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3)
2023(13131)
2022(11108)
2021(10094)
2020(8633)
2019(19544)
2018(19341)
2017(37665)
2016(20910)
2015(23333)
2014(23055)
2013(23134)
2012(21671)
2011(19869)
2010(20033)
2009(18873)
2008(19024)
2007(17526)
2006(15569)
2005(13829)
作者
(65603)
(55318)
(55149)
(52381)
(34503)
(26782)
(24883)
(21822)
(20453)
(19486)
(18800)
(18291)
(17538)
(17315)
(17282)
(17187)
(16950)
(16116)
(15971)
(15770)
(14214)
(13643)
(13634)
(12668)
(12485)
(12411)
(12276)
(12173)
(11343)
(11225)
学科
(87745)
经济(87655)
(61305)
管理(53361)
(47612)
(38787)
企业(38787)
方法(37659)
数学(34025)
数学方法(33747)
农业(31204)
中国(24214)
业经(22171)
(21238)
(19743)
(18972)
(18355)
贸易(18348)
(17916)
地方(16895)
(15159)
银行(15091)
环境(14740)
(14464)
(13684)
(13289)
金融(13287)
技术(12924)
(12817)
(11892)
机构
学院(311466)
大学(309089)
(128253)
经济(125705)
管理(114785)
研究(108971)
理学(99542)
理学院(98369)
管理学(96664)
管理学院(96116)
中国(83522)
(80929)
科学(71381)
(64414)
农业(63602)
(58426)
业大(58134)
(57615)
研究所(53448)
中心(50880)
(47330)
财经(46018)
(41818)
农业大学(39871)
北京(39847)
(39507)
师范(38973)
经济学(38893)
(37629)
(37080)
基金
项目(208426)
科学(161480)
基金(150276)
研究(145102)
(134771)
国家(133591)
科学基金(111161)
社会(92094)
社会科(86983)
社会科学(86949)
(83395)
基金项目(80794)
自然(73324)
自然科(71530)
自然科学(71503)
(70263)
自然科学基金(70238)
教育(64716)
资助(59840)
编号(58352)
重点(47721)
(46595)
成果(46441)
(45775)
(43277)
(42554)
计划(41101)
科研(40945)
创新(40626)
课题(39746)
期刊
(143025)
经济(143025)
研究(85775)
(80347)
学报(60080)
中国(57383)
农业(54060)
科学(51761)
大学(43794)
学学(42133)
(41808)
管理(35620)
(31480)
金融(31480)
业经(29345)
(26808)
教育(24745)
技术(23202)
财经(22195)
经济研究(21593)
问题(21143)
(18955)
(18224)
业大(16829)
技术经济(15616)
科技(15041)
(14987)
商业(14930)
资源(14887)
农村(14885)
共检索到45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文东  李大海  韩立民  
借鉴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动态度和空间不平衡指数分析1989—2020年我国11个沿海省份蓝色农田面积的变化特征,运用重心分析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法定量描绘我国蓝色农田空间格局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蓝色农田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海水养殖的不平衡指数持续上升,地区间差距逐渐增大,海水养殖的空间分布格局向不平衡方向演化;(2)海水养殖重心总体呈现由南(偏西)向北(偏东)的空间演变格局,移动范围由长三角地区迁移至环渤海地区,表明30年来沿黄渤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快于南方沿海地区;(3)蓝色农田空间格局的演变是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海水养殖劳动力、冷链物流系统和居民消费能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锋  刘志明  王宗明  宋开山  
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6年MODISNPP(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在经过统计数据验证之后,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划分为五级:高产、较高产、中产、较低产和低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田以旱田为主,占总面积的89.8%,农田净初级生产力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增加;旱田年均NPP变化范围在(309.8~329.5)gC(/m2·a),水田年均NPP介于(323.5~341.7)gC(/m2·a)之间,二者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2000年-2006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新良  陈建洪  张雄一  
为探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面源污染风险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我国九大农业区和各省域的地均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膜污染空间分布及其长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1—2018年我国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膜使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面源污染程度逐年加重,农田面源污染的问题更加突出。化肥地均使用量增长101.5%,污染等级从较低等级升高为较高等级。农药地均使用量增长97.6%,污染等级从较低等级升高为较高等级;农用塑料膜地均使用量增长238.2%,污染等级从低等级向较高等级转变。九大农业区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膜污染程度整体呈现由早期的较低污染等级升高为目前的较高污染等级。华南区、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化肥面源污染加剧程度最突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区的农药面源污染加剧程度最突出,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华南区和黄淮海平原区农用塑料膜面源污染加剧程度最突出。综上,各省域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膜污染呈现不同程度的加重趋势,其中化肥面源污染河南、海南、湖北、广西、陕西和新疆等省加剧严重,农药面源污染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和海南加剧最明显,农用塑料膜面源污染上海、新疆、福建、海南、甘肃、山东和浙江加剧比较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廷山  郭思亮  刁艳华  
基于2005~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能源消费和经济数据,文章首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然后运用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5~2010年的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冕  杨秉臻  金涛  张洪程  陆建飞  
[目的]探究江苏省农田氮素盈余状况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识别氮素污染的潜在风险区域。[方法]基于江苏省农业生产统计数据,运用氮平衡模型,分析全省农田氮盈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79—2015年江苏省农田氮盈余量从1979年的15. 1万t上升至2015年的29. 67万t,总体经历相对平稳、持续上升到稳步下降的变化过程,由升到降的时间拐点在2003年。氮肥作为第一大氮输入源,所占比例始终介于60%~82%之间,对江苏农田氮素平衡起决定性作用;(2) 2005—2015年苏北地区农田氮素大多呈高输入、高输出状态,苏南地区则有低输入、低输出的特征,氮肥依旧为各地第一大氮输入项,输入高值区分布在徐州、盐城;(3) 2005—2015年江苏省农田氮盈余强度从135. 78kg/hm2降低至64. 85kg/hm2,各地农田氮盈余强度普遍下降,但南北分化明显,位于江苏北部的徐州、宿迁和淮安,农田氮素盈余强度总体维持较高水平,苏南太湖流域地区、江苏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区,氮素盈余强度相对较弱,且期间有继续下降倾向,镇江、泰州、扬州与南京,新近农田氮素甚至呈亏缺状态。[结论]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提出农田氮过剩污染风险区的农业生产调整对策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立明  
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出中国海洋主题公园发展经历了萌芽、迅速发展和品牌扩张3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了中国海洋主题公园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近海岸特征,发现海洋主题公园与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耦合关系,其发展受到旅游区位关联、城市人口与经济、投资规模和开发理念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伟勇  
文章基于2000—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城市绿色创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研究期内,排名靠前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均衡发展,排名靠后的城市则存在发展短板问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空间分布格局再现“胡焕庸线”和“绿色创新马赛克”,呈“四核两带多点”的分布特征。第二,城市绿色创新表现出很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关联程度逐年提升。东部沿海城市多位于高值集聚区域,中西部城市多位于低值集聚区域和异质性区域。第三,环境规制与城市绿色创新存在“U”型曲线关系。财政科技支出、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城市绿色创新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美  刘丹丹  曲本亮  
基于SFA方法运用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沿海11省市的绿色海洋经济效率,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α趋同、β趋同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绿色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和动态分析。然后通过TobiT模型的构建,对绿色海洋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我国绿色海洋经济效率有较大提高,但与理想状况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海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驱动,且海洋经济的增长需要牺牲一定的环境成本,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河北、天津、广东的绿色海洋经济效率水平较高,海南效率水平最低,效率水平越高的地区效率增长率越低;不同时期效率水平的空间差异不同,随着时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民  李大海  王波  
养殖海域是海洋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具有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本文认真借鉴基本农田保护经验,创新海域管理制度,首次提出了"蓝色基本农田"的概念,并从海水养殖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建立"蓝色基本农田"制度的必要性。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和扩大海水养殖生产能力,可以缓解现阶段由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带来的粮食安全压力。国家有必要通过建立"蓝色基本农田"制度,加强对养殖海域的开发引导和保护。本文建议近期分别划定近岸和离岸"蓝色基本农田"分别50万公顷和100万公顷,到2030年分别增加至100万公顷和500万公顷。如该项制度能够建立并切实发挥作用,仅"蓝色基本农田"即可实现海洋水产品增产22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康俊杰  蒯文婧  李军  张金良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使人类深陷"环境困局"。而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地,因此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缓解环境压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LEAP模型对山东半岛地区在发展中的蓝色海洋经济路径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蓝色海洋经济情景下的低碳发展效果。结果表明,在选择蓝色海洋路径下,山东半岛地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均能够实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实现很好的低碳发展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昕  彭勇  丁黎黎  
在采用投影寻踪法构造"海洋资源环境损耗指数"基础上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算中国沿海11省市2003—2013年期间的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在分析其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借助空间面板模型着重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识别其空间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相对稳定,以中值区居多"的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MorAn’S I具有"先负后正、波动上升"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受空间地理距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海洋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和海洋专业技术水平对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陆域工业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新军,周应祺  
海洋是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的综合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1998年达到3,35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然而也面临着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污染严重等问题,这都将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海洋国际竞争能力和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实现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和有偿使用制度、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整治、建立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等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国豪  张丽  武红旗  轩俊伟  董通  史名杰  朱磊  
【目的】研究新疆高标准农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核密度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新疆高标准农田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结果】①通过核密度空间分析发现,新疆高标准农田在空间上聚集明显,南北疆各有2个显著的高密度聚集区,北疆以塔城地区和昌吉州为“极核”,南疆以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为“极核”的空间分布特征;②从建设潜力值分布来看,高建设潜力县市主要分布在新疆区划的西部地州,低建设潜力县市主要分布在新疆区划的东部地州。南疆地区较低建设潜力的县市分布最多,处于较高建设潜力区的研究单元在空间上无明显的聚集,处于高建设潜力区的研究单元主要分布在北疆的塔城地区和阿克苏地区以及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③县域尺度上,政策因素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影响较大,各分区的核心交互影响因子均与政策因素有关;斑块尺度上,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明显,核心交互影响因子均与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相关。交互探测结果主要包括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两种交互类型,不同分区下,各影响因子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均具有明显的交互增强作用。【结论】新疆高标准农田在空间上聚集明显,自然环境因素和政策调控因素是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舒  穆月英  
文章基于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贸易引力理论为框架,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时空效应下的我国蔬菜区域流通的时空相关性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蔬菜区域流通具有显著的时空相关性,存在较强的时间动态惯性和空间关联特征,表现在地区自身发展存在连续性;相邻地区存在互补效应;蔬菜输出地区蔬菜生产劳动力、土地、输入地区城镇总人口数以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对蔬菜区域流通有正向影响,蔬菜输出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对蔬菜流通有负向影响。其中,代表需求潜力的城镇人口数对蔬菜流通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王焱熙  
基于海洋经济弹性内涵,从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再组织能力、更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物元评估模型测度中国沿海11省区海洋经济弹性,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国海洋经济弹性时空演化规律,引入广义矩阵估计方法(GMM)分析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328上升到2015年的0.354。其中抵御能力维度、更新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态势,恢复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再组织能力维度无显著变化。②2006—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两极分化程度较高,2010—2015年,两极分化程度减弱,区域间差异减小,海洋经济弹性总体水平显著上升。③海洋经济弹性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中值区、较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无显著变化。④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和区位优势对海洋经济弹性的提升起正向作用,其中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3个影响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