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8)
2023(8921)
2022(7724)
2021(7290)
2020(6556)
2019(15039)
2018(15117)
2017(30441)
2016(16761)
2015(19087)
2014(19420)
2013(19462)
2012(18689)
2011(17150)
2010(17547)
2009(16545)
2008(16977)
2007(15569)
2006(13605)
2005(12456)
作者
(52414)
(43926)
(43875)
(41922)
(28076)
(21108)
(20056)
(17078)
(16333)
(15853)
(14993)
(14676)
(14168)
(13986)
(13771)
(13715)
(13634)
(12920)
(12800)
(12584)
(11100)
(11028)
(10729)
(9990)
(9935)
(9908)
(9889)
(9813)
(9094)
(8870)
学科
(70835)
经济(70750)
管理(46397)
(46243)
(35862)
企业(35862)
方法(35043)
数学(31085)
数学方法(30782)
(20284)
中国(20191)
(19177)
(16766)
(15561)
(14784)
贸易(14779)
(14390)
业经(13877)
(13386)
银行(13349)
农业(13119)
(12763)
(12286)
金融(12283)
地方(12059)
(11542)
财务(11520)
财务管理(11484)
企业财务(10905)
(10875)
机构
大学(261275)
学院(257807)
(106466)
经济(104178)
管理(95263)
研究(89512)
理学(82035)
理学院(80989)
管理学(79487)
管理学院(78987)
中国(67680)
科学(56392)
(55784)
(51642)
(48177)
(47779)
研究所(43454)
财经(41236)
中心(40135)
业大(40081)
(38748)
农业(38494)
(37283)
北京(35351)
(34436)
师范(34065)
经济学(33617)
(31245)
(30950)
经济学院(30637)
基金
项目(164707)
科学(128611)
基金(120303)
研究(116908)
(106068)
国家(105224)
科学基金(87893)
社会(73689)
社会科(69709)
社会科学(69685)
基金项目(63927)
(63130)
自然(57602)
自然科(56247)
自然科学(56220)
自然科学基金(55256)
(54558)
教育(54497)
资助(49945)
编号(46988)
成果(39840)
(37817)
重点(37779)
(35229)
(33646)
课题(32660)
科研(32085)
教育部(31874)
创新(31543)
(31213)
期刊
(116026)
经济(116026)
研究(75963)
中国(46074)
学报(45115)
(43439)
科学(40270)
(39360)
大学(33185)
管理(32849)
学学(31395)
农业(29077)
(25352)
金融(25352)
教育(24667)
财经(21013)
技术(19976)
经济研究(19084)
业经(18812)
(17972)
问题(16577)
(14901)
(14128)
(13325)
理论(13211)
技术经济(13142)
商业(12704)
统计(12504)
实践(11874)
(11874)
共检索到378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传哲  何凌云  
有关我国流动性过剩原因的观点目前并不统一,以2003.1-2007.2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存贷比是适合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测度指标;外部因素包括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外汇占款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其中贸易顺差的影响最大;国内储蓄通过影响外部因素最终作用于流动性,其中居民储蓄影响最大,企业储蓄对外部因素的影响大于政府储蓄,而后者对流动性的最终影响大于前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文魁  李学彦  
流动性过剩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但流动性是什么,流动性过剩指的又是什么,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见解。既然流动性过剩一词是作为对世界经济运行状态的表述,则其合理的内核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弄清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过剩,我们才能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凯恩斯对流动性的理解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流动性过剩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以此为流动性过剩的深入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萍  
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重现生机,空前繁荣,而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堆积的牛市,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不少人士在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所谓治理资本市场泡沫这个表面现象上。本文认为,应带着全局观去客观认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追本溯源,直面进行疏导,否则,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反而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于孝建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于是,控制和回收流动性也就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存贷款、M2/GDP、超额货币变化率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等指标,发现流动性过剩不仅存在且近两年较严重,其中流动性过剩较为突出的是国有银行的过剩,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最后,本文阐述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碧云  王越凤  
存贷差和外汇占款以及M2与M1差额的不断拉大等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成因,而是由于货币政策没有及时对经济发展出现的变化作出反应造成的。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有三条思路:一是要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以收紧流动性,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二是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同时,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汇率自由浮动提供前提和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林  
我国已经存在比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性贷款冲动,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我国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之间的严重失衡。本文预测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涤龙  叶少波  
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显著地多于有效经济产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本文以此为基础,设计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CTEL)和流动性增量过剩系数(CAEL)为测度指标,提出流动性过剩与否的判断标准;运用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选取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2006年第1季度到2007年第2季度,我国均存在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的平均值高达0.229,相当于名义货币平均过剩6.18万亿元,实际货币平均过剩5.34万亿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锐  
中国经济在扩张性运行中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形成机理和独特的金融环境,传统的调控手段已经力不从心。防止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外汇管理体制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等方面深耕细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宝昌  李楠  
本文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加以解释,利用货币主义的经典模型建立了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的标准,并进一步探讨当发生流动性过剩时整个经济体系的变化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本文得出流动性过剩通过自身以及外部调节呈现向过剩减轻方向发展的结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卫平  孔国梁  
近年来,我国贸易连续表现为顺差,人民币升值则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市场,社保体系不健全以及投资渠道狭窄导致储蓄存款不断增长。流动性过剩导致楼市和股市的“高温”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就流动性过剩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化解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来用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必然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解决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已经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林乐芬  高文芳  
本文对当前造成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巨额外汇储备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因素;过剩的流动性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也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股票市场的繁荣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结果,但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则可能有利于股票市场通过整合获得健康发展。合理制定有利于房市、股市发展的以"疏"为主的政策,其利要大于以"堵、抑"为主的政策,利用过剩的流动性消化成长中可能产生的泡沫,不仅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更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锦  
文章指出了在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同时通过分析我国资金的流向认为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结构性失衡,并分析了我国形成国有企业和四大商业银行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在双重预算软约束框架下进一步分析了商业银行只愿意发放贷款给国有企业才能使自身效用最大化,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志刚  吴腾  桂立  
金融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推动一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运用199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规模扩张对中国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金融效率提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2)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是金融发展推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渠道;(3)金融发展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