捞业是碳汇渔业之一,人类通过收获渔获物将食物链/网传递的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移出水体,在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海洋捕捞业碳汇功能的评估方法,得出1980~2000年间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283~1008万t,黄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361~2613万t。尽管加大捕捞产量增加了从海洋生态系统移出浮游植物的固碳量,但随着捕捞业的高速发展,其碳汇功能却被削弱了,黄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最大分别减少了23%和27%。而且由于资源量的下降,封存于水体和海底的碳减少,不利于捕捞业发挥可持续的碳汇功能。渤海2009年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使捕捞业增加1.66万t的固碳量,因此,需要采取包括增...
关键词:
海洋捕捞业 碳汇 黄渤海 增殖放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邱盛尧 葛允聪 蔡文仙
海洋捕捞渔船机动化,网具、渔捞技术革新,助渔导航设备改善,以及改革开放后市场观念和水产品价格提高,极大地刺激着我国海洋捕捞力量迅猛发展。但是,投产渔船的日益增加,给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已远远超过资源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使我国大多数传统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单位捕捞努力产量下降,渔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朋 王雪辉 马胜伟 周艳波 黄应邦 苏莹佳 吴洽儿
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相关资料,对1979—2017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捕捞作业量、捕捞作业结构以及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简称"双控")制度全面实施后,虽然南海区渔船数量上升势头得到控制,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渔船总吨位和总功率却基本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南海区机动捕捞渔船总吨位增长了45%,总功率增长了13.7%,2017年44.1 kW以下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占77.5%。南海区海洋捕捞产量由不断上升至近年逐渐得到控制,近5年南海区的捕捞产量约为340万~380万t,对渔业资源破坏力大的拖网和刺网产量占72%~74%。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存在捕捞生产数据统计不规范、渔业资源面临衰竭和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依托渔港建立健全渔获物统计和核查体系,压减近海捕捞能力,稳定外海渔业,同时加强科学调查研究,从而优化南海区捕捞作业格局。
关键词:
南海区 海洋捕捞 渔船 产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彤 唐议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资料,对1979-2013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的数量、吨位、主机功率的总规模以及主机功率结构、作业类型结构的变迁和现状进行评价分析。2013年南海区海洋捕捞渔船总计81 647艘,156.6万吨,其中机动渔船78 671艘,382.3万千瓦;机动小型渔船数量最多,超过75%,早期增速快,近十年较为稳定;大型渔船数量极低,增速缓慢,目前仍不足0.6%;中型渔船较为稳定;刺网作业渔船数量最多,拖网渔船次之,各类型渔船均已从增长期进入调控管理期。南海区捕捞渔船目前存在总体规模过大、数量结构上小型渔船偏多、捕捞作...
关键词:
南海区 海洋捕捞渔船 现状 问题 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奕 周应祺 周应恒
在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计量中国近海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捕捞能力与收入间、能力利用度与捕捞能力间以及单位捕捞能力收益与能力利用度间的数量关系,并据此模拟分析了1996-2005年按每吨捕捞能力征收不同税费可能对捕捞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若在现有其他渔业管理措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十年按每吨捕捞能力收费100元,约可以进一步缩减原捕捞能力的40%,可见在近海捕捞渔业管理中考虑引入税费制度是有意义的。研究发现:对海洋渔业征收税费能够提高捕捞行业的整体效率,但要使税费制度确实起到保护渔业资源的作用,费率不应过低。随后,利用规划求解方法研究按既定目标控制捕捞能力的最优费率的求解方法,可为税...
关键词:
捕捞能力 收费 渔业管理 中国近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