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4)
2023(10248)
2022(8813)
2021(8105)
2020(6748)
2019(15411)
2018(15307)
2017(29564)
2016(16454)
2015(18557)
2014(18767)
2013(18786)
2012(18373)
2011(16813)
2010(17592)
2009(16598)
2008(16634)
2007(15321)
2006(14207)
2005(13458)
作者
(50491)
(41608)
(41461)
(39719)
(26924)
(19948)
(19010)
(16125)
(15952)
(15359)
(14377)
(13825)
(13732)
(13689)
(13398)
(12720)
(12483)
(12390)
(12216)
(12021)
(10937)
(10509)
(10223)
(9656)
(9537)
(9465)
(9443)
(9442)
(8522)
(8403)
学科
(70310)
经济(70243)
(48082)
管理(47859)
(37800)
企业(37800)
中国(25496)
方法(22297)
(22251)
地方(20383)
(19954)
数学(19100)
数学方法(18837)
(18490)
业经(16635)
(16131)
银行(16107)
(15544)
农业(14570)
(14218)
金融(14217)
(14091)
(14074)
贸易(14074)
(13646)
(13042)
(11986)
(11805)
财务(11769)
财务管理(11737)
机构
学院(241723)
大学(240063)
(101216)
经济(98608)
研究(92215)
管理(87424)
中国(72375)
理学(72251)
理学院(71376)
管理学(70172)
管理学院(69688)
(53444)
科学(53126)
(51765)
(48428)
研究所(42951)
(42045)
(40967)
中心(40710)
财经(38446)
北京(35324)
(34532)
(33651)
(33376)
师范(32990)
(32880)
农业(32653)
业大(32453)
(30048)
经济学(29683)
基金
项目(142333)
科学(110083)
研究(108781)
基金(98476)
(85217)
国家(84373)
科学基金(70209)
社会(66015)
社会科(62513)
社会科学(62502)
(57372)
教育(50415)
基金项目(50209)
(48088)
编号(45789)
自然(43267)
资助(42414)
自然科(42159)
自然科学(42144)
自然科学基金(41344)
成果(40135)
(36620)
课题(34083)
重点(32830)
(31714)
发展(29737)
(29217)
(29157)
(28710)
(27385)
期刊
(128675)
经济(128675)
研究(84010)
中国(58671)
(39566)
(39273)
管理(36008)
学报(34312)
教育(34291)
(32688)
金融(32688)
科学(32194)
农业(27065)
大学(25981)
学学(24067)
业经(22027)
技术(21086)
经济研究(20071)
财经(19067)
问题(16703)
(16386)
(14603)
(14012)
国际(13276)
理论(12091)
商业(11843)
(11837)
论坛(11837)
现代(11709)
图书(11597)
共检索到405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林生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过锋  赵俊  陈聚法  陈碧鹃  刘传霞  张艳  
依据2011年3、5、8、10月和1997~2010年5、8、10月水环境调查资料,对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氮、磷污染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分析了海水富营养化的成因,可为赤潮的预测预警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2011年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氮、磷污染较为严重,除3月其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外,5、8、10月均存在氮、磷污染,其中无机氮超标率为11.11%~100%,活性磷酸盐超标率为33.33%~66.67%,无机氮超标率均值高于活性磷酸盐。2)氮、磷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以10月最重,8月次之,3月最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1.35和0.93,氮污染重于磷污染。3)氮、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楠楠   陈廷贵   刘子飞  
[目的]作为碳汇而非碳源,海水养殖贝类碳汇的评估及交易机制对典型蓝碳的价值实现,引领海洋渔业乃至蓝色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评估分析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量基础上,结合中国核证碳减排(CCER)政策及经验,明晰可交易的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并评析首笔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实践。[结果]第一,年为468万t,较2001年增长78%,预期2035年为700万t左右,碳汇价值约7亿元;第二,新增贝类养殖、结构调优的增汇和关键环节的负排放等,理论上满足额外性条件,具有碳抵消和可交易价值。第三,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拥有重大战略机遇,但也存在评估标准和方法学明显不足,实践中监测、核查、报告和交易的机构资质不符,以及供需主体议价能力偏差引致成交价明显偏低等问题。[结论]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具有交易潜力,并从加快方法学研制、交易体制机制构建、碳汇示范区建设、拓展交易实践等方面,提出我国推进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包括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在内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王印庚  张道波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疾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益生菌生态防治更是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对有关益生菌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并对它在改善养殖环境、防治疾病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指出了它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钟硕良  蔡玉婷  董黎明  吴立峰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对厦门海域贝类养殖区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调查资料,对4种养殖贝类(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泥蚶和缢蛏)体中石油类(TPH)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的分布和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4种养殖贝类体中TPH和PCBs含量范围分别为(2·89~34·6)mg/kg,湿重和(5·06~45·7)μg/kg,湿重,总平均值分别为12·3mg/kg,湿重和15·5μg/kg,湿重。总体上,养殖贝类体TPH和PCBs含量的区域分布,潮间带养殖贝类>浅海养殖贝类>虾池养殖贝类,呈西海域和同安湾内较高,大嶝海域较低的格局。养殖贝类体TPH和PCBs含量季节变化呈春...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潘继财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商务情报显得异常重要。许多发达国家亦将商务情报当作称雄世界的得力法宝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美国商情数据库的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我国商情数据库的发展现状,着重研究了在我国发展商情数据库的几个技术策略问题。文章指出,万方数据作为我国商情数据库的先行者,作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性工作,被《人民日报》誉称为“中国数据库业的曙光”。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松  房斌  王慧  庄平  周凯  么宗利  
近年来国内的贝类养殖产业出现大规模的病害事故,就其本质看是由于养殖区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归纳国内外对于养殖容量概念的发展,比较各种概念的适用情况;对于养殖容量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估算,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对成熟,应用较广的模型,并且评价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振彬  杜琦  蔡清海  方民杰  钱小明  许翠娅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位于南海南部的罗源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以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采用已报道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并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3种模型估算的罗源湾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104064t,127321t,113675t。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622hm2,其中缢蛏450hm2、牡蛎2000hm2、贻贝125h...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鹏  孙耀  徐林梅  孟伟  姜守轩  宋建中  
根据2004年6、8和10月对乳山湾的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乳山湾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均未超标,TN部分超标。无论平面分布还是垂直分布,TOC、TP、TN的含量季节差异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TP、TN、TOC最大值,集中在污水排放口和高密度养殖区;垂直分布,大部分站位表层以下垂直变化基本趋于平稳,各层次含量基本相近;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相比,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基本表现为养殖区大于非养殖区,但二者相差不大。结果显示,乳山湾集约化贝类养殖对其滩涂养殖环境尚未造成积累性自身污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珊  赵玉庭  王立明  由丽萍  陶慧敏  谷伟丽  张秀珍  
依据2014年8月对山东省近岸贝类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情况,并对贝类养殖区进行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As、Cu、Cr、Pb、Cd和H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r、Pb、Cu、As、Cd和Hg;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u、As、Cd、Cr、Pb和Hg。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贝类体中Hg、Cd、Pb和Cr均符合《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玫  阮金山  钟硕良  董黎明  罗冬莲  李秀珠  
为了评估福建省海水贝类养殖区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风险,于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采集养殖区2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20个、养殖贝类样品46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地区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及贝类食用安全进行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DDTs含量范围为1.93~56.6μg/kg(干重),平均值15.8μg/kg;40%的样品DDTs的污染指数在0.697~2.83之间,不同程度受到DDTs的污染,提示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养殖贝类DDTs含量范围为2.04~107μg/kg(湿重),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白志毅  温鹏超  袁立  汪桂玲  李家乐  
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记录的淡水贝类目前已经超过470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和山间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其中各主要分布水系我国的贝类特有种比例均高于50%,特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淡水贝类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淡水珍珠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以及一些食用贝类,螺蛳(Sinotaia quadr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等的资源开发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淡水贝类分布范围广和栖息环境多样,对于其他一些淡水贝类,还仅限于资源调查,物种鉴定层面。整体上,国内淡水贝类的种质资源评估不够系统,保护和开发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与区域分布、淡水贝类种质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情况、引进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与利用现状和淡水贝类种质资源现行保护措施进行概述,并提出有关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同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温泉  
编目工作的规范控制已有了100多年的历程,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编目规范控制工作以来,在编目规则的制定和规范库的建设方面亦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规范控制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共建共享未能实现,规范库的数据存在一些不足等,需要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借鉴国外先进的编目规范控制理念,加强各图书馆合作交流,实现数据共建共享等方面寻求发展对策,以推进规范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珂  岳昊  郑攀龙  马振华  
骨骼畸形可导致鱼类运动困难、摄食能力降低、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因此,畸形鱼苗的出现将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在海水鱼类人工育苗阶段,骨骼畸形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卵形鲳鲹、黄尾鰤、尖吻鲈等经济海水鱼类颌骨、脊柱、尾骨的早期发育时序及特点,比较了仔、稚鱼骨骼畸形发生的部位、时间及发生规律。之后针对仔、稚鱼阶段影响骨骼发育的主要因素,从遗传、环境、营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以期为寻找降低人工养殖条件下海水鱼类仔、稚鱼的骨骼畸形提供启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志华  吉红九  袁祖平  沈涛  
随着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近16万亩。多年来,由于对虾池肥水的利用和处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富营养虾池肥水排入近海海域,使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局部赤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省近岸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2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科委下达的“利用对虾池肥水养殖贝类的研究”项目。我们根据贝类的摄食习性,采用虾贝混养、排水河养贝及低洼荒滩围塘蓄水养贝三级贝类过滤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所谓三级贝类过滤法:贝类在虾贝混养池中滤掉部分浮游生物(称初级过滤);混养池的肥水排入排水河,在排水河内养殖贝类,贝类进一步滤食掉浮游生物(称二级过滤);排水河的水进入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