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5)
2023(10590)
2022(8897)
2021(8142)
2020(6955)
2019(15359)
2018(15380)
2017(29439)
2016(16237)
2015(18322)
2014(18568)
2013(18291)
2012(17212)
2011(15825)
2010(16436)
2009(15831)
2008(15666)
2007(14568)
2006(13525)
2005(12341)
作者
(47727)
(39693)
(39546)
(37971)
(25097)
(18858)
(18027)
(15088)
(14893)
(14401)
(13623)
(13507)
(13062)
(12680)
(12303)
(12247)
(11719)
(11630)
(11577)
(11566)
(10262)
(9771)
(9498)
(9052)
(9016)
(8959)
(8951)
(8927)
(8034)
(7791)
学科
(67505)
经济(67404)
管理(51287)
(41292)
(32940)
企业(32940)
方法(24147)
中国(21757)
(20053)
数学(19902)
数学方法(19685)
(19350)
(18180)
地方(17962)
业经(15973)
环境(14985)
(13827)
(13176)
银行(13163)
农业(12848)
(12707)
(12458)
(11672)
金融(11669)
(11639)
贸易(11628)
(11316)
(10973)
(10619)
理论(10441)
机构
学院(238951)
大学(237983)
(96108)
经济(93715)
管理(88015)
研究(82164)
理学(73280)
理学院(72373)
管理学(71221)
管理学院(70753)
中国(65518)
(51878)
(51033)
科学(48593)
(40856)
(39760)
财经(38556)
中心(38326)
研究所(36187)
(34527)
(34522)
(34430)
师范(34156)
北京(33644)
(31689)
业大(30830)
(30420)
经济学(29423)
财经大学(28172)
师范大学(27440)
基金
项目(148897)
科学(117324)
研究(113443)
基金(106331)
(91667)
国家(90888)
科学基金(77358)
社会(72684)
社会科(68805)
社会科学(68791)
(58821)
基金项目(56332)
教育(51952)
(49165)
自然(47234)
编号(46837)
自然科(45839)
自然科学(45826)
自然科学基金(44976)
资助(43173)
成果(39542)
重点(34175)
课题(33754)
(33750)
(33061)
(32610)
(30147)
国家社会(29905)
(28455)
创新(28398)
期刊
(119827)
经济(119827)
研究(76209)
中国(53222)
(38477)
管理(33834)
学报(32568)
(32062)
科学(31889)
教育(29675)
(26436)
金融(26436)
大学(25472)
学学(23357)
农业(21159)
业经(20513)
技术(20331)
财经(19314)
经济研究(17410)
(16666)
问题(16545)
图书(13438)
(12880)
资源(12038)
理论(11654)
(11214)
商业(10954)
现代(10711)
(10566)
论坛(10566)
共检索到382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霖  余振国  王海平  
我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已在省内和跨省间展开积极探索,既出现了"政府有意愿、部门有权责、制度有依据"等积极方面,也暴露出"缺市场、缺标准、缺协同"等问题。以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为初衷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应与流域生态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等相互协同,着力破解水资源确权、水资源有偿使用、流域及水生态核算、市场培育等补偿制度瓶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之一,由西向东贯穿广西、广东两省,保护好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两省的生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补偿方式上更加灵活有效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广西为开展西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在制度制定、资金投入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探讨了在推进西江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存在的困难,同时借鉴了新安江的经验措施,提出完善顶层框架设计、明确考核指标、建立资金分配机制、加强监管与绩效考核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兵兵   王圆   申广军  
本文以跨省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源数据分析该政策对流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域生态补偿能够显著弥合流域上下游区县间居民财富差距,促进流域共同富裕。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通过增加转移性收入的直接途径和提升工资性收入的间接途径促进受偿区域居民财富水平提升,进而缩小流域上下游区县间财富差距。此外,该政策还能够促使受偿区域村居内部收入差距缩小,并有效提升村居公共服务能力。本文研究结论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贾若祥  高国力  
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为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总和,是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等核心内容作出的规则性安排。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系统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生态产品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法治理论是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围绕"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如何管"等核心内容设计了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研究提出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合理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萌  
在国家范围内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从我国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看,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与地方政府财力差异度之间存在矛盾,同时,我国各种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已经显现了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因此,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生态补偿为导向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现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补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振华  焦玉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步忠  曾咏梅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不仅将为长江下游东部发达省份提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的涵养,还将使东部地区免遭自然灾害、疾病传播带来的巨大损失。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地区市场分割状态严重阻碍区域间经济合作。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与长江下游发达地区间无限重复的合作博弈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除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服务外,作为承接东部生态补偿的补偿,江西可以用提供生态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服务等与东部加强合作。让东部地区既能分享短期的直接利益,又能以长远眼光注重长期的、整体的、国家的利益,积极主动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奕淇  李国平  延步青  
横向生态补偿作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流域上下游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原理,构建了能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横向补偿的理论模型,发现只有下游各地方政府给予上游公平合理的补偿,才能弥补上游由于实施生态保护而导致的效用的减少。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结构熵权法相结合,测算下游各地方政府应分摊的横向补偿的权重。并以渭河流域为例,测算得到渭河流域下游的宝鸡市政府、咸阳市政府、西安市政府与渭南市政府对流域上游横向补偿的分摊比例分别为27.11%、22.24%、29.82%、20.83%,该分摊方案定量划分了下游各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而且分摊比例与上述4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也利于强化下游各地方政府保护与建设流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炜  
为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总结出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在评估上游的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和下游的生态系统损失的基础上确立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了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值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分析了用污染物削减成本或生态修复成本代替生态损失的不恰当的逻辑;论述了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协商和博弈的重要性。(2)构建以基于市场的横向补偿为主、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动态复合生态补偿模式。提出污染物转移削减这一合作治污途径,并采用污染物转移削减支付(一种横向补偿形式)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德凡  
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但目前单一的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无法应对大规模的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建立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支付体系对于目前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基于此,立足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从我国目前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遇到的问题出发,在探究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补偿基金"为核心的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恰逢其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铸  刘艳  孙晓然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问题需要政府的力量,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财政行为的必然趋势,协同发展会对京津冀的环境补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视角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对京津冀流域上下游地区居民补偿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提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获取途径以及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铸  刘艳  孙晓然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问题需要政府的力量,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财政行为的必然趋势,协同发展会对京津冀的环境补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视角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对京津冀流域上下游地区居民补偿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提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获取途径以及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筠  罗红燕  
水足迹理论和流域生态补偿是当前研究领域的两大热点。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将水足迹方法运用于生态补偿,构建流域间生态补偿的标准模型,同时引入水质修正系数(KQ)对模型进行完善,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文章以赣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通过对位于上游的赣州市和下游的南昌市的水生态安全性进行评判,运用"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的原理,得出南昌市作为受益区,应对生态保护投入者的赣州市进行补偿,经核算得出,在2010-2014年5年期间,南昌市应支付19.92亿元给赣州市,以分摊其投入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