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8)
2023(10030)
2022(8765)
2021(8023)
2020(7018)
2019(16396)
2018(16396)
2017(32394)
2016(17962)
2015(20679)
2014(20750)
2013(20815)
2012(19952)
2011(18171)
2010(18335)
2009(17468)
2008(17330)
2007(15743)
2006(13829)
2005(12472)
作者
(53833)
(44820)
(44812)
(42659)
(28522)
(21564)
(20791)
(17498)
(16914)
(16101)
(15328)
(15114)
(14424)
(14203)
(14058)
(14000)
(13879)
(13254)
(13131)
(13062)
(11283)
(11182)
(10844)
(10235)
(10186)
(10128)
(10055)
(9955)
(9120)
(9053)
学科
(77867)
经济(77792)
管理(47177)
(43889)
方法(33607)
(33112)
企业(33112)
数学(29850)
数学方法(29609)
(22556)
地方(21487)
中国(21162)
(18711)
(17130)
业经(15127)
(15070)
(15041)
贸易(15033)
农业(14842)
(14525)
环境(12922)
(12221)
银行(12194)
(12114)
地方经济(11666)
(11602)
(11513)
金融(11510)
(10967)
财务(10951)
机构
大学(264402)
学院(264303)
(105601)
经济(103172)
管理(96199)
研究(90566)
理学(82090)
理学院(81009)
管理学(79672)
管理学院(79172)
中国(69283)
科学(57614)
(57367)
(50435)
(47245)
(46906)
(45343)
研究所(42816)
中心(42189)
业大(40228)
财经(39775)
(37537)
农业(37181)
师范(37162)
北京(35669)
(35650)
(33194)
(32564)
经济学(32334)
师范大学(29972)
基金
项目(170389)
科学(132356)
研究(125394)
基金(120792)
(105058)
国家(104147)
科学基金(87322)
社会(77199)
社会科(72835)
社会科学(72808)
(68622)
基金项目(64967)
(57520)
教育(57389)
自然(55927)
自然科(54344)
自然科学(54325)
自然科学基金(53336)
编号(52905)
资助(48627)
成果(43847)
重点(39126)
(38627)
(37585)
课题(36784)
(34556)
科研(32833)
创新(32387)
(31507)
教育部(31383)
期刊
(120041)
经济(120041)
研究(77018)
中国(50442)
学报(42658)
(41892)
(39405)
科学(38262)
管理(31852)
大学(30925)
学学(28970)
农业(28234)
教育(27864)
(24896)
金融(24896)
技术(21824)
业经(20819)
财经(19529)
经济研究(18625)
问题(17462)
(16699)
(15073)
资源(14338)
(14049)
图书(13737)
理论(13191)
商业(12995)
(12910)
技术经济(12908)
实践(11992)
共检索到394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融  
流域保护立法是实现我国流域空间法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长江保护法》是我国对大型流域保护综合性立法的首次尝试。以《长江保护法》为分析对象,运用法律规范相互关联的秩序思维和规范分析方法,探析该法通过立法目的、调整对象、法律原则等法律规范的设计,将国家战略和政治层面抽象价值转化为法律层面的价值表达与功能定位。该法"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3个功能专章和"绿色发展"专章构成了"3+1"的结构模式,立法价值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融贯为各功能之间建立网状式的链接提供了可能。《长江保护法》是基于流域自然属性、生态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战略需求和法学理论一般运用的基础上,聚焦流域根本性问题,凸显法律价值与功能定位在整部法律的聚合性与布局性,能够为我国大流域保护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是实现立法价值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也是实现其应然效力和实然效力的统一,这是一个系统性、持久性过程,需要行政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司法机关对法律的适用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得以贯彻落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志祥  成小江  
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长江沿线绿色生态廊道,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根本要求。文章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之自然、社会以及政策境遇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方面的法治障碍,以探求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法治对策。文章提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路径的实现,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立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划司法审判专门管辖制度以及强化环保督察推进环境守法新常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传举  赵镔  
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中居于重心地位。但多种因素,尤其是法律规制的长期空位和缺失,导致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长江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为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长江保护法》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注重目标导向,并就搭建全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筑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生物资源监测以及深入推进禁渔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系统部署,为我国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需指出的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旧存在配套制度迟滞影响实效、迁地保护作用发挥不突出、多重执法主体造成状态混乱、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制度缺位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快配套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重视迁地与就地双重保护作用、完善长江流域综合执法体系、填补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漏洞等完善建议,以期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高效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灵斌  
大数据时代,对敏感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显得重要而迫切,欧盟、美国在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制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相关立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文章综合运用比较、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相关研究综述引出研究缘由,然后将欧盟和美国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制进行对比,阐述二者的相同点及主要差异,最后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特色。文章认为,我国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吸收了欧盟、美国的有益经验,但又具有自身特色,主要表现为:由“分散立法”走向“统一立法”的法律规制特色模式;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界分敏感个人信息类别,设置“兜底条款”,为未来留有扩充空间;注重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利益、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平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帮达  
禁渔是《长江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准确理解其立法逻辑和支撑体系是确保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长江保护法》规定的禁渔制度是将党和国家长江保护政策法律化与制度化的体现,蕴含着修复长江生态、保障渔业资源永续可用的立法理念。该制度由相互协同的捕捞空间限制规范、捕捞时间限制规范、捕捞方式限制规范和法律责任规范构成,体现了对以往相关规范的衔接和补强,但不够细化。该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层面双重统筹协作的体制机制支撑,还需要包括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制度、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制度、捕捞许可制度、禁捕补偿制度和养殖管控制度在内的配套制度以及由相关法律、配套行政法规或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支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古小东  
运用金融机制助解环境危机是环境金融法研究的重点和价值所在。以土壤环境保护立法中的金融机制为例,我国亟需构建和完善绿色信贷、绿色风险投资、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环境基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金融机制,运用于土壤环境保护的前端预防控制、末端治理修复、污染民事赔偿等环节,以引导激励绿色发展、预防减少污染、助解环保融资困难、保障污染民事责任的实现,进而助推土壤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邱秋  李雅婷  
开展《黄河保护法》专门立法,从全流域尺度对黄河大保护实施统一综合治理,是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难题,推动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需求。本文分析了开展黄河保护专门性立法的必要性,在对立法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黄河保护法》的立法思路、框架和重点。认为综合性流域特别法要立足黄河全流域整体和长远利益,突出流域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流域上下游共同开展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携手将黄河流域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夯实立法保障。立法重点包括完善黄河流域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实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夯实水安全保障、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严格管控生态环境风险、改善流域环境质量、明晰法律责任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雨嫣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期以来,长江以其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丰富多样的渔业资源以及强大的航运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长江的索取和破坏日益显现,长江水生态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刚  郭露洁  黎喆汇  韩鹏煜  
水权概念体系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由于水权的复杂性,我国水权概念至今仍未形成共识,水权理论和水权实践还不能满足共抓大保护的时代要求。在落实共抓大保护战略、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时代背景下,回顾总结水权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研究成果,以《长江保护法》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基于法律协调性和一致性,确立水权概念价值目标、基本原则及其法律属性,统一水权概念认识,健全水权概念体系,促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佑海   孔垂鹏  
研究目的:系统探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规范体系,推动其真正见效。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映现出从“参考借鉴”到“本域深化”的发展历程,蕴含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权责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体现了对正义的价值追求,契合了党领导政府的政治体制,有助于解决当下耕地保护领域责任承担主体错位、责任承担程度失衡、责任追究力度偏弱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结论:对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以立法形式规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强化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终身追责制度等配套制度多元推进,展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新法治姿态,有效推进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季烨   霍俊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物理空间之外的无边界网络空间,其对传统法律管辖造成较大的挑战,是数据治理的核心议题。我国作为数字经济贸易大国,数据立法虽初具规模,但其域外效力规则却仅呈点状零星存在,尚未形成应有体系且存在规则相互冲突等问题,故有必要建构我国数据保护法域外效力规则体系,以适应我国数字大国地位。在规则建构上,我国应以RCEP包容性合作共治原则作为重要方法论,借鉴欧美经验,以适用全球为范围,合理确定域外效力适用连接点和判断标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统筹数据域外保护机制,以形成国际广泛认可的中国模式数据保护法域外效力规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文超  和丽芬  
与投资者保护最为密切的法律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我国现行的这几部法律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法存在的若干立法缺陷以及相互之间的立法冲突影响了其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投资者保护,不仅取决于相关法律的完善与协调,也取决于宪法理念和政府信用的正确引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天宝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克服资源危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框架,但该框架在体系结构、法律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上还存有缺陷。因此,有必要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充实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内容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帆  
由于征信具有严重依赖法律与监管的特征,所以健全的征信体系仰仗着征信法律的完善。征信立法的核心是保护数据主体尤其是消费者的权益,而消费者的首要权益是享有数据保护的各项权利。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数据保护法律最为严格的欧洲征信国家的征信立法背景、实践情况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廖建求  邓敏  
稀土资源保护虽然有相关的法律与政策群,但是仍存在诸多缺陷。稀土资源保护立法理念存在立法价值取向未根本改变、可持续理念缺失和生态安全理念弱化。稀土资源保护立法结构不完善,具体有基本法和专项管理法缺失、规范内部不协调、宏观调控法不完备。稀土资源保护立法侧重于公法与实体规范。稀土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权对权、义、责设置不科学。稀土资源保护的横向与纵向的立法权配置不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