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0)
2023(14373)
2022(12136)
2021(10958)
2020(9668)
2019(21966)
2018(22135)
2017(44061)
2016(23845)
2015(26991)
2014(27242)
2013(27507)
2012(25717)
2011(23172)
2010(23552)
2009(22598)
2008(22976)
2007(21130)
2006(18811)
2005(17409)
作者
(70099)
(58616)
(58392)
(55637)
(37466)
(27743)
(26822)
(22775)
(21902)
(21152)
(19878)
(19585)
(18914)
(18591)
(18141)
(18066)
(17786)
(17360)
(17073)
(16786)
(14782)
(14494)
(14287)
(13246)
(13209)
(13196)
(13195)
(13117)
(11788)
(11626)
学科
(107493)
经济(107338)
(96108)
管理(85905)
(84424)
企业(84424)
方法(47343)
数学(37854)
数学方法(37550)
(35592)
(33727)
业经(32766)
中国(27339)
(27302)
(24097)
财务(24062)
财务管理(24016)
农业(22813)
企业财务(22735)
技术(20811)
(20539)
贸易(20528)
(19898)
地方(19635)
(18811)
(18511)
(18154)
银行(18122)
(17318)
(17254)
机构
学院(358187)
大学(355582)
(155369)
经济(152186)
管理(142756)
理学(121538)
理学院(120357)
管理学(118812)
管理学院(118142)
研究(114875)
中国(91734)
(77071)
(74768)
科学(66459)
财经(59937)
(59324)
(58520)
(56262)
(53988)
中心(53334)
研究所(51962)
业大(49879)
北京(47580)
经济学(47577)
农业(46567)
(44431)
财经大学(43974)
经济学院(43199)
(42471)
师范(42063)
基金
项目(223619)
科学(177016)
研究(167476)
基金(162329)
(138977)
国家(137732)
科学基金(119160)
社会(108095)
社会科(102496)
社会科学(102468)
(88231)
基金项目(86083)
教育(75121)
自然(74504)
自然科(72709)
自然科学(72689)
(72603)
自然科学基金(71449)
编号(68807)
资助(66120)
成果(56285)
(50351)
重点(49668)
(49171)
(49044)
课题(46232)
(45913)
创新(45207)
(45181)
国家社会(44417)
期刊
(180158)
经济(180158)
研究(108203)
中国(68991)
(63509)
管理(56478)
(55394)
学报(48853)
科学(46867)
大学(37843)
农业(37250)
(36908)
金融(36908)
学学(35571)
业经(31817)
技术(31625)
教育(30602)
财经(30596)
经济研究(28300)
(26404)
问题(24428)
(21714)
技术经济(20525)
(19810)
商业(18949)
理论(17676)
现代(17660)
图书(17321)
财会(17162)
统计(17100)
共检索到54766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霞  
文章利用五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构建相关指标,从行业整体和细分产业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互动特征并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后向拉动作用强于其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且两者都有增强趋势。物流运输业对资源加工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表现出较强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而前向作用不明显;批发零售贸易业则表现出对消费品制造业较强的前向支撑作用,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不明显,且有走弱趋势。同时,制造业各子行业对制造业其他部门的波及和拉动作用大于对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波及拉动作用,消费品制造业主要受到来自批发零售业的影响,而资源加工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中的绝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媛媛  
文章基于各年份的全国投入产出表对两类科技服务业与不同技术层次制造业间的前后向产业关联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发现,科技服务业与之产业关联最强的是高端技术制造业,其次是中端,最后是低端;科技服务业对整体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在不断增强;综合技术服务业对整体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总体上是逐渐增大的,但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有待提高。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先进科技成果后续转化和应用推广不足的现实问题,但相关的政策环境正在不断的得到改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树华  邓泽林  侯仁勇  
本文根据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互动关系强弱,提出当前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联的四大模式,即平行转移型关联发展模式、辅助推动型关联发展模式、协同共生型关联发展模式和产业交融型关联发展模式。本文探讨四大模式各自具有的内涵和特点,并分析未来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合作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琳琳  苏秦  陈婷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着重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了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对自身产业及其他产业具有显著的产业关联效应;消费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也在逐渐增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纪流河  马剑  
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慧  
基于我国1997、2002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是流通业中间需求的主要消耗部门,不同类型制造业对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流通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水平很低,中间投入结构在不同类型的制造行业也存在一定差异。流通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制造业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存在互动关系,但产业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预测  [作者] 曲绍卫  夏远  姚毅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影响的理论模型。以产业互动视角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理论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论得出:首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彼此间都具有促进作用;其次,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很好地推动制造业转型;最后,区域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政府干预却会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行业转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政府调控这四个视角给予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密密  王淑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服务业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制造业中,同时,制造业也带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方,现代服务业是制造业重要的中间投入,制造业的发展会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水平,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文章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产业互动进行分析,通过对微笑曲线的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这些结论以辽宁为例,得出给辽宁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岩  臧新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甚至已超过制造业曾经的优势地位。虽然我国目前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依然以制造业为主,但是世界市场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和规律依然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日本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区位和产业分布上的差异,并实证分析了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联性,试图探求国际直接投资中上述两大行业发展的独特的规律,为我国的外资工作提供经验和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楚明钦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建锋  
在讨论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及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江苏省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1997-2005年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及其变化。研究表明:江苏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呈现动态发展和演变趋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度明显下降,服务业自我发展和强化的机制日益形成。最后,提出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放  成丹  
本文以1990年、1995年和2000年亚洲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东亚各经济体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制造业服务投入比重相应提高;两产业之间融合度的变动方向是:制造业需求主导→对称性均衡→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主导;经济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发展水平越低的经济体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越依赖于制造业。中国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基本上都位于东亚地区最后一位,尤其是中国制造业表现出服务投入比重下降这一与演进规律相悖的现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书瀚  张瑞  刘立霞  
本文以1997、2002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结构均呈现不断升级趋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出显著的互动关系,但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研究对于我国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毅  申玉铭  邱灵  
以天津1997、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法,对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均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道路运输等行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主要制造业的行业特点直接影响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状况;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上升,对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下降,道路运输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中间投入特征明显,所提供的服务涉及制造业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基于中部地区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商务成本较高。通过中部地区81个城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互动关系,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对服务业则具有挤出效应,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应地,中部地区应适当调整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