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90)
2023(21779)
2022(17955)
2021(16495)
2020(13895)
2019(31513)
2018(31124)
2017(60298)
2016(32495)
2015(36573)
2014(36617)
2013(36487)
2012(34015)
2011(30757)
2010(31361)
2009(29572)
2008(29363)
2007(26591)
2006(23979)
2005(21917)
作者
(95667)
(79971)
(79483)
(75652)
(50876)
(38200)
(36177)
(31076)
(30304)
(28566)
(27157)
(26639)
(25514)
(25448)
(24679)
(24594)
(23553)
(23552)
(23084)
(22976)
(19956)
(19763)
(19454)
(18447)
(18102)
(17878)
(17749)
(17577)
(16179)
(15905)
学科
(157551)
经济(157379)
(108535)
管理(98939)
(88375)
企业(88375)
方法(60691)
(51609)
数学(50315)
数学方法(49804)
中国(43781)
业经(39952)
(38945)
地方(36029)
农业(34260)
(30300)
(27896)
(26335)
贸易(26318)
(25452)
(24731)
财务(24668)
财务管理(24616)
技术(23922)
(23832)
银行(23793)
(23432)
企业财务(23309)
(22911)
(22847)
机构
学院(479302)
大学(473737)
(209865)
经济(205573)
管理(184753)
研究(164550)
理学(157329)
理学院(155581)
管理学(153167)
管理学院(152251)
中国(128442)
(100638)
科学(97475)
(96259)
(84709)
(83482)
中心(76090)
财经(75629)
(75380)
研究所(74923)
业大(68887)
(68368)
农业(65183)
经济学(64658)
北京(63509)
(61437)
师范(60872)
(59535)
(58783)
经济学院(58078)
基金
项目(307365)
科学(243547)
研究(226614)
基金(223008)
(192909)
国家(191192)
科学基金(165149)
社会(147092)
社会科(139292)
社会科学(139259)
(122026)
基金项目(117769)
自然(104330)
教育(102436)
自然科(101910)
自然科学(101883)
(100817)
自然科学基金(100061)
编号(91761)
资助(90420)
成果(73959)
(70571)
重点(69110)
(67989)
(65035)
课题(63433)
国家社会(60983)
创新(60444)
教育部(58339)
科研(58007)
期刊
(247322)
经济(247322)
研究(145525)
中国(97002)
(81194)
(75790)
管理(71995)
学报(68997)
科学(66830)
农业(54559)
大学(53307)
学学(50580)
(50522)
金融(50522)
教育(45201)
技术(44096)
业经(42411)
经济研究(38394)
财经(38292)
问题(33906)
(33122)
(29432)
技术经济(26654)
(25002)
统计(24054)
世界(23899)
现代(22965)
商业(22956)
(22118)
(22088)
共检索到739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锋  
随着我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流通产业在我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凸显。并且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从供需两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流通产业对我国商贸业、农副业、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鉴于此,本文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流通产业对农业化、内需化、城市化和经济大省的影响,提出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但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要立足当下惠及长远,切实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锋  
随着我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流通产业在我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凸显。并且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从供需两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流通产业对我国商贸业、农副业、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鉴于此,本文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流通产业对农业化、内需化、城市化和经济大省的影响,提出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但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要立足当下惠及长远,切实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锋  刘小娟  邱虹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三角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商贸流通产业也高度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希望对我国提高整体城市化率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合光  潘启龙  秦富  
城市化和农业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梳理世界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助于认识我国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特殊关系。本文首先对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发展进行了一般分析;其次对市化率和农业增加值增速、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观察;再次从世界比较的角度对我国的城市化阶段和特点、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博  
经济活动中两个重要环节是流通和产业数字化,两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作用较大,亟需探索三者是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内在作用机理。本文通过建立流通产业效率、产业数字化规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流通环节以及产业数字化规模的重要程度,并以2001-2019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流通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三者之间存在正向显著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效应更明显。得到的启示如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式,拓宽数字技术在产业经济中的应用范畴,加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阶段迈进;结合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增长优势,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在机理;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生态圈的新模式,注入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新活力,避免空间和区域之间的障碍,对区域协同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美虎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关系基础上,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省域空间模型。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检验了我国省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发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影响不断减弱,但是区域城乡就业水平对城市化发展影响力却在加强,这对我国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玮  
旅游区域化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实证分析了我国旅游区域化的发展程度及发展趋势,并以东部长三角、西部成渝经济区和中部华中地区为代表,通过VAR模型检验了旅游区域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旅游区域化程度总体较高,且呈上升趋势,但西部地区旅游区域化水平明显较低。旅游业区域化对流通业发展具有溢出效应,起初主要表现在本地化作用,之后会不断向其他地区扩散。总体来看,流通业长期溢出效应要强于其短期溢出效应,且长期溢出效应影响更加广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明  孟庆鹏  程睿怡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路径。目前,我国各个区域间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流通产业的基础环境、发展层次及潜在水平三个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差异。本文根据现代化发展理论体系,归纳了多个影响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变量并构建了指标评价模型,并采用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各个省份的流通现代化水平进行计算,研究发现上海、浙江、广东的流通现代化水平最高,区域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基本对应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流通现代化发展,要转变流通业发展方式,通过流通信息化建设促进流通业态多样化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宫彩娟  
本文以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商贸流通业产值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拉动响应大于商贸流通业对城市化水平的拉动响应,随着时间滞后期数的增加,冲击效应逐步减弱,最终趋向于0;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贡献程度,大于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贡献,且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贡献度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而上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蔓青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借助静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以流通效率为门槛变量,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正向推动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且存在明显双重流通效率门槛效应,二者呈“倒U”形关系。当流通效率处于双门槛值之间时,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最强。为此,应打造算网融合新生态、激活数据倍增效应、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助力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张欢  
李梦卿、张欢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Z1期中撰文指出,我国农村社会在由农业文明向农工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由农业化向城镇化演进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三方面。在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些思考。首先,在教育目标上,由适应固农人才向劳动力转移人才转变。1.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固农的守土人才。国家相继颁布实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制度,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张欢  
我国农村社会在由农业文明向农工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由农业化向城镇化演进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由培养适应固农的守土人才向劳动力转移人才转变;教育内容由传授农业化技术向传授城镇化技能转变;教育方式由借助传统教育方式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变。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统筹,强化校企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引入市场调节,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卓乘风  邓峰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商贸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方式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城市化对二者关系能够产生强化、协调效应。本文截取"一带一路"国内段2005-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借助SDM模型,以城市化为调节因素,考察商贸流通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商贸流通产业专业化水平并不均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一带"沿线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所产生的积极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卓乘风  邓峰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商贸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方式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城市化对二者关系能够产生强化、协调效应。本文截取"一带一路"国内段2005-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借助SDM模型,以城市化为调节因素,考察商贸流通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商贸流通产业专业化水平并不均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一带"沿线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所产生的积极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一路"沿线地区;城市化表现出显著的积极调节作用,尤其在"一带"沿线地区省域内和省域间的杠杆效应和示范效应较显著。因此,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应提高商贸流通专业化程度和城市化率,发挥其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