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3)
2023(17814)
2022(15039)
2021(13890)
2020(11727)
2019(26726)
2018(26557)
2017(51408)
2016(27961)
2015(31347)
2014(31386)
2013(31568)
2012(29505)
2011(26634)
2010(27009)
2009(25342)
2008(25118)
2007(22636)
2006(20538)
2005(18725)
作者
(84674)
(69893)
(69780)
(65982)
(44649)
(33365)
(31636)
(27363)
(26638)
(25344)
(23789)
(23588)
(22573)
(22500)
(21796)
(21383)
(20983)
(20649)
(20213)
(20112)
(17526)
(17507)
(17012)
(16138)
(15793)
(15724)
(15666)
(15575)
(14171)
(13952)
学科
(123497)
经济(123346)
(99264)
管理(91201)
(85994)
企业(85994)
方法(51579)
数学(41443)
数学方法(41053)
(36893)
中国(34804)
(34688)
业经(34576)
地方(27133)
农业(25526)
(25059)
(23606)
(22984)
财务(22914)
财务管理(22878)
(22633)
贸易(22615)
技术(22004)
(21833)
企业财务(21662)
(21538)
理论(20782)
(19971)
银行(19908)
(19207)
机构
学院(412920)
大学(411598)
(168961)
经济(165391)
管理(162445)
研究(141081)
理学(138733)
理学院(137180)
管理学(135050)
管理学院(134313)
中国(108599)
(89753)
科学(86544)
(80247)
(72592)
(71526)
研究所(65408)
财经(63151)
(62940)
中心(62635)
业大(61363)
北京(57533)
(57167)
农业(56175)
(53289)
师范(52746)
(51084)
(51013)
经济学(50088)
财经大学(46554)
基金
项目(267765)
科学(210133)
研究(196070)
基金(193014)
(168231)
国家(166685)
科学基金(142748)
社会(123196)
社会科(116603)
社会科学(116571)
(105409)
基金项目(101961)
自然(92703)
自然科(90504)
自然科学(90478)
自然科学基金(88896)
教育(88560)
(88003)
编号(80188)
资助(79810)
成果(65111)
(60262)
重点(59617)
(58583)
(57012)
课题(55373)
创新(52668)
科研(50831)
(50139)
国家社会(49955)
期刊
(199076)
经济(199076)
研究(127796)
中国(82080)
(66006)
管理(65152)
学报(64151)
(61589)
科学(60024)
大学(48494)
学学(45713)
农业(45548)
教育(44273)
(39989)
金融(39989)
技术(36064)
业经(35079)
经济研究(31571)
财经(31289)
(26828)
问题(25840)
(25213)
技术经济(21916)
商业(21165)
图书(20096)
现代(20059)
理论(19992)
(19893)
科技(19460)
世界(18101)
共检索到631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超勋  
文章在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流通产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的3变量SVAR(2)模型。计量分析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居民消费、流通增加值和居民收入序列具有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流通冲击对消费的影响绝大部分是正向的,在长期比较稳定,这从侧面说明了流通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消费冲击对流通的影响也多呈现正向性,并且,消费冲击对流通的影响滞后于流通冲击对消费的影响,但总体看来,流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方差分解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变化的主要还是居民收入,流通发展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比较小,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大的影响效应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关于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也基本达成共识,即流通业发展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关于居民消费增长能否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的角度目前都比较匮乏。同时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试图将现有学术界关于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并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长盛  刘平辉  朱传民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领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改变。本文引入结构变化率及信息熵,对1996-2005年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较快,用地结构变化相对消费结构变化要缓慢一些;②消费结构熵与土地利用结构熵具有同步增减性,随着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用地结构在逐渐趋于均衡,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用地结构的变化;③不同消费比重的变化导致对应土地利用类型随之发生变化。全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例平均每降低1%,耕地面积减少0.94×104hm2;全省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比重每提高1%,交通用地面积增加0.365×104hm2;全省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萍  
本文基于2003-2016年我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镇化、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整体上促进了居民消费,商贸流通业发展不能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要与城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正向促进作用;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促进了居民消费,中部地区城镇化抑制了居民消费,东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需要与城镇化相结合才能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而中部地区城镇化需要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控制变量方面,城乡消费差距和总人口负担比抑制了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桂瑛  双海军  杨雪琴  
本文以2000-2018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波动与产业结构偏离的特征事实,并研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在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态势,经历了"U型"上升、"倒U型"演进再不断下降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较高,但趋势上不断收敛,这主要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特征相似;流通业波动与产业结构偏离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且存在趋势变化特征:流通业波动短期内会引起产业结构偏离,但长期看会推进其收敛,而产业结构偏离长期来看是会加剧流通业波动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远  
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居民消费升级驱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逻辑机理,并进一步基于2000-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估计方法就居民消费升级驱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利用1990年~2008年中国东中西部各省份有关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和流通业发展的数据,采用PanelData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以此检验结果为基础的PanelDat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但流通业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仅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明确流通产业地位,更新流通发展观念,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智超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商贸流通业是生产和消费的连接桥梁,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商贸流通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升级态势,需要商贸流通业持续推动协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于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否对居民消费升级方向有决定性的作用,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从消费升级的角度,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选取城乡居民消费、商贸流通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居民消费结构指数、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标,探索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术斌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构建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基于宏观视角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具有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并且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有较强的长期单向促进作用。通过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发展流通产业、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决策依据,对扩大内需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彭健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利用我国1992—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区间内,我国城镇化领先于工业化,符合钱—塞的"发展模型"理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对城镇化和工业化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内,资本市场和存贷比对城镇化影响显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工业化影响显著。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彭海阳  吴丹洁  朱智杰  
本文基于2009-2014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利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测度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提升,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更能加快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升,而西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更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商贸流通业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西部、中部、东部;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东部。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彭海阳  吴丹洁  朱智杰  
本文基于2009-2014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利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测度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提升,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更能加快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升,而西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更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商贸流通业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西部、中部、东部;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东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显洲  
刘易斯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但无法定量地分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动态作用过程。本文以我国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证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效应"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永华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对于广东省而言,要大力发展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可以从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借助"物联网"技术提升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发展新型的流通业态,通过整合资源积极培育和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等方面着手进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宜海  
民族区域商贸流通与居民消费能力的协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商贸流通产业与当地居民消费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存在局限性。由此,完善我国民族区域商贸流通发展与消费经济的协同关系,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借助协同关系计算公式,通过实证模型,对我国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进行评估,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最后提出了二者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