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
2023(2027)
2022(1835)
2021(1850)
2020(1774)
2019(4017)
2018(4416)
2017(9628)
2016(5215)
2015(6041)
2014(6047)
2013(6195)
2012(5995)
2011(5581)
2010(5756)
2009(5660)
2008(5492)
2007(5062)
2006(4719)
2005(4448)
作者
(15603)
(12927)
(12558)
(12269)
(7869)
(6020)
(5851)
(5071)
(4714)
(4583)
(4258)
(4097)
(4063)
(3997)
(3975)
(3843)
(3823)
(3707)
(3648)
(3644)
(3353)
(3169)
(3133)
(3004)
(2935)
(2924)
(2793)
(2742)
(2587)
(2521)
学科
(21789)
经济(21768)
管理(12764)
(12256)
方法(10717)
数学(10131)
数学方法(10089)
中国(9546)
(7978)
企业(7978)
(6769)
(6663)
(6110)
(5897)
贸易(5891)
(5856)
银行(5850)
(5817)
(5660)
(4368)
金融(4368)
(4110)
(3914)
税收(3905)
(3869)
农业(3841)
(3739)
制度(3737)
(3594)
业经(3558)
机构
大学(79737)
学院(78668)
(36033)
经济(35314)
管理(28073)
研究(26898)
理学(23442)
理学院(23167)
管理学(22905)
管理学院(22755)
中国(22614)
(19556)
(17319)
财经(15007)
科学(14987)
(14206)
(13527)
(12794)
研究所(12496)
经济学(11855)
中心(11762)
北京(11714)
(11186)
财经大学(11072)
经济学院(10888)
业大(10571)
农业(10345)
(9385)
师范(9317)
(9286)
基金
项目(43236)
科学(32890)
研究(32777)
基金(30864)
(26696)
国家(26511)
科学基金(21172)
社会(20476)
社会科(19455)
社会科学(19449)
基金项目(16206)
(16062)
教育(14964)
编号(14038)
(13999)
资助(13070)
自然(12355)
成果(12335)
自然科(12011)
自然科学(12006)
自然科学基金(11783)
(10554)
(9929)
重点(9704)
课题(9426)
教育部(8975)
(8742)
项目编号(8596)
人文(8569)
(8536)
期刊
(41560)
经济(41560)
研究(27453)
中国(14537)
(13438)
(12067)
学报(11575)
管理(11091)
(10662)
金融(10662)
科学(9700)
大学(8678)
农业(8116)
学学(8055)
财经(7746)
经济研究(7301)
教育(7204)
业经(7109)
问题(6786)
(6662)
(6585)
技术(6118)
理论(5552)
国际(5363)
实践(5013)
(5013)
商业(4713)
技术经济(4134)
经济问题(4060)
现代(3977)
共检索到125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勇  冯子奇  李勇  金德鹏  苏厉  
为了解决毫米波无线通信中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无法在接收信号上实现高倍的过采样以及多径影响所导致的定时跟踪问题,该文基于2倍过采样数据,根据相关波形,利用Farrow插值给出2种适用于多径信道的定时跟踪方案,分别在频域均衡之前和之后进行误差精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在Rummler信道下,定时频偏为时钟频率的20×10(-6)、误比特率为10(-5)时,这2种方案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与无定时频偏时的只相差2.5dB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树博  赖招宇  罗先喜  李跃忠  
为了实现对室内老人运动状态的实时与准确追踪,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多目标人物轨迹追踪(multi-objective human trajectory tracking, MOHTT)算法。首先利用静态杂波滤除算法移除雷达数据中的环境干扰;其次根据自适应聚类(self-adaptive clustering, SAC)算法实现人物质心位置识别,基于质心在二维平面中的坐标信息确定人物状态向量,利用多目标离散追踪(multi-objective discrete tracking, MODT)算法实现人物运动状态估计;再利用CNN-GRU校正(CNN-GRU correction, CGC)算法对人物质心状态进行实时校正,得出准确的人体质心位置坐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足迹获取(footprint acquisition, FA)算法得出足迹坐标,经拟合操作后给出完整的人物“质心+足迹”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MOHTT算法对1、2、3、4个人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99.8%、95.6%、93.7%和87.3%,对单人位置检测误差的RMSE为0.152m,且在不同类型干扰下仍能提供具有信服力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抗干扰性和准确性,表现出良好的轨迹追踪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龚树凤  方一鸣  施汉银  闫鑫悦  吴哲夫  
为了实现基于雷达传感器的人机交互,设计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雷达手势识别实验。首先,该实验基于77 GHz的FMCW雷达,采集人体手部动作回波数据,并对回波数据进行帧差预处理,再利用多维FFT算法构建距离-速度-角度联合的多维特征融合数据谱图。然后,调用MATLAB中的深度学习工具箱,基于典型的VGG16网络,搭建了适用于多维特征数据提取和动作识别的3D-VGG16-NET网络。实验结果显示,该网络算法对手势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9.38%。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刚  
厦门作为滨海城市,海岸线长达154km,海平面上升将对厦门的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在城市建设中考虑或预留海平面上升影响因素带来的需求,本文参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海岸地区评估准则,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议的至2100年海平面上升1m作为评估前提,重点对厦门因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规划建设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梁  
2019年9月25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指出: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经上升了约15厘米,而进入21世纪后这一上升速度已经达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3.6毫米/年,相较于20世纪,这一速度已经提升了两倍多,且这一速度还在逐年加快。《自然通讯》杂志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海平面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兰  陈晓宏  杜建  陈栋为  
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构成极大的威胁,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研究建立了一维动态潮流-含氯度数学模型,计算了海平面上升对咸潮上溯的影响,结果显示:250 mg/L的咸度线随着上游来水频率的增大,咸潮上溯距离明显增大;一定上游来水条件下,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咸潮上溯界线向上游方向移动显著。并详细计算了代表口门在海平面上升10 cm、30 cm和60 cm的情况下,咸潮界线的具体上移距离,以期给三角洲地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引水等提供理论指导,减轻海平面上升危害,以确保2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丽东  冯义雄  叶玮  王天阳  李凤全  李黎霞  
浙沪苏地区良渚考古资料和海平面变化研究表明,良渚文化的兴、盛、衰与5.5-4 ka B.P.期间海平面升降密切关联。5.5-4.9 ka B.P.,浙沪苏地区海平面处于高海面之后的急剧下降期,降幅约3.9 m,陆地生存空间扩大,加之气候温暖,良渚文化开始兴起,良渚人择高地而居,盛行干栏式建筑,遗址分布相对分散,从事稻作农业生产。4.9-4.3 ka B.P.,浙沪苏地区进入低海面时期,良渚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遗址数量增多,分布相对集中,并向外围地区扩展。此时气候干凉,水井大量出现、盛行地面建筑、稻作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社会等级分化,揭示出低海面促进了良渚文化的繁荣。4.3-4 ka B.P.,海平面回升,渐渐进入又一高海面时期,良渚先民生存空间缩小,文化分布范围相对压缩,且以台墩和坡地建筑为主,遗址数量较中期减少,海面回升的同时,洪涝灾害,异常降温等灾变加速了良渚文化的衰落。总体来讲,5.3-4.0 ka B.P.期间"海面下降-低海面-海面回升"的过程推动了良渚文化由兴起到繁盛再到衰落的演替过程。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赵园   张露   邓家俊   张燕咏  
在自动驾驶场景下的3D目标检测任务中,探索毫米波雷达数据作为RGB图像输入的补充正成为多模态融合的新兴趋势。然而,现有的毫米波雷达-相机融合方法高度依赖于相机的一阶段检测结果,导致整体性能不够理想。本文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于相机检测结果的鸟瞰图下双向融合方法 (BEV-radar)。对于来自不同域的两个模态的特征,BEV-radar设计了一个双向的基于注意力的融合策略。具体地,以基于BEV的3D目标检测方法为基础,我们的方法使用双向转换器嵌入来自两种模态的信息,并根据后续的卷积块强制执行局部空间关系。嵌入特征后,BEV特征在3D对象预测头中解码。我们在nu Scenes数据集上评估了我们的方法,实现了48.2 m AP和57.6 NDS。结果显示,与仅使用相机的基础模型相比,不仅在精度上有所提升,特别地,速度预测误差项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代码开源于https://github.com/Etah0409/BEV-Radar。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崇辉  王文军  赵黛青  郑艳  
评估沿海城市经济社会部门的气候敏感性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多学科工具构建气候敏感指数,模拟分析了海平面上升30cm情景下,珠三角地区各部门对气候灾害的敏感响应程度。通过将指标的权重值和气候敏感性指数进行拟合分析,使指标权重设定的客观性能够迅速得到检验,为相关评价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小翼  刘季昀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海岸受侵蚀、海洋地物被淹没等情况。各国采用硬工程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沉积物保护、红树林等生态系统修复、填海造陆和人工岛屿建设等措施保护海岸,以此积极应对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基线和沿海国海区界限发生的变化。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定,人工保护海岸线是公认的做法,但沿海国在具体实践中也要注意国际法律原则和义务,确保在合法合理地维护本国海洋权利的同时,不损害他国利益。我国在应对海平面上升时,应利用合法有效的人工海岸保护措施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利用填海造陆方式,合法开展岛礁建设和保护活动,建立和完善红树林修复保障体系,妥善处理海平面上升对海洋边界的影响,以及加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国际合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猷  王仰麟  彭建  刘珍环  吴健生  
受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海平面上升的生态损失评估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深圳市蛇口半岛为研究区,预测研究区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评估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土地淹没的影响以及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风暴潮加剧。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1m,100年一遇最高潮位重现期减为小于10年一遇。海平面上升后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最高潮位分别为3m和3.3m,威胁沿岸工程设施安全;(2)淹没沿岸土地。研究区内4816.2ha土地受到淹没威胁,占研究区面积的16.6%,其中以建设用地和养殖水域为主,分别占淹没区面积的近60%和30%,面临巨额经济损失;(3)生态价值损失在不同重现期潮位下分别达到1966.55万元/a、4472.92万元/a和5052.83万元/a,地均价值损失分别占深圳市地均GDP(2000年计价)的0.8%,1.1%和1.2%,使深圳市地均GDP(2000年计价)存在约一个百分点的潜在损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奇放  翟国方  施益军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海平面上升速率逐渐加快,严重影响着沿海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升沿海城市韧性已经成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共识。基于韧性城市理论,构建了海平面上升影响分析及韧性评价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展开了不同时间情景下的影响分析及韧性评估。结果表明,2030年和2050年在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下,受灾人口将增加6万人和8万人,受灾建设用地将增加5.1km~2和8.3km~2,受灾道路将增加14.6km和24.0km。同时通过空间评估,明确了不同地区韧性提升的重点。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厦门城市韧性提升的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莹  程和琴  塔娜  江红  阮仁良  赵敏华  
随着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河口盐水入侵增强,上海这一地处长江河口区特大型城市的主要水源地供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上海市水源地供水安全预警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上海市水资源供需风险因子的基础上,研究上海市水源地供水安全预警系统及其功能结构,将上海市人均水资源量、供水保证率、万元GDP用水量、盐水入侵时上海市水源地不可取水天数作为上海市水源地供水安全的预警指标,利用熵权模糊物元法计算4个预警指标的权重,通过加权欧氏距离确定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上海市水源地供水安全的预警等级,并提出上海市水源地供水安全预警的对策、建议和措施,为相关部门科学分析和有效保障上海市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涛  秦文阳  张晞  
针对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要求,结合轨道交通障碍物检测实际工程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计算机视觉联用的障碍物自动检测系统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由数据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预警显示模块组成,涉及图像处理技术、目标检测技术、网络模型部署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实时性、鲁棒性以及小目标检测能力,可以满足实际场景下的检测性能要求。通过该实验教学平台,可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从而为将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