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3)
- 2023(13895)
- 2022(12232)
- 2021(11560)
- 2020(9774)
- 2019(22457)
- 2018(22881)
- 2017(43983)
- 2016(24408)
- 2015(27742)
- 2014(28174)
- 2013(27750)
- 2012(25824)
- 2011(23252)
- 2010(23340)
- 2009(21520)
- 2008(20820)
- 2007(18368)
- 2006(16324)
- 2005(14396)
- 学科
- 济(95957)
- 经济(95848)
- 管理(65593)
- 业(59742)
- 企(47572)
- 企业(47572)
- 方法(42160)
- 数学(36687)
- 数学方法(36179)
- 农(27405)
- 中国(26819)
- 地方(24368)
- 学(23470)
- 财(22362)
- 业经(20283)
- 制(19310)
- 农业(17919)
- 贸(16658)
- 贸易(16647)
- 易(16076)
- 理论(15871)
- 和(15660)
- 环境(15372)
- 银(15239)
- 银行(15182)
- 行(14520)
- 融(14192)
- 金融(14183)
- 技术(13869)
- 体(13712)
- 机构
- 大学(346216)
- 学院(345282)
- 管理(132569)
- 济(129361)
- 经济(126143)
- 研究(117962)
- 理学(113935)
- 理学院(112539)
- 管理学(110367)
- 管理学院(109749)
- 中国(88260)
- 科学(77365)
- 京(76123)
- 财(61014)
- 所(60988)
- 农(60198)
- 研究所(55680)
- 业大(54644)
- 中心(53405)
- 江(51579)
- 北京(48670)
- 财经(48410)
- 范(47724)
- 农业(47356)
- 师范(47235)
- 经(43665)
- 院(43597)
- 州(42504)
- 技术(38568)
- 师范大学(38100)
- 基金
- 项目(235507)
- 科学(182342)
- 研究(170659)
- 基金(166860)
- 家(146561)
- 国家(145337)
- 科学基金(122741)
- 社会(103124)
- 社会科(97352)
- 社会科学(97325)
- 省(93388)
- 基金项目(89250)
- 自然(81498)
- 自然科(79457)
- 自然科学(79435)
- 划(79189)
- 教育(78193)
- 自然科学基金(77931)
- 编号(71487)
- 资助(69296)
- 成果(58494)
- 重点(52937)
- 发(50817)
- 部(50745)
- 课题(49996)
- 创(47714)
- 科研(45052)
- 创新(44561)
- 计划(43552)
- 项目编号(43043)
- 期刊
- 济(146248)
- 经济(146248)
- 研究(101577)
- 中国(67502)
- 学报(59236)
- 农(54482)
- 科学(52917)
- 管理(47729)
- 财(44311)
- 大学(43675)
- 教育(41517)
- 学学(40989)
- 农业(37900)
- 技术(30430)
- 融(29175)
- 金融(29175)
- 业经(25297)
- 经济研究(22359)
- 财经(22285)
- 图书(19920)
- 问题(19873)
- 经(18914)
- 业(18585)
- 理论(17539)
- 科技(17155)
- 资源(17077)
- 版(16664)
- 实践(16233)
- 践(16233)
- 技术经济(16067)
共检索到511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蔡悦荫 闫吉顺 张子鹏 宫玮 赵全民
海域定级是一项满足海域行政管理需求的工作,其本质是进行海域使用适宜性空间分异评价。研究梳理总结了完整的海域定级体系框架,并对辽宁庄河市所辖的填海及构筑物用海定级进行了实证研究。庄河市填海及构筑物用海定级空间范围为庄河市所辖海域除"保护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外的海洋功能区划范围,共划分633个1km×1km网格为海域定级单元,从海域自然条件、海域可开发利用条件和海域区位条件三方面建立定级指标体系,使用ArcGIS 10.2软件计算单元综合得分,将庄河市填海及构筑物用海一共分成五级,定级结果与庄河市海域实际情况相符,科学体现了海域资源条件差异。庄河市填海造地和非透水构筑物用海现状约一半分布在二级海域,其海域级别对应的海域基准价将更大程度实现海域资源资产价值。
关键词:
海域定级 填海用海 庄河海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献忠 底艳 董棉安 龙花楼
该文根据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实施土地整理后对土地质量所造成的影响,选取自然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两大基本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因素综合评判法与标准地块法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实施前后的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价。项目实施前,区内耕地质量分为3级:一级区面积11 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 3%;二级区5 0hm2,占4 5%;三级区27 0hm2,占24 4%。复垦后耕地综合质量均达到一级水平,复垦前质量等级为一级的耕地,项目实施后,其灌排条件、道路条件等得以完善和改进,耕地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理后项目区园地55 4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0 0%,通过坡改梯,客土改良,增加灌溉设施,改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军
高校的主要使命是教育、科研与服务,地方高校要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自身转型的重要任务。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理清思路强化特色,要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地方高校文化中心功能提升区域软实力。本文旨在研究地方高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庄河市为例分析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现状,指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发展 庄河市 高等教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田成诗
辽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海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近些年来,近岸海域污染已成为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分析了近岸海域污染概况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工业化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对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然后采用库兹涅茨曲线和协调度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近岸海域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辽宁沿海城市总体水环境与经济发展较协调;工业污水与经济的EKC曲线轨迹大体呈倒"U"型关系,但近年来污水排放量有回升趋势。最后提出了近岸海域环境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近岸海域 环境改善 辽宁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秀英 钟太洋 黄贤金 李新会 张小敏 王颖 彭威 张林静
海域分等定级为海域估价、征收海域使用金和制定海域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0.01°×0.01°栅格为评价单元,通过对海域自然环境条件、海水理化性质、海水营养盐含量、生物资源丰度、区位条件以及海水污染物和政策等限制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法对江苏省海域养殖增殖用海进行了评估,评价结果等间距划分为7个等级。如果不考虑限制因素,较低级别海域(1—3级)占整个研究区域的30.72%,较高级别(4—7级)占69.28%。如果考虑污染因素,4 638 km2的海域不适合用于养殖;经过调整后较低级别的海域(1—3级)占整个研究区域的27.79%,较高级别(4—7级)占56.71%,等外级占1...
关键词:
养殖增殖用海 定级 江苏省海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京梅 王颖梅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是目前规范我国围填海造地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对象的多样性以及范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生态补偿指标体系。文章在总结分析已有成果的前提下,构建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指标的权重,针对青岛西海岸海洋世界项目围填海造地规模,计算生态补偿金的征收标准。
关键词:
围填海造地 生态补偿 补偿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纪国涛
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建设已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路径选择。通过对国网辽宁电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的案例研究,描摹了其联合攻关体系呈现出的五大特色,剖析了其形成的驱动因素与形成过程,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形成机理框架,发现国网辽宁电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形成过程体现为以一种驱动因子为主导,其它因子次第赋能,在三种驱动因子以不断自我增强方式连续循环的作用机制下,进而驱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历时性地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最后提出了经验启示。研究结论为焦点企业构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促进辽宁发展、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论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6—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改进引力模型探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联系结构及引力格局,结合威尔逊模型对城市高质量辐射范围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同时呈现“以大连为高地,黄海翼、渤海翼两大低谷连绵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各维度指标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和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和共享发展呈大连一核引领的空间分异,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呈渤海翼领先发展的空间分异,开放发展和深化改革呈黄海翼领先发展空间分异特征。(3)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复杂,但仍需进一步创新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城市空间联系等级。(4)辽宁沿海经济带呈现出对外辐射型、对外依赖型、辐射依赖相当型3类城市空间联系结构;并将经济带划分为“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引力格局;大连是唯一的对外辐射型城市,空间辐射范围也呈对外扩张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柯丽娜 阴曙升 武红庆 韩增林 王权明
从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出发,构建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赋予各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海洋投入强度、海域利用结构、海洋经济效益指数提高明显,海洋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受到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所辖六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有较大差异,障碍度分析显示葫芦岛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长期偏低,不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娟娟 缴建华 马丹 陈永平 李春青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天津围填海工程正在进一步加大。从2003-2012年,天津市海洋捕捞产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008年下降的最为严重,这也与2007年进行的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相吻合。本研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拟对围填海工程对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鱼卵和仔稚鱼、游泳动物等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吹填淤泥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掩埋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经济贝类被掩埋后均表现出垂直迁移行为。毛蚶比四角蛤蜊的垂直迁移能力弱。随着体长的增加,生物迁移能力增强;随着掩埋深度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渐增加...
关键词:
围填海 悬浮物 掩埋 海洋生物资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玉玺 郑旭
在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亟需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究针对地方高校科技体制存在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 地方高校 科技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荆鹏飞 张树深 傅尧
以庄河循环经济园区为研究对象,应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构建了该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对其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确定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目标值,对循环经济园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得到了本区域实施规划后循环经济发展的总分值。
关键词:
庄河循环经济园区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宇 王建军
传统重化工业生产体系在低碳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要求下难以维系。本文指出,以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化为核心的重化工业低碳化导向是平衡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提出了后发工业化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进行新型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协同模式"。基于此,本文选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化工业体系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重化工业和低碳产业作为子系统,通过建立新型重化工业体系协同度模型,揭示了重化工业和低碳产业各自的有序度和存在的协同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新型重化工业体系"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和相应的政府引导政策。
关键词:
重化工业 低碳经济 协同发展 五点一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永超 王士君 韩翰
研究目的:以定量评估方法对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进行评估,从而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及发展调控的不当所造成的大量土地资源利用及破坏问题。研究方法:含有指标属性的AHP法和标准值判定方法。研究结果:(1)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正负效应具有相对性、模糊性和变动性特征,具有正负之间和正负效应内部高低效之间4种转化方式。(2)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呈现正效应主导下正负效应不断变化和分化现象。并且从空间来看,正负效应的高低值具有空间转移的趋向。研究结论: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和标准值判定方法,能够准确的评估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正负效应,能够准确界定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丽坤
城市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地域单元,科学的旅游城镇体系在辽宁海洋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旅游城镇体系是由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旅游城镇所构成的,包括等级规模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的集合。辽宁滨海地区旅游城镇体系的建设要逐步形成中心旅游城市、次中心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城镇三级等级规模体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坚持以城镇为依托,并通过交通通讯网络形成完整有序的空间结构。
关键词:
辽宁 海洋旅游 城镇体系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