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1)
2023(13330)
2022(11246)
2021(10254)
2020(8983)
2019(20402)
2018(20423)
2017(40493)
2016(22014)
2015(24774)
2014(24932)
2013(25040)
2012(23246)
2011(20898)
2010(21268)
2009(20677)
2008(21083)
2007(19388)
2006(17313)
2005(15972)
作者
(64492)
(54081)
(53782)
(51575)
(34480)
(25674)
(24690)
(21000)
(20126)
(19336)
(18325)
(18015)
(17396)
(17082)
(16735)
(16666)
(16343)
(15992)
(15775)
(15436)
(13502)
(13444)
(13130)
(12221)
(12130)
(12125)
(12122)
(12109)
(10811)
(10653)
学科
(98270)
经济(98122)
(91678)
管理(82026)
(81214)
企业(81214)
方法(44210)
数学(35362)
数学方法(35102)
(34693)
(32160)
业经(30086)
(25340)
中国(24990)
(24217)
财务(24186)
财务管理(24142)
企业财务(22734)
农业(21721)
技术(18637)
(18439)
贸易(18429)
(17800)
(17709)
(17551)
(16587)
地方(16545)
(16484)
银行(16456)
(16233)
机构
学院(331678)
大学(328353)
(142952)
经济(140038)
管理(130942)
理学(111624)
理学院(110481)
管理学(109025)
管理学院(108409)
研究(105908)
中国(84911)
(72188)
(69027)
科学(61512)
财经(56220)
(55548)
(53773)
(51970)
(50652)
中心(48977)
研究所(47726)
业大(46384)
经济学(43837)
农业(43653)
北京(43611)
财经大学(41180)
(40686)
经济学院(39822)
(39147)
师范(38799)
基金
项目(205974)
科学(163585)
研究(152687)
基金(150900)
(129282)
国家(128152)
科学基金(111296)
社会(98875)
社会科(93820)
社会科学(93794)
(80995)
基金项目(80642)
自然(70743)
教育(69261)
自然科(69066)
自然科学(69045)
自然科学基金(67861)
(66840)
编号(62123)
资助(61002)
成果(50335)
(46668)
重点(45807)
(45417)
(44197)
(42852)
(42586)
课题(42059)
创新(41726)
国家社会(40763)
期刊
(166645)
经济(166645)
研究(100862)
中国(62540)
(60798)
(52121)
管理(52033)
学报(44989)
科学(43865)
大学(34948)
农业(34943)
(33703)
金融(33703)
学学(33190)
业经(29312)
技术(29058)
财经(28824)
教育(27180)
经济研究(26094)
(24763)
问题(22705)
(20446)
技术经济(19077)
(18217)
商业(17483)
财会(17119)
现代(16782)
理论(16160)
统计(15250)
世界(15235)
共检索到50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儒煜  包明齐  
在空间经济学中,流通成本与制造业空间集聚是学界的经典论题。现有的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流通环节经济现象为考察流通产业提供了微观建模思想。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融合"双边市场"理论和‘‘中心-外围"模型,以1996-2014年数据,分析了流通成本变动影响制造业空间集聚机制,通过计量检验,认为我国省域间的流通成本差距正不断拉大,流通成本指数和空间溢出指标在控制了物价变量和运输条件变量后对地区制造业集聚仍保持正影响,地区流通成本和工业集聚水平具有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并减少对经济事务干预,调整产业结构,营建适合私营企业发展的投资环境,积极营造流通产业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李昂  张清正  
在空间经济学中,流通成本与制造业空间集聚是学界热门议题,一系列与区域贸易和政府决策相关的关系成为流通理论关注的热点。现有理论或实证研究从微观角度分析流通经济现象,为考察流通产业提供了微观建模思想。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融合双边市场理论和中心—外围模型,利用1996—2014年数据,通过模拟法分析流通成本变动影响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制,基于面板回归和空间计量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我国省域间流通成本差距正在不断拉大,流通成本指数和空间溢出指标在控制了物价变量与运输条件变量后对地区制造业集聚仍然保持正影响,地区流通成本与工业集聚水平为倒U型关系。这充分说明,贸易环境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检验方面着手,探究了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空间集聚机制的影响,利用流通成本的影响因素,使流通成本在制造业空间集聚中发挥积极作用,既要促进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又要催生出新的工业变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艳  徐婷艳  于兴旺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模型,通过流通成本和流通供给能力这两个核心概念,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探讨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依据2004-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的相关数据剖析流通成本的构成并计算各地区的显性流通成本和隐性流通成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的流通成本差异显著,隐性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十分显著,流通成本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呈负相关,中国各地区流通成本差异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本文试图提供一个研究区域范围内工业集聚、市场潜力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分析参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艳  叶徵  
流通成本变动如何影响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融合"双边市场"理论和"中心—外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在理论上说明流通成本变动影响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制,并利用1996—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相对价格法区域间的流通成本指标,对模拟结论进行了检验。计量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物价变量和运输条件变量之后,市场分割指数和空间溢出指标对制造业集聚仍保持显著的正向影响。目前中国存在制造业空间外溢和省际间市场分割并存情况,这种情况源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地方政府保护主义行为。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在短期内可能有利于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颖  
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最终目标。本文基于贸易成本视角,检验了流通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集聚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但这种正向影响目前仅在流通业集聚水平较高的东部省份较为明显。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流通业集聚可以显著降低区域贸易成本,从而带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因此,各地要重视流通产业,加快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为流通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国庆  汤茂林  
我国沿海省市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借助产业空间集中程度(SP指数)和绝对集中度(CRn)两项指标,计算1998—2006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变化趋势,尝试对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状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省市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集中趋势仍是主流,绝大部分行业呈集聚加强趋势,而在区域空间方面出现集聚和衰退两种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激宇  张士云  
本文通过宏观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制造业各行业加速集聚于少数新兴工业化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省份已经代替了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成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兴梅  贾伟  
改革30年来,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推进速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点,为更好地分析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空间效应,本文将1980—2011年制造业集聚过程与城市化地域变动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三阶段两者之间的空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制造业集中度与城市化水平在经济增长的不同环境背景下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东部沿海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制造业集聚度开始下降,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由正转负,而中西部通过承接东部的制造业,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由负转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珠  
江苏省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江苏省28个制造行业1999、2001、2003年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江苏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在不断的提高。技术、资源密集型的行业集聚正在突现。苏南、苏中、苏北的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底在减弱,而且差距很大,与它们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少叶  
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Hansen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结果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在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呈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整体上呈现出负面影响作用;而中部地区的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整体上不显著;西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逐步增强。研究提出要推进流通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分步骤促进流通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优先推进西部流通资源的空间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  郭砚  王球琳  
文章选取并分析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阈值内外转换特征,阈值范围内流通产业集聚可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反之则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对我国不同区域省份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就控制变量而言,固定资产净值、劳动力投入、内部研发总投入均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正向效应,其中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浩然  
基于广东省2006-2013年21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在随机标靶框架下利用T统计量、EG指数和W统计量分别考察了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制造业的集聚度仍然较高,74.2%的两位数制造业在1%的水平上显著集聚。总体而言,2006年以来,广东制造业整体由集聚转向扩散,扩散以关联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和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企业为主,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从珠三角核心城市到外缘和周边地市。此外,随着信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空间分离已成为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中文  黄研  
首先采用Ellison-Glaeser空间集聚指数计算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然后对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FDI和出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装备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促使该产业进一步集聚;研发投入对其空间集聚的影响较弱,而国有企业份额对其空间集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日本47个行政区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制造业的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地区运输成本较高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较低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随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空间集聚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