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1)
- 2023(17542)
- 2022(14999)
- 2021(13941)
- 2020(11527)
- 2019(26489)
- 2018(26587)
- 2017(51678)
- 2016(27675)
- 2015(31034)
- 2014(31116)
- 2013(31288)
- 2012(29193)
- 2011(26533)
- 2010(27000)
- 2009(25009)
- 2008(24337)
- 2007(22052)
- 2006(19954)
- 2005(17856)
- 学科
- 济(123333)
- 经济(123210)
- 业(84912)
- 管理(78021)
- 企(61228)
- 企业(61228)
- 农(50289)
- 方法(48352)
- 数学(41714)
- 数学方法(41360)
- 中国(37003)
- 农业(33501)
- 地方(30684)
- 业经(30493)
- 财(26703)
- 制(24116)
- 技术(24016)
- 学(23295)
- 贸(21891)
- 贸易(21870)
- 易(21151)
- 银(20598)
- 银行(20554)
- 行(19829)
- 融(19046)
- 金融(19044)
- 环境(18481)
- 发(18286)
- 理论(17618)
- 和(17559)
- 机构
- 学院(402850)
- 大学(400828)
- 济(170731)
- 经济(167225)
- 管理(160136)
- 研究(138390)
- 理学(137816)
- 理学院(136340)
- 管理学(134376)
- 管理学院(133632)
- 中国(105836)
- 京(85848)
- 科学(82610)
- 财(77007)
- 农(76082)
- 所(69355)
- 中心(63045)
- 研究所(62547)
- 业大(61770)
- 江(60957)
- 财经(60649)
- 农业(58246)
- 经(55066)
- 北京(54536)
- 范(53379)
- 师范(52942)
- 经济学(50694)
- 院(49332)
- 州(49082)
- 经济学院(45834)
- 基金
- 项目(265959)
- 科学(210167)
- 研究(199936)
- 基金(191613)
- 家(165631)
- 国家(164146)
- 科学基金(141143)
- 社会(127587)
- 社会科(120734)
- 社会科学(120707)
- 省(105393)
- 基金项目(102198)
- 教育(90022)
- 自然(88486)
- 划(87070)
- 自然科(86384)
- 自然科学(86368)
- 自然科学基金(84855)
- 编号(82626)
- 资助(77441)
- 成果(67211)
- 发(61335)
- 部(59130)
- 重点(59075)
- 创(58153)
- 课题(56734)
- 创新(53728)
- 国家社会(52294)
- 教育部(50621)
- 人文(50030)
- 期刊
- 济(197371)
- 经济(197371)
- 研究(124985)
- 中国(83796)
- 农(75201)
- 学报(59530)
- 管理(59116)
- 科学(57218)
- 财(54688)
- 农业(50997)
- 教育(46239)
- 大学(46139)
- 学学(43385)
- 融(41331)
- 金融(41331)
- 业经(36995)
- 技术(35649)
- 经济研究(30385)
- 财经(29046)
- 问题(27015)
- 业(25233)
- 经(24942)
- 技术经济(21397)
- 科技(20810)
- 图书(20001)
- 理论(19602)
- 商业(19577)
- 现代(18844)
- 世界(18681)
- 贸(18464)
共检索到612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升
本文从实证角度讨论了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是否能够有效促使农民增收。经研究得到:总体上,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水平有明显提升趋势,而且流通产业创新发展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比较显著;同时,这一增收效应在我国存在明显区域空间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增收效应都是显著的,且东部地区增收效应更大,但是西部地区增收效应却尚未有效释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冉迪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四个问题:农民深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巨幅波动的负面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合作社发展规模小、组织功能单一,缺乏在农产品定价上的"话语权";未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农民收益有限;营销水平落后,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弱。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发展对策建议:发掘产业链上端的发展空间,增强对农资的控制;完善组织架构,健全服务体系,改善农产品销售的定价权;创新返利机制,建立有效合理的复合分配制度;综合运用产品、渠道、促销等途径提升营销和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子军 杨淑娟
作为农民合作社,如何才能担负起建设新农村的伟大重任,完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宏伟目标,实现农民小康生活水平的最终目的。通过实现"五大转变"、发挥"五大作用"、强化"五种能力",以此加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转变 作用 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鲁钊阳 廖杉杉
实践已经证明,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农产品电商从业者的收入,还可以在方便城镇居民生活的同时,间接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本文以15个省级单位的2131份有效问卷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增收效应。结果发现: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增收效应显著,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的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该研究结论。同时,农产品电商发展增收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诸如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区域特征变量等的影响。要进一步发挥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增收效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仅需要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还需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利益链条上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利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背景下,基于我国2000-201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消费水平和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均对提升流通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对流通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地区来看,消费水平与技术创新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消费的直接带动效应表现为西部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弱;技术创新的直接带动效应表现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消费水平与技术创新的溢出带动效应只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消费与技术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促进流通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费水平 科技创新 流通业发展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嘉丽
本文以2015-2021年流通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DID模型和GMM模型实证考察多维度产业政策工具对流通创新发展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工具的实施有利于流通创新发展能力的增长和创新发展效率的提升,但存在地区、产业和企业不同维度的异质性影响路径;政府补贴通过“资金增加效应”对流通创新发展发挥全方位的积极作用;税收减免通过扩大生产要素供给激励流通创新发展能力的增长,但受局部性高门槛筛选限制对创新发展效率的改善有限;贷款利率优惠的强市场金融信贷工具对流通创新发展能力和效率的正向促进效果明显且均衡,但低于政府补贴工具。文章得出实施精准产业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工具与市场功能的互补性、优化现代化流通业政策的设计与管理以及实施科学的约束调节机制等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英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滞后性。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先导视角,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和业态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先导作用 业态结构 市场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英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滞后性。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先导视角,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和业态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先导作用 业态结构 市场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娟
农村地区新农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互联网为农村地区新农品的流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新农品流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新农品的流通效率,完善现有流通模式和流通格局,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面对重生产轻流通传统观念制约、新农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效率偏低、新农品流通体制与机制制约等问题,我国农村地区新农品发展,重点是要完善新农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信息化发展,建立农产品营销流通渠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娟
农村地区新农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互联网为农村地区新农品的流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新农品流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新农品的流通效率,完善现有流通模式和流通格局,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面对重生产轻流通传统观念制约、新农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效率偏低、新农品流通体制与机制制约等问题,我国农村地区新农品发展,重点是要完善新农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信息化发展,建立农产品营销流通渠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娟
农村地区新农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互联网为农村地区新农品的流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新农品流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新农品的流通效率,完善现有流通模式和流通格局,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面对重生产轻流通传统观念制约、新农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效率偏低、新农品流通体制与机制制约等问题,我国农村地区新农品发展,重点是要完善新农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信息化发展,建立农产品营销流通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本文试图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寻求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有效增加,以及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解决途径及制度选择。
关键词:
制度障碍 制度创新 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晓燕
电子商务进农村是国家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重点之一,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新常态下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意义、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可行性路径: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培养农村用户的互联网意识,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品牌意识,鼓励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完善农村物流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弘
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已成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A-U模型表明技术创新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技术创新推动流通产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注重人才培养;重视对国际市场动态和国际流通巨头的研究;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本重组,推出重量级大零售商,带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A-U模型 流通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