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2)
- 2023(15762)
- 2022(13245)
- 2021(12357)
- 2020(10614)
- 2019(24421)
- 2018(24200)
- 2017(47592)
- 2016(25295)
- 2015(28483)
- 2014(28262)
- 2013(28510)
- 2012(26048)
- 2011(23206)
- 2010(23572)
- 2009(22650)
- 2008(22009)
- 2007(19656)
- 2006(17671)
- 2005(16095)
- 学科
- 济(109046)
- 经济(108916)
- 业(100975)
- 企(91165)
- 企业(91165)
- 管理(89769)
- 方法(50174)
- 数学(40552)
- 数学方法(40227)
- 财(36140)
- 业经(33572)
- 农(32181)
- 中国(32100)
- 融(28921)
- 金融(28920)
- 银(27626)
- 银行(27593)
- 务(27079)
- 财务(27016)
- 财务管理(26982)
- 行(26634)
- 企业财务(25717)
- 制(25608)
- 农业(22670)
- 技术(20847)
- 地方(20230)
- 贸(20007)
- 贸易(19989)
- 理论(19840)
- 易(19477)
- 机构
- 学院(369685)
- 大学(367008)
- 济(154713)
- 管理(153301)
- 经济(151547)
- 理学(131395)
- 理学院(130137)
- 管理学(128431)
- 管理学院(127761)
- 研究(115107)
- 中国(95998)
- 京(77697)
- 财(75879)
- 科学(66423)
- 财经(60532)
- 所(56722)
- 农(55206)
- 经(54796)
- 江(53820)
- 中心(53471)
- 业大(50780)
- 研究所(50709)
- 北京(49590)
- 经济学(46030)
- 财经大学(44883)
- 州(44460)
- 范(43376)
- 农业(43167)
- 师范(43042)
- 商学(42552)
- 基金
- 项目(238056)
- 科学(188355)
- 研究(178448)
- 基金(173905)
- 家(148315)
- 国家(146966)
- 科学基金(128590)
- 社会(113366)
- 社会科(107623)
- 社会科学(107596)
- 基金项目(92712)
- 省(92377)
- 自然(82535)
- 自然科(80587)
- 自然科学(80565)
- 教育(80443)
- 自然科学基金(79151)
- 划(76025)
- 编号(73845)
- 资助(71965)
- 成果(59321)
- 部(53149)
- 重点(51792)
- 创(51400)
- 发(50316)
- 课题(48982)
- 创新(47284)
- 项目编号(46601)
- 教育部(46244)
- 人文(46105)
- 期刊
- 济(174145)
- 经济(174145)
- 研究(112555)
- 中国(66152)
- 财(61190)
- 管理(60695)
- 农(50699)
- 学报(49387)
- 科学(47636)
- 融(46974)
- 金融(46974)
- 大学(38551)
- 学学(36563)
- 农业(34709)
- 教育(33559)
- 技术(32342)
- 财经(30413)
- 业经(30244)
- 经济研究(27140)
- 经(25984)
- 问题(22844)
- 技术经济(20421)
- 业(19647)
- 理论(19268)
- 现代(18754)
- 商业(18264)
- 贸(18256)
- 财会(17876)
- 实践(17334)
- 践(17334)
共检索到55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秀良 龙会学
自2006年国内股票主板市场恢复融资功能以来,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融资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证券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的高溢价发行问题更是令人关注。本文的研究发现,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IPO定价不仅远远高于其在H股的发行价格,甚至出现了高于回归前一段时间H股市场平均价格的特殊现象,这些企业在回归过程中为什么能进行如此之高的溢价?这种过高的溢价又会引发哪些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最后分析了海外上市企业国内融资定价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以及相应的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顾弦
本文通过42个国家(地区)11 400家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检验了投资者保护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关系以及融资结构对企业资本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债权人权利保护越强的国家(地区),企业越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由此带来的资本性投资比例也越高;反之,在债权人权利保护越弱的国家(地区),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占比越低,资本性投资水平也越低。上述关系在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企业信用评级的调升有助于依赖债券融资的企业更进一步扩大投资。
关键词:
债权人权利 股东权利 债券融资 股权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钊霞 骆润葳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8年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融资的非线性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数字金融水平的提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不断下降,因而会推动企业投资水平的上涨。当投资者情绪处于高位时,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强烈,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不理性和不完善的特性。综合来看,我国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放,加强优胜劣汰并引导企业合理投资;与此同时,我国需要不断推进数字金融的建设,这对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付秀 支晓强 张敏
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制度、法律背景出发,探讨不同的投资者利益保护状况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在同一制度背景下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公司投资者对公司的权益出发,兼顾微观层面及宏观制度执行层面,设计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保护指数,并利用这一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本研究对上市公司的启示是,保护公司投资者的利益,不仅仅有利于公司进行外部融资,它对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也具有一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欢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的关系,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战略和融资约束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作用和公司治理作用,显著降低了由企业战略激进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
关键词:
企业战略 融资约束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茂林 何玉润 胡学淑
以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中,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2020年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调研等数据,对企业投融资及期限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投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改善了企业投资,激励管理层进行更多长期投资;在融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部分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短期借款,但仍然无法有效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长期借款。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短期借款来部分满足正常投资需求。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以及有基金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调研使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配置更为合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对机构调研质量的监督,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从而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卢凌
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17年的数据,考察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企业融资约束和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企业前十大股东中有机构投资者且单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达到1%或以上时,这类机构投资者能够实质性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问题,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减少企业因预防动机而超额持有的现金;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大,未进入上市企业前十大股东时,则对公司治理不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融资约束和超额现金持有也无明显影响。机构投资者长期集中持股,有利于其充分参与公司治理,缓解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波 陈柳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非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融资障碍。本文详细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非对称信息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影响,论证了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克服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非对称信息,满足其资金需求,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成果的顺利转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欢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的关系,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战略和融资约束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作用和公司治理作用,显著降低了由企业战略激进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
关键词:
企业战略 融资约束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霍远 陶圆
深化供给侧改革对促进供给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企业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而提升企业商业信用规模。专注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商业信用融资促进作用更显著。使用替换变量、倾向得分匹配法、更换变量衡量方式、滞后一期及工具变量法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专注型机构投资者仅对研发强度大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具有促进效用;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化进程弱、融资约束高的企业发挥更好的治理作用。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影响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黑箱,同时建议资本市场发展持股稳定、持股比例高的专注型机构投资者,提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促进供给侧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性玉 万园园
文章基于投资者认知假说,使用2007—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认知水平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投资者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融资约束在投资者认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相较于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上市企业投资者认知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更强;进一步分析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会对认知水平促进创新的效应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合理引导投资者、构建信息透明的融资环境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邹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金融一体化,这为各国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创造了条件。截至2003年年底,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的外国公司为466家,占交易所上市企业的20.19%,海外上市公司数目居全球交易所首位;英国伦敦交易所的外国上市公司为381家,占比达14.15%;泛欧Euronext的海外公司达346家,占比为24.86%。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邸丛枝 黎来芳
使用2000~2014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地检验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对股权融资规模、股权融资结构、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越高,则股权融资规模越大,股权融资占总融资的比例越高,与此同时,股权融资成本越低。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水平,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不足的难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良性运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静
本文选取2010-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分析了融资约束、投资者保护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而投资者保护也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良好的投资者保护降低了融资约束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融资约束 企业过度投资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新 王珏玮
不同国家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并购收益具有重大影响。以2004—2013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海外并购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目标公司位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则国内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并购收益随之增加,并且差异越大并购收益越大。由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并购收益只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中。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海外并购 并购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